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集思平均五分钟看一次手机,甚至把关赫丽的消息设置成了强提醒。
如此之下,以至于工作也经常走神。陈楠不怀好意地问她盯什么呢,她有苦难言,概括总结说等她妈的消息。
但是两天,三天过去。她的结婚消息和重回翻译工作的消息并没有得到任何反馈。
她问陈感知,是不是自己太过分了。问完,又自顾自地否认:“没有啊,一点都不过分。成年人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很正常,而且我妈也在谈恋爱,我结个婚怎么了?”
陈感知搭腔:“对啊,你结个婚怎么了!”
她兀自做了很多假设,陈感知却知道她面上不显,但心里比谁都想得到关赫丽的认可。
他也会开玩笑,说实在不行他们就私奔吧,去没人认识他们的地方,喂马劈柴,做对神仙眷侣。
傅集思白他一眼,“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可以吗?”陈感知卑微地询问。
“暂时不行。”她摇着食指说,“在收到我妈的消息前,我是面朝大海,春不暖花不开。”
陈感知低着头笑,阳光照进来,冬日灰尘浮扬不定,他拍拍沙发上的抱枕,一个一个搭好,才说:“行吧。我们耐心等待。”
而事实是,他没办法耐心。
多耗一天,他的注意力也没办法全神贯注地集中在其他事情上。
他从姜仕淇那里要到了关赫丽的号码,本来思索着直接上门拜访,又想到未免有些唐突。今时不同往日,他可是法定意义上的女婿了,自然要更知分寸一点。
归属地为S市的号码被陈感知打通,关赫丽接起来,却没想到陈感知上来,开口就是一句“妈”。
本来波澜不惊、平常得像没收到女儿自爆闪婚的消息一样的关赫丽,在这一声“妈”之后直接愣住了。
她说:“什么?”
陈感知重申:“妈,是我。”
他叫得顺嘴,一点没磕巴,又很没品地不自报家门,存了点心机让关赫丽猜。
关赫丽没猜,很笃定地对着电话那头叫出了他的名字:“感知。”
陈感知还是说:“嗯,妈,就是我。”
良久,两头电话里的背景音交织,彼此都无话地焦灼着。
关赫丽问:“有什么事吗?”
陈感知说:“没有,妈,就是和你打个招呼。”
以完全不同的身份,来打一个迟到的招呼。
关赫丽似是无奈,轻叹了口气,但还是换回平常的语气,对陈感知说:“知道了。”
即是个无奈头疼的家长,又是宠溺孩子撒泼耍赖的温柔妈妈。
她说知道了。所以这一刻,她确实变成了陈感知另一位温柔妈妈。
傅集思也很快收到了回信。
微信自带的表情,动态烟火窜上对话框顶部,开出绚烂的烟花。接着是关赫丽发来的两个字——
「祝福。」
无需更多言语了。
念念不忘的人会以另一种形式回到身边,而在一起的人会一直在一起。
关赫丽是那场名为“傅集思&陈感知早恋事件”的参与者,却不是核心角色,不能凭一己之力扭转既定的结局。
她也意识到,有些人是天生一对,有些人是天作之合。
无论是破镜重圆还是久别重逢,或是面对概率很小的事件、人生分叉口,老天爷都会安排一个莫比乌斯环轨迹的圆型,兜兜转转,让他们再遇见。
关赫丽闲暇时看过傅集思写得东西。
她的女儿,很优秀的傅集思,明明是理科生,文字却流畅得像天边云帆。
傅集思译的每一期建筑期刊她都买了,包括后来译过得短篇小说。关赫丽承认傅集思的水准能够吃这碗饭,但这其中的风险也很大。她必须替傅集思考虑到未来的风险,他们不是陶猗之家,没有家财万贯可以挥霍,也不是什么温馨之家,亲戚之间频繁走动。她们只是一对普通母女而已。
经历过大浪,吃过大亏,在爱情这条路上摔过很惨的一跤的母女。
作为领路人,关赫丽想让傅集思的生活稳定安逸。梦想可以择日再谈,眼前柴米油盐的生活必须进入正轨。
她像所有母亲一样,希望傅集思好,希望她积极向上,并且管束她的自由,插手她的感情。
她要女儿茁壮成长,有自己坚实的臂膀,而不是去依靠别人,寄希望于落空几率很大的他人。
初次见面,作为长辈,她是真的讨厌陈感知,轻而易举的伸出脚就绊倒了她们。趁舆论和风言风语兴起前,她带傅集思走了。只是没想到,一个生肖周期都还没过完,关赫丽侥幸地想,这么多年过去,所有风波都更新换代,回到H市也无可厚非,但这个叫做“陈感知”的男孩又出现在她们的生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