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女剑修开始快穿/快穿一时爽,一直快穿一直爽(718)

作者:一品红楼 阅读记录 TXT下载

001:“林妹妹真是用心良苦啊!”

七杀:“贾母诚心待她,她便也诚心待贾母。”

会站在贾母的角度,替她去思量。

贾宝玉是贾母最疼爱的孙子,黛玉便盼着他好。

001:“但是,万一贾宝玉脸皮太厚,毫无触动,依然我行我素,林妹妹这一番苦心不就白费了吗?”

七杀:“白费就白费,尽人事,听天命呗!”

林黛玉总有一天会发现,贾宝玉“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并非璞玉,乃是顽石。

正说着,院外小丫环高声给琏二奶奶请安。

鸳鸯忙着去主屋禀报,琥珀则快步迎了出去。

七杀也跟着鸳鸯进主屋,乖巧地站到黛玉身旁。

黛玉看看她,忽然从桌上的什锦盒里抓了一把糖果塞到她手里,笑道:“去外面吃,这会儿不用你。”

不知为何,看着七儿这低眉敛目的样子,她就觉得心里很不舒服。

仿佛七儿本不该如此。

贾母多看了她几眼,也笑道:“你家姑娘体恤你,让你去玩呢,去罢!”

又让小丫环给她装了一小碗。

外孙女喜欢的丫头,她也愿意给几分脸面。

七杀端着装满糖果的碗,行礼退下。

黛玉真是个好姑娘。

贾母这里的糖果,不但式样精巧,味道也很好,尤其花生酥,她能吃一盘。

不愧是有开国之功的老牌贵族,吃食上绝不马虎。

贾母有一点很讲究,她从不在外人,也包括下人面前直呼黛玉的名字,要么是林姑娘,要么是你家姑娘。

她那么宠爱宝玉,又为他看准了黛玉,也没将黛玉的名字告诉他,才会有两人初见时问名字那一幕。

这并不是疏离,而是在这个时代,姑娘家的名字极为尊贵,等闲不能被外界所知。

小门小户也就罢了,大户人家,姑娘的闺名若流传出去,是这个姑娘莫大的耻辱,家族也会被人嗤笑。

说句难听的,勾栏里的姐儿,不需要尊重的姑娘,才名字满天飞呢。

林姑娘、宝姑娘,这可不仅仅是称呼上的不同,也代表着家风、礼仪、教养。

红楼中出现的姑娘,迎、探、惜三春一般按排行,称为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

来做客的通常是姓氏加姑娘,例如史湘云、邢岫烟等。

唯有薛宝钗,连贾府下人都不称姓而称名。

如果以为称呼薛宝钗为宝姑娘是亲近之意,就大错特错了。

宝钗的正确称呼,应该是薛姑娘。

可薛姨妈和王夫人带头,当着满屋子的丫环婆子,都叫她宝丫头,下人们有样学样,称她为宝姑娘。

薛家不知道这称呼有问题么?未必。

为了宝二奶奶之位,顾不得那许多。

宝二爷,宝姑娘,听名字就那么的相配。

黛玉与宝玉一起长大,两小无猜,又有贾母首肯,薛家若不弄出点动静来,怎么争这金龟婿?

黄金璎珞是一桩,称呼上的猫腻又是一桩。

如果薛姨妈、王夫人没想这么深,只是单纯觉得“宝姑娘”更可亲,更好听。

就说明这姐妹俩连礼仪常识都不懂,更显不堪。

若是她们本不想让下人称呼薛宝钗的名,只是管不住下人,则显得她们治家无能。

总之,不管原因是哪一种,都是曹公对薛家最为狠辣的讽刺,明摆着的瞧不上。

七杀会觉得曹公不喜宝钗,最初就是从称呼上发现端倪的。

林姑娘史姑娘邢姑娘,中间有个宝姑娘,让她想不注意都难。

1171 守护林妹妹(14)

七杀出去时,正好遇上王熙凤进来,少不得又行了福礼。

如书中所写,王熙凤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是个艳光四射、活色生香的大美人。

回到小茶房,七杀不用灵力也能听到她清脆的笑声。

黛玉跟她一唱一和,引得贾母也笑个不停,气氛很欢乐。

这个时间段上,贾瑞已经快死在王熙凤手里了。

宁国府大摆宴席,为贾珍之父贾敬贺寿。因秦可卿的病更重了,王熙凤去看望她,回宴席的途中遇上贾瑞。

贾瑞表字天祥,是贾家义学司塾贾代儒的长孙,好色如命,胆大包天,居然敢对王熙凤起淫心,并且纠缠不休。

王熙凤表面笑着,实则怒火中烧,设下陷阱,弄了他一身病。

又有个跛足道人多事,给他个风月鉴,让他照背面治病,不可照正面。

但贾瑞不听,照了风月鉴的正面,在镜中与虚幻的王熙凤云雨数次,眼看就要不行了。

虽然原著中说“王熙凤毒设相思局”,借此事说明王熙凤的狠毒,可七杀觉得,王熙凤没什么错。

对付淫贼,难道还慢声细语地讲道理?那才叫笑话。

在七杀看来,贾瑞是自己找死。

身为堂兄弟,看上嫂子,还一而再、再而三的撩拨,言语轻浮,举止无礼,妄图一亲芳泽。

就像王熙凤所想,“这才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呢,哪里有这样禽兽的人。”

气得平儿都说,“癞蛤蟆想天鹅肉吃,没人伦的混账东西,起这个念头,叫他不得好死!”

果真不得好死了。

这就叫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曹公对王熙凤的描写,那是贬中带着褒。

写她贪权爱财,也写她怜贫惜老。

写她嘴甜心苦,也写她周到能干。

曹公对她,应是爱恨交加。

黛玉和她的关系也很好。

这点其实有些奇怪,因为金陵十二钗中,林黛玉最雅,王熙凤最俗,不怎么搭。

可最雅的和最俗的,偏偏来往密切,相处融洽。

要是和薛宝钗放一起,对比就更强烈了。

整部红楼,王熙凤跟表妹薛宝钗几乎没有交流,跟黛玉却很亲热。

说起话来没那么多顾忌,还经常请黛玉帮她看账本。

而黛玉只通过看账本,就能得出荣府“必将后手不接”的结论,足以说明她既有出尘脱俗的一面,也有治家之能,宜家宜室。

黛玉不能治家,是世人一大误解。

抄检大观园那一回,王熙凤也是一直护着林黛玉。

有人说,王熙凤长袖善舞,且看出贾母想将黛玉许配给宝玉,黛玉又淡泊,不会跟她争权,她才喜欢黛玉。

黛玉也犯不着得罪贾府的实权人物,才跟她好。

兴许有这方面的因素。

但七杀认为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林黛玉与王熙凤,其实有些相似。

虽然擅长的领域不同,但两人都是那种当仁不让,绝不藏拙的人,又爽快,又大方。

而且反应灵敏,口齿伶俐,诙谐幽默。

人,总是会更欣赏同类。

哭哭啼啼,矫情小性子的黛玉,是一个假象。

或者说,黛玉后来知晓大势已去,无法可想,才会那般悲观。

正常情况下的黛玉,是个豁达乐观的姑娘。跟她在一起,只会觉得心旷神怡。

王熙凤喜欢她,再正常不过。

001:“宿主大人,凤丫头结局那么惨,有点不值啊!”

七杀不说话,也替王熙凤不值。

她纵有千般错处,管家时也曾尽心尽力,累得孩子都没养住,累得油尽灯枯。

一朝无用,惹得众人嫌弃,亲姑母王夫人也当面给她没脸。

001:“本系统觉得,贾府这些男女主人捆在一起,也没王熙凤做的正事儿多!”

七杀:“做得越多,错得越多。”

得罪的人也越多,最后墙倒众人推。

还有王夫人,不体面的事儿都王熙凤做了,她还是那个慈爱宽厚的贾府主母。

001:“宿主大人,帮帮凤丫头,好不好?”

七杀:“......好。”

除了王熙凤,贾府还有很多好姑娘。

“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场景,七杀不忍目睹。

但如果要为此而保住贾府,又感觉有点恶心。

贾府已经烂到了根,没有保住的价值。

究竟该怎么做呢?

七杀陷入沉思。

1172 守护林妹妹(15)

七杀还没想好要怎么做,林黛玉人生中最为重要的转折点就来了。

林如海身患重病,写信接黛玉去扬州。

黛玉之担忧焦虑,自不必细说。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