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女剑修开始快穿/快穿一时爽,一直快穿一直爽(717)

作者:一品红楼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如今看来,二舅说的是真的,宝玉在学堂里并没有用功课业,尽顾着玩了。

想了一想,黛玉带着七杀去正屋见外祖母,吩咐紫鹃看家。

贾母看黛玉,那是怎么看怎么喜欢,只觉外孙女美若天仙,钟灵毓秀,是闺阁女儿中的上上等,京中无人能及。

那通身的气派,又像极了自己。

拉到身边细问睡得可香、吃得可好、下人们有没有怠慢,关怀备至,很是慈祥。

林黛玉一一答了,也关心过外祖母,才说起正题。

“外祖母,我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贾母笑道:“你小孩子家家,还跟外祖母客气?外祖母面前,没有什么不当讲的,有话尽管说来。”

七杀也不知黛玉要说什么,专心听着。

就听林黛玉声音凝重,“外祖母,宝玉哥哥衔玉而生,乃是天下难得一见的奇事。但宣扬出去,似为不妥。”

贾母本以为她是想要个什么稀奇物件儿,或者做几身时新衣裳,不想她说的是这个。

愣了愣,抚着她的肩膀叹道:“好孩子,好孩子!”

又恨恨道:“都怪王氏,害了我的好孙儿!她若有你一半聪明,我就阿弥陀佛了!”

当年,听说刚生下来的孙儿口中含玉,她也是欣喜万分。

可很快就意识到,眼下太平盛世,此事不宜外传。

于是勒令知道的接生婆、仆妇下人不许多说。

然而这事儿还是传到了府外。

追查源头,竟是王氏命人传的!

贾母气得火冒三丈,却无计可施,满京城人都知道了,贾家小公子仙君下凡,天生尊贵。

她也明白王氏的心思,就是想借这尊贵的孩子抬高自己的身份。

可王氏只想着内宅权柄,就没考虑过,大臣家里有衔玉而生的公子,皇家会怎么想?

自古以来,生而有异者,或为一国之君,或为窃国巨匪,总要做出些事体。

无论皇家猜测的是哪一种,总归大大不妙。

思前想后,她只得将宝玉拘在跟前,不叫他落入贵人们眼里。

只盼随着时光的飞逝,人们能忘记此事。

偏生这番心思不好跟人说,王氏悟不到,蠢儿子贾政也悟不到。

只能她默默承受,当个昏聩的内宅老妇人,不管不顾地宠着宝玉。

她倒也想让宝玉读书上进,可她敢么?

一个不小心,就是抄家灭族的祸事。

1169 守护林妹妹(12)

听完贾母的解释,黛玉还是不太理解,道:“外祖母,你既然看得清楚,为何不提醒二舅和二舅母呢?”

贾母心里苦得像吃了黄连,半晌才道:“不敢。”

黛玉有点吃惊,脱口而出,“不敢?”

这话她真不懂了。

贾府的老封君,怎会怕自己的二儿子二儿媳?

本朝重孝,若传出不孝的名声,不但影响仕途,在别人眼里家风也坏了,嫁娶都有妨碍。

因而有点传承、要点脸面的人家,都只有怕父母的儿女,没有怕儿女的父母。

且在她看来,二舅舅是极孝顺的,二舅母或许有些别的想头,明面上也很过得去。

外祖母何出此言?

跟自己嫡亲外孙女,贾母也没什么好遮掩的。

苦笑道:“我是怕了他们的愚钝。你那二舅古板迂腐,七情上面,胆子又小。我若提醒他,难免他战战兢兢,形迹可疑,到那时,没偷东西也是贼了。”

这等事情,皇家可不讲什么证据,说你有你就有。

黛玉:“......二舅舅,不至如此罢。”

装都不会装么?

贾母:“呵呵。”

毕竟是亲儿子,也不忍跟外孙女说他到底有多蠢。

“你那二舅母,比你二舅还不如,偏又自诩聪明。知道后会如何,连我都猜不透。还不如就这么着,糊涂过罢!”

还有一句话她不好说,王氏那心里,大约王家比贾家重。

黛玉若有所思,“外祖母让家下人唤宝玉哥哥的小名儿,莫不是将计就计?”

既然已经被宣扬出去了,再掩饰就会显得心怀鬼胎。

反其道而行之,大大方方、光明正大地摆到面上,也不失为一种破局的好计策。

许多不好言说的事情,放到明处,反而简单。

贾母摸摸她的头发,叹道:“算不上将计就计,只是没办法的办法。”

这样一来,宝玉便最好不要走上官场,当个富贵闲人也罢。

若是一定要做官,也只能做远离中枢的闲官。

未来如何,看他造化。

不过,贾母倒也没有完全悲观。

她本就是信神佛的人,深信孙儿衔玉而生,定有不凡的来历。人生际遇,老天爷自有安排,用不着她这个凡人多操心。

兴许,贾家还能在宝玉手里更上一层楼。

至于这楼要怎么上,贾母不知道,等着上天铺排就是。

小茶房里的七杀,听了这番对话也是暗暗心惊。

没想到啊,这老太太竟然还有几分见识!

方才贾母要和外孙女说心里话,就把丫头婆子们赶出来了,连鸳鸯也不许在场。

大丫环们在小茶房里烤火,小丫环们只能在长廊里避风。

七杀因是黛玉的心腹,虽不是一等大丫环,也得了大丫环的待遇。

鸳鸯、琥珀还给她倒了茶,上了几样茶点。

隔着几道门,大家都听不到贾母和黛玉说什么,但七杀听得清清楚楚。

看书的时候,她觉得贾母是贾府没规矩的源头,对她没啥好感。

外孙女来了,不给一个单独的院子,安置在什么碧纱橱里。

更过份的是,还让贾宝玉住在碧纱橱外的床上!

男女大防,她都不管不顾了吗?

但过来了才知道,黛玉进贾府的时候,才六岁,还是个小娃娃,贾母不放心,要亲自带在身边,也是人之常情。

碧纱橱也不是一个小小的橱柜,而是落地长窗似的东西,安装在内室中,起到隔断的作用。

每撞碧纱橱,由四至十二扇隔扇组成,其中两扇能开启,像门一样,其余的被固定住。

在开启的两扇隔扇外侧,还安有帘架,可以挂门帘。

裙板上有各种精细的雕刻,如花鸟草虫、人物故事、诗词歌赋等。

面积也很大,约有三、四十平米,因而黛玉的奶娘王嬷嬷和紫鹃,才能陪侍在碧纱橱内。

布置得也很奢华舒适,不是贾母心尖尖上的人,都没资格住。

黛玉来之前,宝玉就是住在碧纱橱里。

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贾母才答应让他住在碧纱橱外的床上。

外孙女一来,亲孙子就被赶出去,看着不像话,也是给外孙女树敌呢。

但这并不代表,贾母这么做就是对的。

她存着撮合宝黛的心,才故意忽略男女之别。却没想过,婚事若是不成,黛玉名声便有了瑕疵,该如何自处?

再加上另外的一些事,七杀就觉得贾母是个糊涂老太太。

可听她这些话,不算糊涂到家,尚有三、四分清醒。

还有原著中的黛玉,从来不劝宝玉猎取功名,除了不在乎权势之外,难道也是看出了其中的凶险之处?

很有可能!

1170 守护林妹妹(13)

不过,黛玉为何突然说起这个呢?

七杀有些好奇,就听贾母也道:“玉儿,可是你父亲来信说了什么?”

林如海时常派人送书信给女儿,贾母也不可能截下先看。

黛玉:“并未。”

顿了一下,道:“我只是听说宝玉哥哥每日念书辛苦,想着他不大适合出仕,才问一问外祖母。”

虽然对宝玉已经无意,可他还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至亲,关心也是应当的。

他若出事,外祖母必然伤心。

001眼里冒出星星,痴汉似的叫道:“爱了爱了,林妹妹真是人美心善,秀外慧中!”

七杀:“这还用你说?”

林黛玉如果说是听了学堂闹剧,贾母肯定恼怒有人跟她胡说八道,派人一查,七杀就遭殃了。

轻则调离黛玉身边,重责打一顿丢到庄子里。

但如果说是宝玉读书辛苦,贾母听了只会高兴,或当面称赞,或赐下物件。

无论贾母有什么举动,对心里有鬼的贾宝玉来说都是一种震慑。

因为他很明白自己并没有好好读书。

行为可能也会有所收敛,不至于闹出更大的丑闻。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