捡一只竹马夫郎回家+番外(157)

周绥蹙眉:“这是何意?”

“从你们离京到这,一月有余?”柳炳霄问。

“差不多。”周绥细算了下,“路上耽搁了点时间。”

“勤王这些年韬光养晦隐在远僻西南,我预计京变便在不久之后。”

周绥一言难尽地瞟向柳炳霄,就连他也这么说,想必现在京中已是摇摇欲坠。

“胡戎来犯只不过是噱头,本意并不是想引两国交战,但太后疑心重,想骗运粮草还是得做得真些。”柳炳霄握紧了手心,“我是想振柳家,垂青史,但我不愿做叛臣奸佞。”

周绥略微动容,想起幼时在学堂,柳炳霄虽一副不近人情的模样,但他天资聪颖,无论文武皆是名列前茅,甚至那一句稚气而又有力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还历历在目,周绥一晃神,竟有种恍如昨日的光景。

“若京中有动,便请周小将军携虎符回营。”柳炳霄对上周绥的眼眸,“我自当全力配合。”

周绥张了张口,却是半天没说出话。他本还猜忌疑心过柳炳霄,毕竟世事难料人心易变,周绥沉思少顷,最终只将手中沈婺仪的亲笔推了过去。

“我不懂你们之间的恩怨缘由。”周绥放缓了语气,“但我与沈姑娘清白,婚约是为太后强指,不作数。”

柳炳霄轻笑,望向那封信笺时不自觉地流露出一抹怀念,周绥定定地看着他。

他又想起之前晁北尧同他说的,柳炳霄娶了太后侄孙女蔺氏为妻。

明明有情有意,为何隐瞒,又为何娶别人为妻?

周绥没问出口,那都是沈婺仪和柳炳霄之间的事。他与二人都不过是幼年之交,如今周绥没道理也没身份去问清这话都不愿说清的二人。

“再者,沈姑娘幼时落水,包括你私下拜托我做的那些事,虽然我大多都记不清了,但能言明的我都跟她言明了。”周绥站起身,“瞒得再好,也有破绽,再说,你自己不苦吗?”

柳炳霄迟迟没有拆掉那封信,在听到周绥说的那番话后,却蓦然猩红了眼眶。

“我敬柳一的才气,也信明晔的赤心。”周绥回首,“柳将军所为,必不会教周室大失所望。”

学堂之时,人人都称勤奋好学、天之骄子般的柳炳霄为“柳一”。如今“柳一”已过,周绥以表字相称,唤他“明晔”,亦是敬信于他。

周绥离开了主营帐,外头起了风沙,他微微眯眼,禁不住咳嗽了几声。

“公子,你落了这个。”

李重衡忽然出现,周绥寻声望去,瞧见他手上拿着面纱,像是一直在不远处等着自己出来。

“乳茶好喝吗?”周绥款步走去,接过面巾自己系了起来,又望向身后见到周绥后行礼又转过离开的小兵,“怎么跑来这里了?”

“没喝,在等公子一起回去。”李重衡尽管如实答,周绥总能在他身上看出疯狂卖乖的迹象,“晁叔说你去找柳将军了,我既然来了,凑巧遇到他们,就也探探口风。”

周绥轻笑,知晓李重衡是在替自己操心:“那探到什么了?”

李重衡神秘兮兮地凑过去:“瑞王殿下人很好,柳将军人不好。”

周绥:“?”

周绥觉得李重衡这言简意赅的总结诧异又好笑,一边拉着他走在回帐的路上一边问:“柳将军怎么不好了?”

“这胡戎打了几月有余还未将敌击退,一直僵持着,他们说若是瑞王殿下在,定然不会这样拖沓。”

已经清楚真相的周绥只笑了笑,踩着枯草路:“有时眼睛见到的,也不一定为真。”

“嗯,我想也是。”李重衡算是那种周绥说什么,无论对错都会在他身后摇旗呐喊的人,“再说了,不会打仗和人好人坏有什么关系,我觉得他们大概是因为不满瑞王殿下被更替,才对柳将军有怨可言。”

周绥抬眸望了眼李重衡:“这么为柳将军说话啊?”

“不是……”李重衡想解释,愣是憋红了脸也不知道从何说起,“那是我说错了……”

周绥旋身点了点他的脑袋:“你总顾着我说话做什么?你说得确实在理,想说便说,在我面前你说话永无对错。”

“可毕竟瑞王殿下是公子的亲人……我这样反驳,倒也确实不对。”李重衡自我检讨,又眼尖地发现周绥滑落的袖口里露出一道青斑,他直接牵住了周绥的食指,抬了起来,“这是怎么回事?”

周绥本没在意这道腕痕,直到李重衡用指腹轻触了触,他才下意识缩了缩手,摆明了是有痛感的。

“无事,是方才和柳将军起了点争执。”周绥重新遮上衣袖,若无其事地简单带过。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