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初中历史从人类起源开始(496)

而承载着众多希望的李晓诗正浑然未觉,老老实实说着开场白:“大家好呀,我是李晓诗。”

她压着课本中间鼓起的部分,乖乖道:“这次我们的直播内容是七年级下册的倒数第二课。”

“这一节课结束,再有一课,七年级下册、我们的中国古代史就结束啦!”她说着,“这节课呢,我们就来看看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吧——清朝时期,为了巩固朝廷对全国的统治,采取了各式各样的措施,进一步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并且,还在明朝的基础上,极力地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那么他们到底是怎么样去实行文化专.制统治的呢?清朝的衰败又有哪些表现呢?接下来就一起聊聊吧!”

惯例讲完开场引入,李晓诗清清嗓子:“这节课也要分好几个部分,其中分别是军机处的设立、文子狱与文化专.制政策,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以及闭关锁国的政策——先说军机处吧!”

雍正帝眉心微蹙。

先从军机处开始,引入那里又直接提到了大清的衰败,看来大清的灭亡是在下一节了?

从军机处开始讲啊……

也行。

李晓诗:“在清朝初期,朝廷的议政方式还保留着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所有的军国大事都要通过这些贵族们统一讨论再施行,而如果大家讨论出了章程,那么皇帝是没有办法去改变的。到了康熙帝的时候,他为了抑制削减满洲贵族的一些势力权利,加强皇权,所以设立了一个新的机构,叫做南书房。这个机构是直接服务于皇帝、为皇帝绕开议政王大臣会议草拟谕旨处理奏章的。”

“雍正帝在位时,他在朝廷临时设立了军机房,处理西北军务,到后来又改名成为军机处,成为了常务机构,这里的官员由皇帝亲自派选心腹组成,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有了这个机构,朝廷的军政大事全部变成了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用按照皇帝的意思去拟写谕旨,再给中央各部还有地方机构执行——这个机构成立后,议政王大会名存实亡,而到了后来的乾隆帝时期,就更是直接被撤销了。”

李晓诗说着,调出了一张图片给大家看。

图上是一个室内的景象,稍显昏暗的屋中陈设简单,只有桌子椅子简单的炕,还有笔墨纸砚等东西。

她解说道:“军机处是只有官员,没有小吏的,所以大家办事效率很高,很符合当时清朝的统治者的风格,从皇帝到继承人们都很卷的一个状态——军机处还有非常严格的保密制度,外人不能去窥探其中的文件和官员们的活动,就算是王公大臣这些,没皇帝的旨意,也不能轻易进入军机处,不然就要被罚啦。”

宋明的士大夫们不由皱眉。

这样的设置和机构,那不就等于皇帝说一不二吗?

至高无上,所有的一切都听皇帝的。

那要他们这些大臣干什么?

别太过分了。!

第165章 第一百六十五课

关于军机处,那可就真是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了。

连带朝代不同也都有朝代不同的看法。

所幸现在有个弹幕系统上线,大家概率能够看到别人的发言,可以和别的人讨论讲解,不用再聚到一起只能来对着李晓诗一个人叭叭叭输出观点了,这也是一件好事。

说完军机处,李晓诗清清嗓子,继续进入下个版块。

她道:“除了建立军机处,清朝皇帝加强皇权所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其中有一项他们非常在意的,那就是对子民及读书人进行思想领域的严密控制——不同于华夏自春秋战国起就奉行的法家、或者是‘儒’的愚民驭民理论,清朝时期他们的统治者对知识分子的控制才是重中之重。”

李晓诗在最近几l次直播中没有再给每部分留出自由提问的时间,而是先把内容顺一遍,什么提问和讨论,就交给弹幕去吧。

“康熙、雍正,以及乾隆皇帝三个朝代,就经常从读书人的文章诗词等内容中单独摘出来只言片语,进行断章取义的歪曲解读,然后借题发挥,编造罪名网罗罪状,平白制造了大批大批的冤假错案,制造冤狱难民。当时不止是普通的百姓,连稍微有些钱财等的人也会被冤枉,然后丢掉性命——连带他们的亲朋好友老师等等都会受到牵连,一起被迫害。而这种现象,则被人们称为‘文子狱’。”

讲到这里,她卷了一下书边,补充道:“举个例子吧,在康熙的时候,有人修撰《明史》,然后对南明的史实用了明朝的纪年法,然后因为这个事情,朝廷就下令把参与修撰的人员,包括编写、印刷、销售等流程的七十多个人全部处死了,除此之外总共罚了两百多个人——这是康熙,那再说另一位的例子,在乾隆皇帝在位时,有位大臣,写的诗句中有一句是‘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看了这句诗之后说、竟然敢把‘浊’加在国号‘清’的前边,到底是想做什么?然后这位大臣就被杀了,亲朋也遭到了牵连……”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