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平安已经快馋疯了。
“现在肉不好买。”刘永胜远远的望了眼清河山,“最近我隐约好像是能听到狼叫,山上的猎物你还是别想了。”
顾平安又是一叹。
刘永胜也不知道该怎么劝他了。
在他眼里,顾知青什么都好,唯独对吃,可以算得上是情有独钟、格外上心。只不过现在毕竟是乡下,资源有限,出城里得找大队长开证明,得证明他们不是跑路的。
刘永胜建议道:“要不,等哪天大队里放假了,你再去找队长开条子去城里吃点肉吧。国营饭店应该有红烧肉。”
顾平安闻言先是眼前一亮,而后又是一暗,他摇了摇头:“不成啊。还不知道家里那位气消没消呢。”
想到这顾平安摸了摸瞥了眼自个屁股,总觉得还能回忆起那股揪心的疼呢。
刘永胜听到顾平安的回答后止不住抽动着面颊,难怪顾知青人都馋成这样了也没挤破脑袋往城里跑,原来是有原因的。
“忍忍吧。”刘永胜见他惆怅,便顺嘴开了个玩笑安慰道:“说不定哪天就能吃上肉了。”
顾平安看了他一眼,语气佩服:“大哥,没想到你比我还敢想呢。”天上的掉馅饼的事他都不敢想,刘大哥都能想肉了!
刘永胜:“......”他就多余安慰这一句。
-
临近晌午。
万宁县,县委大院。
顾县长下了班照常就往家里走,以往一进小院就能听到自己爱人的声音,可最近半个月没了。
顾文国抬眼往里头看,看了好一会也没看到想看到的人。
顾文国往里走,走到院里远远的就看到自家夫人坐在饭桌跟前冲着桌上唯一的一大盘红烧肉满眼的惆怅和感性。
“唉。”
在顾母叹完今天的第三百九十八次气之后,终于有人发问了:“怎么了?”
顾母顺着声音看过去,语气恹恹的:“哦,老顾同志你回来了。”
顾文国:“.....”夫人变了。
没等顾文国继续开口问自个夫人为什么叹气,只听耳边又传来一声幽幽的叹息,不过好在这一次她开口说话了:“我家平安啊以前最喜欢吃国营饭店的红烧肉了。也不知道他在乡下吃的好不好睡得香不香穿的暖不暖有没有想家想到哭鼻子......”
说到这顾母都想去见儿子了,她感叹道:“我的平安啊他...”
“他能饿到自己?”顾文国反问的语气十分果断坚决。
他对自家二儿子十分了解,挨打哭鼻子都不耽误他多两碗饭。
只不过,到底人是在乡下,红烧肉肯定是吃不到的了。
毕竟连县城里都缺肉。
顾母收了收脸上的表情,一脸认同:“那应该不会。我家平安精的跟孙猴子似的,饿不着。我就是怕他吃不好 。”
“去乡下支援建设,磨练心志,哪有那么滋润的。”顾文国洗了手,坐在了顾母对面的饭桌上,“吃吧。”
“我没胃口。”顾母望了望院子里的天色:“我都半个月没见着平安了...”这么想着,顾母坚定道:“那小子肯定馋肉馋的不像话了,我得给他送点去。”
“你别急。”顾文国见自家夫人是真打算要下乡去了于是把上个月阮老头子跟他说的那事跟自个爱人又说了一遍,“所以,老二饿不着自己,他下乡第一天就去阮家蹭饭去了。吃了三大碗。”
“啥?”顾母在听完后精神头立马好了不少,但神情又有些紧张:“阮家?不会是咱儿子心心念念的有锦宝妹妹的那个阮家吧?”
顾母现在还不知道顾平安心心念念的锦宝妹妹还是个三岁小团子,所以她愁了起来,眼瞅着儿子都快十八岁了,咋能下乡了还去吃软饭呢!
于是顾文国就眼睁睁看着刚才只是有一点想法的夫人,转眼间拿出了饭盒把面前的红烧肉都给倒走了。
顾母一边火急火燎的准备着要带去清河大队给儿子的东西,一边紧张道:“老顾啊,我得去跟咱儿子好好说道说道!咱儿子都是十八岁的大小伙了可不能总上人姑娘家吃软饭啊。他就是长着张好脸也不能老干这事啊。多...”那啥啊。
顾文国看自个夫人这样子就知道她是想茬了,不过见她精神好了他也就没阻止。
顾文国默默拿起了一个馒头,一边动作慢条斯理的沾着红烧肉盘子里剩下的汤汁吃,一边想着妻子见到小姑娘时的画面。
嗯...想到这,只吃剩下的这点红烧肉汤汁也觉得不错了。
-
与此同时,清河大队的大队部里和往常不一样,今个聚集了不少人,其中好些个都是杀猪的好手,毕竟今个一年杀了好几回,不熟也熟了。
“俺说花婶子,你没跟你家泼猴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