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虽然曾对巧姐儿说过,“女孩儿家认得字呢也好,只是女工针黹倒是要紧的。”
可她见了黛玉,却专门问她念的什么书。
元春、迎春、探春、惜春等贾家女儿,也是从小读书认字的。
黛玉刚进贾府那一回,贾母让请姑娘们,说“今日远客才来,可以不必上学。”
上学学的什么?
应该不只女工针黹,还有四书五经、诗词歌赋等等。
否则,元春不会被选进宫为女史,探春也不会这么通透能干。
惜春擅画,也不是生来就会,是贾府根据她的兴趣爱好培养出来的。
可见贾府很重视女儿的教育。
而宝钗,言谈中总是有意无意将女子贬到尘埃里。
001:“宿主大人,本系统感觉宝钗如同男权社会的帮凶,想扼制女子的灵性,将其局限在家务琐事上。”
七杀:“这也是一种生存智慧。”
只是这样一来,她就和黛玉、宝琴等格格不入,落于俗套,跟这时代的普通家庭妇女区别不大。
就连宝玉,跟她也不在一个频道上。
宝玉虽有种种不端,精神上却也不俗。
这就注定了金玉良缘不会是神仙眷侣。
就算贾府不倒,若干年后,宝钗哪怕依然美貌,也会变成宝玉心中的死鱼眼珠子。
001:“但他们还是应该锁死!”
七杀:“这还用你说?宝钗嫁宝玉,乃天定的姻缘,谁都不能改!”
有趣的是湘云,她对黛玉素有心结,可她本就是个爱热闹的人,哪里忍得住?
再想陪着宝钗,也常常跑来潇湘馆。
但是,她见着黛玉对宝琴分外不同,就心生不满,认为黛玉应该对自己更亲密。
她们都是老太太的亲戚呀,该是一国的!
见着宝琴尊崇黛玉呢,又替宝钗不值。
宝钗才是她的姐姐,她不跟宝钗好,跟黛玉好算怎么回事儿?
各种纠结之下,老说一些怪话。
奈何黛玉、宝琴都不接她的茬儿,一听话头不对,就只说自己的。
有次她又阴阳怪气,七杀就道:“史大姐姐,你要是不想跟我们玩,就不要来潇湘馆呀。”
湘云没想到她这么直接,气得哭着跑回蘅芜苑。
宝钗问她怎么了,七杀还以为她会添油加醋地告状,不想她说,“跟林妹妹下棋输了,气不过。”
轻描淡写地揭过了此事。
001感慨不已,“本系统等到花儿都快谢了,她总算有点进步!”
七杀:“湘云不是宝钗那一挂的人,迟早会清醒。”
001安静了一会儿,又道:“宿主大人,宝琴这么聪明,还见多识广,她知不知道自己被贾母利用?”
七杀:“应该是知道的。”
但知道又如何?这事儿于她有百利而无一害。
贾母越捧她,她的附加价值就越高。
001:“王夫人和薛家母女会不会讨厌她?”
七杀:“有什么好讨厌的?她们也想利用她呢。”
薛家和贾家本无瓜葛,是因为薛姨妈和王夫人,才成了亲戚。
若无她们的同意或者暗示,薛家兄妹纵然想借一借贾家的势,也不会进京投靠。
001不懂:“利用她什么?”
七杀:“利用她催婚。”
宝琴是妹妹,妹妹都要嫁了,姐姐的婚事也该提上日程。
宝钗在贾府住了这么久,和宝玉也很亲近,贾家该给薛家一个交代。
只是这话不好说,说出来就掉价了,才想利用宝琴的婚事提醒提醒贾母。
但贾母也很精明,将计就计,利用宝琴羞辱宝钗。
001:“高手过招,看得人眼花缭乱啊!”
七杀:“呵呵,都是白忙。”
1214 守护林妹妹(57)
及至年底,各府庄头上报收成。
林大成共给黛玉置了五处庄子,留够各处送礼的,以及来年吃用,稻米、家畜、干菜等还卖了两万三千多两。
黛玉拿出五千两赏给林大成,让他也给自家置套宅院。
并且销了林大成三个孙子的奴籍,令他们读书识字,资质若好,便从科举,资质若一般,以后也能当个掌柜。
林大成感激涕零,他的两个儿媳也在黛玉面前哭花了脸。
回到家,林大成召集一家人,含着泪花说了黛玉的恩典,逼着儿孙发誓世代忠于林家。
林书、林墨没料到有此意外之喜,也对黛玉万分感激。
儿子能得自由身,还能读书,读得好了以后有望当官,这真是做梦都梦不到的美事啊!
祖坟冒青烟,跟了这么个好主子!
不用父亲多说什么,他们也愿意发毒誓,若敢背弃姑娘,就让他们死无葬身之处!
黛玉怕妹妹想不通,找了个机会跟她谈心。
“嫮儿,你可知我为何对大成伯这么好?”
七杀:“为何?”
她知道。
可她不能剥夺黛玉教导妹妹的快乐。
黛玉叹道:“前几日,我听凤姐姐说今年年景不好,宁、荣两府的庄子收成都不如往年。我还以为,咱们家的也会减少。谁知大成伯交上来的,比去年还多。”
“嫮儿,你从这件事中,能看出什么?”
七杀作思考状,半晌才道:“贾家的庄头不老实,凤姐姐被骗了。”
贾府的经济,主要靠的就是各大庄子的产出。
皇帝、元春的赏赐,只是杯水车薪,还不够太监打的秋风。
况且,赏赐多是彩缎古董玩意儿,都珍藏着呢,谁敢拿去卖?
王夫人还悄悄给元春送了几次银子。
因而与皇家做的这门亲,钱财上贾家只亏不赚。
贾珍、贾蓉、贾赦、贾政等人的俸禄,就更是毛毛雨,连他们自己的开销都管不了。
本来也不是等着俸禄过活的人家。
但是,庄子这么重要,贾府却也没怎么管,一年也不见得实地考察一次。
贾府风气又不好,庄头们早被养刁了,你伸一把手,我伸一把手,交上来的可不就少了。
又用年景不好做借口,贾家这些爷们也说不出什么。
黛玉:“还有呢?”
七杀:“大成伯很忠诚,没骗咱们。”
黛玉:“不只忠诚,还用心。”
之前她就算过,正常年景,五个庄子收成约在一万五。
可林大成交上来的是两万三。
她细问这一年的经营,林大成娓娓道来,她才知道种田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不但要看天时,要懂耕种,还得打探京城人爱吃什么。
最后那一批风干的羊肉,是林大成想方设法找到一个陕南的行商,好说歹说才得以出手。
普通的庄头,会为主家这么花费心思?
不可能。
说完缘由,黛玉柔声道:“嫮儿,大成伯把自己当成我们的亲人,我们也不能将他当成奴仆。”
七杀:“好。”
又道:“姐姐,琏二哥哥这次得了多少,你知道么?”
黛玉:“也不多,除去本钱,约有一千两。”
林书赶在十月回京,进回来的皮货品质极好,很快就卖完了,也算清了账目银钱。
七杀打趣道:“一千两还不多?姐姐真是阔绰。”
无论什么时候,小钱钱都是女子的底气。
黛玉本就不吝啬,家底又丰厚,手头难免松了些。
丫环婆子们来她这儿送东西、报事情,她都随手赏赐,被她们私下里称为财神娘娘。
久而久之,大家都爱往潇湘馆跑,什么事情都来跟她说。
额外带来的好处是,贾府发生什么,黛玉基本都知道。
耳报神实在太多。
黛玉也笑了:“好个大胆的小妞妞,竟敢嘲笑姐姐!紫鹃,拧她的嘴!”
紫鹃:“我可不敢,要是拧哭了,心疼的还不是你。”
三人笑闹一阵,七杀道:“姐姐,下次还带琏二哥哥么?”
黛玉:“凤姐姐千嘱咐万嘱咐,让咱们一定带他,亏钱都不怕。”
她听凤姐姐那意思,琏二哥哥心里记挂着正事,就不怎么往外跑了,也不惦记着外面那些人。
七杀:“那就带罢!”
在她看来,男子好色多半是因为闲的,解决的办法很简单,打一顿就好。
如果打不了,就给他找事儿干,事情越多越好。
另一方面,小家有了进项,黛玉又悄悄劝着,王熙凤也不谋带血的银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