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是孩子们在外惹了什么祸罢?!
贾琏忙道:“老太太莫急,是好事!”
看一眼黛玉,笑道:“周长史说,庄王爷和林姑父是忘年之交,得知林妹妹在此,特遣人来问候。”
原来如此!
贾母十分欢喜,连声叫请。
黛玉却心中惊疑,父亲给了她一份名册,上面都是他的同年、好友,或谈得来的同僚,以及林家的一些远亲。
她回京城之后,曾带着妹妹一一上门拜访,那些人家辈分相当的媳妇、女儿也会来看她。
走动虽不算频繁,自有一份情谊在。
但其中并没有庄亲王。
日常言谈中,父亲也从未提过此人。
忘年之交,从何说起?
001:“宿主大人,这庄亲王什么来路,哪嘎达冒出来的?”
七杀:“你是无所不知的系统,这问题本宿主该问你。”
之前没有关注过,她也不知道这庄亲王是谁,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001:“......这不是推卸责任的时候,得赶紧收集资料!”
七杀:“那还不快去?”
001忍气吞声的去了,感觉自己是诸天万界最没尊严的系统,被宿主呼来喝去,像个小哈巴狗。
算了,不跟这无情的七杀道君计较,权当为了林妹妹!
半盏茶功夫,十个嬷嬷鱼贯而入,手中各自捧着锦盒。
至于周长史,绝不会到内宅,自有贾政招呼,贾琏也赶去作陪。
领头的许嬷嬷神色严肃,带着众嬷嬷行礼问安,向黛玉奉上礼单。
黛玉不敢拿大,拉着妹妹欠了欠身,只受半礼。
“有劳诸位嬷嬷,回去请替我谢过庄王爷!”
贾母也连忙让人看赏。
许嬷嬷推辞不要,正色道:“王爷不许我等领别家的赏赐。”
贾母有点下不来台,尴尬地道:“呵呵,庄王爷治家严正,京中称道!”
庄亲王性子这等孤僻,也不知姑爷怎么入了他的眼。
宝钗想打圆场,笑道:“嬷嬷们也太小心了,咱们谁都不说,料想庄王爷也不会知道......”
后面的话没说完,因为十个嬷嬷都向她看来,看得她脊背发凉。
许嬷嬷看向贾母,道:“老太君,王爷说,林大姑娘是他至交之女,贵府虽是至亲,也不可使她受一丝委屈。”
其实王爷压根没说过这话,但周长史让她这么说,她只能遵从。
王爷一闭关,府里做主的就是长史大人,得罪不起。
再说了,她也和长史大人一样,盼着府里有个女主人。
这林大姑娘,看着就很像王妃呀。
贾母笑道:“请庄王爷放心,我自己的外孙女,心疼还来不及!”
庄王爷说话可真不客气,但既然是为了黛玉,她也只有高兴的。
看那王氏还敢挑剔黛玉!
黛玉虽无父无兄,却有庄亲王照拂!
普天之下,谁有这等殊荣!
那可是圣上的亲兄弟,深得信重!
许嬷嬷又道:“老太君自然疼爱外孙女,只恐那些眼皮子浅的,看两位姑娘温良,便想压上一头。”
来之前,周长史就命人打探过,知道贾府还有位宝姑娘,似是样样都比林姑娘强。
可一细究,不过是皇商。
林大人却是前科探花,祖上还是侯爵!
这样人家出来的姑娘,还不如皇商之女?笑话!
贾母一再保证绝无此事,许嬷嬷才缓和了面容,也不多话,礼貌周全地告辞。
待她们一走,宝钗就笑道:“好大的派头......”
王熙凤打断她的话,“薛姑娘,三位妹妹,老太太坐了这半日,身子疲乏,要歇息会儿,你们先回罢!”
她真受够了薛宝钗,自以为是,不知所谓!
探春也觉得宝姐姐今日的表现很不得体,也知祖母有话要和林姐姐说,拉着姐妹们走了。
贾母便细问黛玉,庄亲王和她父亲是什么交情。
黛玉哪里说得上来?只能说不知。
贾母也不认为外孙女会骗她,只遗憾不能知道更多细节,无法加深和庄亲王的联系。
1187 守护林妹妹(30)
庄王府长史到访贾府,在京城掀起了不小的风浪。
众所周知,庄亲王孤傲不群,多少人想搭上他的线,他理都不理,如今却主动与贾家交好。
贾府男主子,贾政、贾琏、贾赦,就连隔壁宁府的贾珍和贾蓉都很欣喜。
虽然庄亲王为的是黛玉,可黛玉又不是外人,是贾家的外孙女!
庄亲王关照黛玉,也就等于关照贾府。
出门应酬时,难免欲盖弥彰地吹嘘此事,别人一听,庄亲王竟然派长史给你们贾府送礼?
厉害,厉害!
贾家在贵族圈中的份量,无形中得到了提升。
很多本已看不起贾家的高门大户,也在暗自琢磨,莫非贾家还有什么深藏不露的手段?还能继续繁盛下去?
贾妃不算什么,空有个名头,并无圣宠。
庄亲王却是皇帝的同母弟,代表着皇帝的意愿!
一时之间,贾府门庭若市,几乎每日都有贵夫人上门。
而且都带着自己未出阁的女儿或小姑,贾母明白她们的意思,吩咐三春接待小客人,并让黛玉和宝钗为陪客。
宝钗起初很高兴,暗暗发誓要结交几个身份高贵的手帕交,以后互为臂膀。
后来却不愿意去了,宁愿在家里做针线活。
薛姨妈很纳闷,道:“我儿,这么难得的机会,怎地不爱去?”
宝钗还没说话,莺儿就忿忿道:“去做什么?一个个狗眼看人低,全围着林姑娘转,合起伙来欺负我们姑娘!哼,有什么了不起,就算她爹是探花郎,也没了......”
“莺儿,住口!”
宝钗大怒,“你再这么口无遮拦,便不要跟着我!”
莺儿从没见过她这么生气,吓得跪倒在地。
薛姨妈瞪了莺儿一眼,揽着女儿温声道:“丫头若是不好,撵了就是,别把自己气出个好歹。”
宝钗泪珠滚滚,哭倒在母亲怀里。
“妈,我们走罢,不要再住在这儿!”
这几日的所见所闻,简直颠覆了她所有的认知。
薛家并非小户人家,乃金陵四大家族之一,世人称之为“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在金陵的时候,她在小姐妹中是头一份,听到的都是奉承,看到的都是笑脸。
到了荣国府,贾家待她亲和有礼,三春也视她为姐妹。
贾府上下,喜欢她的人多过喜欢黛玉的。
因而她内心骄傲,从不认为自己比黛玉差,甚至觉得黛玉没有娘家扶持,性子又刁钻,远不如自己。
可是,这些来贾府做客的小姐们,都对黛玉推崇备至。
她的温柔大方、稳重平和、谦恭体谅,都没了用处!
一听她的家世,小姐们就不愿与她深交,只维持着表面的客套。
昨日她说“咱们女孩儿家不认得字的倒好。男人们读书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读书的好,何况你我。”
又说女子只该作些针黹、纺绩的事才是。
这都是无可辩驳、放之四海皆准的大道理,那群娇小姐却笑成一片。
有个崔小姐还笑道,“有理,极有理,果然是皇商家的姑娘,见识卓绝,与我等不同!”
那丫头出身的林二姑娘,竟然也道:“宝姐姐博览群书,满腹经纶,这会儿怎说女孩儿读书无用?”
崔小姐跟她一唱一和,道:“宝姑娘的意思,大约是她读书有用,咱们读书无用。”
一位姓杨的小姐低声嘀咕,“两面三刀。”
弄得她难堪至极。
后来还是探春岔开了话题,她们才没再揪着她不放。
晚间她找探春道谢,探春面色淡淡,看她的目光带着审视,她说了好多掏心窝子的话,探春才有所缓和。
跟她说,“宝姐姐,女子本就艰难,若再不读书,就更是难上加难,只能浑浑噩噩一生了。你看凤姐姐,满身的本事,就只差在不读书。”
她也只能含羞忍辱地道:“是我失言了。”
探春又说:“在那些小姐面前,说话需得三思啊。”
她满面羞愧,无地自容。
向来是她教导别人,几时轮到别人教导她?
平生未受过这等侮辱!
说来说去,她们嫌弃的是她的出身!
这鬼地方,她一天也不想呆了,自家在京中又不是没有宅院,何必受这窝囊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