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初中历史从人类起源开始(145)

李晓诗:“他们当时打的是‘清君侧’的名号。朝廷上下都在逼迫汉景帝处置提出削藩建议的晁错,景帝迫于无奈只好把晁错给杀掉了——但是那些人都已经开始叛乱了,肯定没有因为这样就放弃啊!”

“最后汉景帝在周亚夫的帮助下,这场七国之乱终于平定了。景帝重新让国家恢复了安定,并且借此机会,也成功收回了诸侯王的军权,使得中央对地方的统治把控得更加好了。”

“文景之治从吕后开始,到景帝结束,这二皇一后成功让这片饱经战乱的土地重新长出绿芽,让饥寒无衣的百姓吃饱穿暖。”说完小故事,李晓诗开始发挥写作文的功力搞排比句做总结了。

“有了文景之治,之后武帝才有了发挥的第一桶本钱。但就算是这样,也还是掩盖不了分封制带来的坏处。那些顶着诸侯王名头的各路王,还有那些吸着全国百姓鲜血发展起来的豪富们,是真真正正的国家蛀虫。他们目无王法,甚至还举旗造反。所以,削藩是肯定要削的,汉武帝这样一个皇帝,肯定是忍不了他们的。所以他就推行了‘推恩令’。”

还不等大家感慨景帝为什么要杀晁错、周亚夫好厉害,以及对这个“推恩令”的内容产生好奇,李晓诗就继眼神极好地在屏幕上的弹幕中发现了一条吸引她目光的。

她“喔~”了一声,念了出来:“周亚夫可以说是一手帮了汉景帝把王朝挽回来了。可是汉景帝在用完周亚夫之后,却没有心怀感念,甚至最后把周亚夫也杀了——这也是提起文景之治,汉景帝始终要低汉文帝一头的原因之一。杀晁错,杀周亚夫,也是汉景帝这个人的污点所在,忘恩负义。”

弹幕又飘过一大片为啥要杀。

李晓诗:别问为什么,她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杀啊!

这时,那个给她科普这段事的人又说话了。

【汉景帝杀周亚夫,我认为和他自己的看法有关。《史记》记载,汉景帝对此曾自言自语: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也就是说,汉景帝其实是担心他儿子驾驭不了周亚夫。】

当李晓诗念出这句话,不止李晓诗自己无语了,许多人也都跟着一起无语了。

后世的皇帝大臣文人墨客有识之士等等观众齐齐沉默。

连带前世的一些观众们也都忍不住生出了一种滑稽之感。

刘彻:……

我觉得,老爹,你是不是小看了我那么一点点?

李晓诗:我觉得,景帝,你小看了你儿子那么亿点点。

刘彻叹然无语。

就算周亚夫不是个什么好东西,就算他自己登基的时候还不能亲政——

好吧,好像确实不合适。

但不管怎么样,就他现在来看,那只区区一个周亚夫啊!

他随便拿捏好吧!!

刘启:……

有点尴尬。

不多,也就那么亿点点吧。

他也没想到天幕还能把这种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给扒拉出来说说啊。

第48章 第四十八课 儒

不过刘启也不是白白在尴尬, 虽然他现在还没杀周亚夫,但是他稍微动脑子想想也就知道原因了。

不止是他,后世的皇帝大臣们对这里头的门道也都是门儿清。

也就西汉以前的这些人还稍微有点摸不着头脑, 但很快,就有人借李晓诗的口为刘启解释了。

【周亚夫死得并不冤枉。】

【简单来说, 周亚夫是开国功臣功勋之后,手中是有兵权的。而且他见皇帝时穿甲带剑、这岂不就是直接把蛮横无礼、不敬皇帝摆在了脸上?更别说他的军队只认他,连汉景帝都不认了。】

【当时满朝开**功集团逼迫汉景帝杀死侵/犯他们利益的晁错, 晁错死后, 周亚夫前去平定七王之乱。直到后来汉景帝封他为丞相,加上当时越来越强的外戚、以及宗室梁王的地盘又一次扩张,这再一次给汉景帝这一支的皇位带来了威胁。但, 周亚夫有功、有兵, 又不得不封。】

【为了保护最喜爱的儿子、也就是汉武帝,景帝与这几方势力都展开了周旋。】

【当时朝堂上, 外戚与以周亚夫为代表的功勋们越坐越大,哪一个都不是容易相与的。了解西汉这段历史的人就会知道, 汉朝外有匈奴, 内则同样不安稳, 外戚和藩王,都是心腹大患。景帝为了给最爱的儿子铺路, 用立储上演了一手大戏。周亚夫站队栗太子,公然反对景帝,后来又反对景帝想要给收归的匈奴王封侯——几次三番都足以证明他这个人藐视皇权, 不尊皇帝,目中无人。】

【但即便如此,汉景帝依然没有选择杀他, 而是考量着要不要把他留给未来的武帝。于是在一次宴席时试探了一下。】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