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不住跟他辩驳起来,“你又没有经历过,不过也是听些人云亦云的话,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你又有何资格指责她?”
谢晋然见他突然板着脸争论起来,没搞清楚他为何这么气愤,被说得愣住了。
但听江逸的话一点不留情面,也有些不悦,这是谢家的私事,谢家人说什么与旁人有何关系。
一旁的安知让见场面不对似要吵起来连忙转移话题,“不说这些了,对了,五郎,今日大伯又教了些什么?”
一旁的安五郎也立刻领会了四哥的含义,他也不想见到客人在自家家里吵起来,于是配合地说起了今日父亲教的内容。
江逸见状便没有再说什么,只是脸上还表现得非常不高兴,对谢家的印象大打折扣。
难怪上次问子斐哥哥的时候,他一点都没提到谢家的表兄弟们,看来这些人也是不值得交往的。
今日回去他就要写信给子斐哥哥告一状,外人说说也就罢了,谢家人还是这么想的,也不知道当初子斐哥哥的母亲回家后有多艰难。
因为韩嘉言的关系,江逸的感情早就偏向了谢棠,现在更加为她感到不平。
第87章
虽然两人都顾及是在他人家中做客, 江逸和谢晋然克制住并没有吵起来。但两人立场和观点都不同,谈话间很容易就出现针锋相对的情况,连带着江逸在安府这顿饭吃得都不痛快。
即便安知让知道他是初来苏州, 特地吩咐厨房精心烹制了一桌江南菜式,也没能挽回江逸的好心情。
因为做客, 当着主人的面不好表现出什么, 江逸也是尽可能地收敛自己的情绪。但江慎对弟弟如此熟悉, 怎会不知道他的不愉快, 所以后面很快就借口时间不早了带着江逸回了府。
安知让也隐约猜到了跟之前江逸与谢晋然说的那番话有关, 在江慎临走前还懊恼地向他道歉:“若早知道会惹了二郎不快, 我就不让人去叫五弟他们了。”
“谢家的事与你何干,只是逸哥儿替人不平罢了, 不必自责。”江慎不便多说江逸与定南王世子的关系,只点到为止地说了这么一句。
又笑着说:“今日的菜都很合胃口, 就连逸哥儿不爱吃的他都多吃了一些, 这还要多谢你的精心准备,过几日我这边事情办好了再与你好好聚一聚。”
安知让听他这么说才松了一口气。
他与江慎认识的时候还不知道他有一个弟弟, 还是从文瑜口中得知江慎有多么宝贝这个弟弟,不管到了哪里,有什么好东西都想着给弟弟带回去。
后来有一年为了送江逸的生辰礼,江慎还托他在江南寻了好久,这时安知让才明白文瑜所言非虚。若是有人惹了弟弟不快,江慎面上或许不显,但总会找机会还回去。
这次谢晋然是受邀来安府做客, 他总不好置身事外, 所以还是要解释两句的。
江慎两兄弟离开后,一起上学的这些人也凑在一起安慰谢晋然。
有人对江逸的行为很不满意, “明明是谢兄的家事,他偏要装作一副明理人的样子,也不知道谢兄因为此事受了多少委屈。”
这人是安府二夫人的侄子,他见安知让对江逸的态度明显比对他们几个正儿八经的亲戚更加亲热,早就有些看不过去了,巴不得谢晋然和江逸不和。
另外几位安家的少爷也纷纷点头附和。
谢家与安家本来就是世交,他们又与谢晋然相熟,心里当然是站在谢晋然这一方,其中一人也争着表示自己的立场,“正是如此,方才要不是四哥用眼神示意我不要多少,我一定要替谢兄说话的。”
他年纪比其他人都小一点,看起来就是一副没有心机的样子,方才也是安家第一个想开口驳斥江逸的人,只不过被安知让凌厉的眼神制止了。
谢晋然虽然得了他们的安慰,但明显心情没有转换过来,他本就因为被学堂里那些人嘲笑,觉得是那位去世的姑姑的错。她当年一时意气,一点也不顾及后人,导致现在自己家中姐妹被说三道四,他却又被人指责说不维护家人,这样两面不是人才是最让他感到憋屈的。
“多谢几位替我说话。”他说完就一副不想再谈论此事的样子。
除了最小的那位,其他几人都看出来了,也就不再提谢家的事。
因为这件事,很快大家也没了心情,便各自回了住所,最后只剩安府的三位少爷。
他们住的院子与客人居住的不在同一方向,便一路走着又说了几句其他的,但话题还是免不了又到了江逸兄弟俩的头上。
“也不知这乔家是什么来头,怎么能得四哥如此青睐。”说话的是安家六少爷。
“京城来的,又与四哥交好,看那位大公子言谈举止气质不凡,想必也是出自大户人家,四哥让我们说话谨慎自有他的道理,七弟你方才的确是鲁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