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女剑修开始快穿/快穿一时爽,一直快穿一直爽(729)

作者:一品红楼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俗话说知女莫若母,宝钗的心思,薛姨妈洞若观火,柔声教女。

“我儿,你样样都好,只可惜生在商家。也没关系,等你嫁给宝玉,成了荣国府的宝二奶奶,谁还敢轻视你?”

宝钗深觉有理。

倘若之前只有六、七分嫁宝玉的心思,这会儿已有了八、九分。

收拾心情,重整妆容,带着做好的抹额去找姨妈王夫人。

1188 守护林妹妹(31)

年前,林大成送了许多节礼到贾府,博得上下称赞之声。

现如今,可没人敢说林姑娘一针一线都是贾家的。

黛玉给了老太太十万两,还拿出二十万两盖园子,知道的人可不少。

又有庄亲王摆明了要照顾两位林姑娘,谁敢给她们脸色看?

送宫花最后才送给黛玉这种事情,再也没有发生。

日子过得悠闲自在,黛玉的咳嗽也好了,脸庞也多了些红润,更添风姿。

宝玉偶尔见着,便要发半天的痴,弄得宝钗、袭人很是气恼。

001好笑不已,“宝钗也就算了,毕竟是官配,袭人又算什么呢?”

七杀:“小二奶奶?”

宝钗、袭人性格相似,在原著中最合得来,还心照不宣地结了盟。

只是,这次黛玉不入局,不知她们还能不能像书里那般相得。

如果还能,那她敬她们伯牙子期,高山流水。

宝钗要是还觉得袭人深可敬爱,她也服宝钗气量宽宏。

001:“哈哈!”

热热闹闹地过完年,没几日便是正月十五,贾府期盼已久的元春省亲终于成行。

更让贾家人欢喜的是,太上皇、皇太后两位老圣人喜元春孝顺,着皇帝晋其为贵妃,尊荣更甚。

黛玉却更不安了。

庄王府的许嬷嬷时常来看她,隐约提过,皇帝不满太上皇干政。

太上皇想要提拔的妃嫔,皇帝怎会真心喜欢?

有心提醒一二,又看贾府众人都兴兴头头,实在不好泼冷水。

那日从天不亮就开始等,一直等到戍时天黑尽了,明月升空,才等到元春的车驾。

这是半夜省亲?!

黛玉的心中已经不是不安,而是惊恐。

皇恩浩荡,光明正大,为何偷偷摸摸见不得人似的?

别说皇室,就是普通人家,也没有黑夜归宁的道理。

她本能地觉得,这事不对劲,很不对劲!

握着妹妹的手不自觉用力。

七杀反握住她的手,悄声道:“姐姐莫怕,我们姓林,不姓贾。”

黛玉又一次觉得她真像自己一母同胞的亲妹妹,自己在想什么,她全知道,真正姐妹连心。

一应流程,皆如书中所写,在此不做赘言。

只是贾元春试才大观园时,黛玉只写了自己的,并没有帮宝玉。

帮宝玉的是宝钗,元春上头看着,微微一笑。

母亲已递过话,欲为宝玉迎娶宝钗,她也是极赞同的。

宝钗是母亲的亲外甥女,有她相帮,母亲也能松快些。

黛玉虽然也好,林姑父却去得太早,没个长辈帮扶。不像宝钗,还有舅舅王家做后盾。

老太太年老昏庸,又偏爱外孙女,看不清谁才是宝玉的佳妇。

好在有她为母亲撑腰、为幼弟做主。

言谈之中,便露了些抑黛扬钗的意思。

贾母、贾政、贾琏、探春等听得面露诧异,却不好当着太监宫女的面多说什么。

001笑道:“王夫人这个母亲,可真会坑女儿!”

七杀:“贾元春也太无能了些。”

原来,元春在宫中如同瞎子聋子,外面的事儿一概不知。

庄亲王是林如海的“忘年之交”,还派人去贾府探望林如海的两个女儿,传遍了京城,她却听都没听说过。

王夫人为让她支持金玉良缘,也没说庄王府这一节。

是以在她的认知中,黛玉是个孤儿,没有结亲的价值。

可想而知,她的这些话若被庄亲王知道,肯定不高兴。

庄亲王若不高兴了,皇帝就会为他出气。

最终倒霉的还是元春。

不过也无所谓了,无论有没有这个意外,皇帝看元春都不会顺眼。

宝玉有心为黛玉说话,王夫人又拼命使眼色,他不敢违抗。

只得在心里想着,总有一日,大姐姐会看到林妹妹的好。

黛玉倒不在意,只觉得元春有些愚蠢。

七杀也不生气,跟死人有什么气好生?

丑正三刻,元春回宫,贾府众人恭送。

黛玉看着车架驶入黑暗中,情不自禁打了个寒颤。

这一幕,可真像她在闲书上看过的荒诞鬼怪传奇。

随后贾家又有些乱七八糟的大小事,不与黛玉相干,七杀也不管。

宝玉和袭人“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静日玉生香”是不用想了,黛玉对他已无半丝情意。

但他也不会少人相伴。

宝钗日日去他房中,去得袭人都感觉烦了。

又几日,史湘云到来。

001兴奋地道:“本系统挺喜欢这姑娘的,除了说话不过大脑、不知好歹、情商太低、稀里糊涂、识人不清之外,没别的缺点。”

七杀:“......这些缺点还不够多?”

001争辩道:“可她也豪爽大气、才思敏捷、娇憨可爱!”

七杀不语。

001:“宿主大人,你觉得呢?”

七杀:“好话坏话你都说尽了,我还能说什么?”

1189 守护林妹妹(32)

刚看红楼的时候,七杀很喜欢史湘云,后来觉得她太蠢。

再后来,发现她就是个没长大的孩子。

之后心性有所长进,成了黛玉的知己。

凹晶馆联诗那一场,是红楼中的名场面。

既是一场艺术的盛宴,也是一次心灵的碰撞与交融。

两人旗鼓相当,相互欣赏,在精神层次上达到一种美妙的境界。

可是,虽然如此,七杀也不会容忍史湘云前期对黛玉的种种冒犯。

她一酸黛玉,七杀便怼回去。

史湘云气得直跳脚,“一个林姐姐就难缠,再来一个林妹妹,谁招架得住?罢罢罢,我惹不起,躲得起!”

赌气不跟她们玩了。

但往往睡一觉起来,就忘了正跟她们闹别扭,又跑到棣华院找七杀翻花绳、踢毽子,乐不思蜀。

这两项技能,七杀也是很精通的,本可以碾压史湘云,又怕她哭闹,便让着她。

转眼到了宝钗生日,宴上家里戏班唱小戏。

贾母喜欢一个小旦、一个小丑,叫到身前细看,又另外赏钱。

大家都看出这小旦的扮相有点像林黛玉,可谁都没说。

史湘云环视一周,笑道:“这个小旦活像一个人,你们再看不出来。”

原著中说这话的是王熙凤,但因了很多事情,她对黛玉越发尊重,话在心头过了一过,没说出口。

七杀:“像谁?”

史湘云:“那人也在席上,便是......”

七杀打断她的话,“便是史大姐姐么?”

史湘云怒道:“你竟敢把我比成戏子!”

七杀:“史大姐姐,你想想,你方才准备说什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不愿被比成戏子,就没想过黛玉也不愿?

史湘云哑然。

她没考虑那么多,只是想说句俏皮话。

黛玉也笑吟吟道:“是啊,史大妹妹,你方才想说什么呢?”

第一个发现小旦像她的,不是别人,正是她自己。

外祖母大约也是爱屋及乌,才对那小旦格外不同。

可这种事情,说出来便是羞辱。

幸好有妹妹在场,否则,她要是发怒,便坐实了长得像戏子,供人取笑;不发怒,便是白白受气。

史湘云:“......什么都不想说。”

贾母责备的眼神,她也看到了。

王熙凤忙引着众人看那小丑,这场才算圆过。

晚上回去,黛玉叹道:“她也是可怜,如我们一般。”

史湘云还在襁褓中,父母就亡故了,由叔叔婶婶养大。

听说她那叔婶甚是刻薄,她的日子不好过。

七杀:“我倒觉得,史大姐姐像个被宠坏的孩子。”

黛玉奇道:“何出此言?”

湘云诉说在家里做工到深夜,妹妹也是听到的。

七杀:“姐姐你想,史大姐姐的穿戴衣着,可像受了苛待?”

黛玉:“这倒不像。”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