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初中历史从人类起源开始(146)

【之前那个人用了《史记》,那么这里我就也用《史记》的记载、史记中记录这件事:周亚夫在这次宴席公然甩了汉景帝脸面。这样一来,就算是治他个大不敬之罪也是死有余辜了——也才有了之前所说的那句,汉景帝认为这人不能留给儿子了。】

【后来,周亚夫私藏甲胄,被告谋反。最终绝食而死。】

【所以,汉景帝杀他是没有错的。】

【退一步来讲,不从私怨,从“后世”的立场来看,他代表着西汉初期尾大不掉的军功集团,这和之前仙童你所说的“中央集权制”在原则上也就是有冲突的。】

【即便有人会说汉景帝恩将仇报,杀死了周亚夫。但对于一个皇帝来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而且汉景帝擅于权术,为了稳固政权,必要关头连他的老师晁错都可以舍弃,更何况是周亚夫这样的一个人呢?更不要说周亚夫这样的人,换成其他皇帝,还未必能留他这么久。】

【于公于私,周亚夫的死,都是一种必然。】

李晓诗念完,有种恍然之感。

唉,课本上写的东西太少了啊。

要不是有这么些个直播,她还真不知道里边还有这些事情呢。真就相信了找资料的时候看到的那些片面之词。

既然牵扯到了阶级冲突,那确实无法调和。

对于那时候的华夏而言,中央集权才是重中之重。

听李晓诗念完,刘启无语地碰了碰下巴。

分析他为什么想杀周亚夫是完全没关系的,他不在意。而且总能想办法找补回来的。毕竟天幕称赞他们的功德在前,稍微有点脑子的都知道以后不要跟他们爷孙几个对着干。

但是吧,说他在立储上玩手段……咳,能不能给点面子啊?

虽然他确实最中意刘彻没错。

刘彻倒是听得入神。

李晓诗说完了题外话,也收拢了新知识,老老实实继续讲推恩令。

“为了解决诸侯王这种仗着独立自主的权利威胁皇权的现象,汉武帝采纳了主父偃提出的‘推恩’建议,颁布了推恩令。”

“在之前的诸侯国继承制中,是只有嫡长子才拥有封地和封王的继承权的。但汉武帝颁布的这道推恩令中规定了,对于诸侯王除了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儿子,都要一视同仁,大家一起参与分封——诸侯王可以将封地再次进行分封,封给自己的子弟,然后皇帝会来帮助拟定称号。”

此言一出,不止已经被“推恩”过的诸侯国王以及他们的子弟沉默,没被“推恩”过的时期里大家也都不约而同一起沉默了。

得知了这位汉武解决诸侯这一问题的主要手段,嬴政目露赞许。

刘邦也“啧”了一声。

这是活生生的阳谋啊。

干脆就直接把“我要削弱你们”摆在台面上来了。

——但这会遭到来自诸侯国方面的严厉抵制吗?

并不会。

相反,甚至还有一些人可能是极力赞同、巴不得赶快推进落实这些事的。

即便诸侯王并不愿意,诸侯的嫡长子也并不愿意,但这都没有用。

嫡长子承袭位置,可嫡长子只有一个啊,不说那些数量难以记录的庶子,就只说嫡次子嫡三子嫡四子等等,他们也不会同意自家父亲和大哥要违抗这道诏令。

比起之前什么都没有的,汉武帝这道诏令可谓是扔到他们心坎上了。

谁不想要土地,谁不想要权利?

不管多少,那都是他们以前从来不敢想的,那有了这一出,他们也可以拥有,为什么不要呢?

于是各地诸侯只能捏着鼻子咽下这口气。

但再然后呢?

土地越分越少,权利越分越小。

他们无法再像之前那样坐大。

其他子孙那里虽然会觉得变小了,但本来就是白捡的,所以也无所谓——但对于嫡枝来说呢?

本该属于自己的东西被分出去,而自己手里的越来越少,他们当然会不满。

但这种不满是烧不到皇帝身上去的。

因为他们还有数不尽的兄弟啊。

兄弟嘛,不就在是这个时候用来帮你消掉心火的吗?哪怕是用武力呢。

那再然后,这些诸侯王们还对中央有威胁吗?

所以,推恩令的具体内容一出,各个朝代无数位面中的观众就都唏嘘了。

这计策说好听点叫直击痛处,说不好听点那就叫狠毒了。

这位主父偃,还真是个大人才。

李晓诗继续:“后来,汉武帝又找了各种借口削爵、夺地,除国,严厉镇压了他们的叛乱。诸侯王就此一蹶不振。”

这正是各人先前猜测的结果。

“除了这些,汉武帝还建立了刺史制度,他把全部疆土划分成了十三个州,每州都设置刺史,刺史代表了朝廷,去对各个地方进行监管,严密监视那些地方豪强以及官吏,严防他们为非作歹。这些措施,使得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增强了。这是汉武帝在政治层面达成的大一统。”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