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半个月,知青们都黑了瘦了,眼里也有活了,神情也没刚来时那么倔了。
眼前的十三个年轻人除了穿的不像个乡下人气质比乡下人斯文秀气点以外,已经完全看不出是从城里来的人了。
“嗯。”阮建军人老实,做事一板一眼的,干活的时候眼里只有活,他回答汉子的时候也只是顺着视线往那边瞥了一眼,手上的活并没有停下,“是好了不少,底盘扎实了。”
哪像是一开始的时候,扛个锄头都打飘,锄头舞的天花乱坠。
旁边的社员们看他们干活都揪心的慌,生怕眼前的荒地没锄开呢,就得眼瞅着他们把彼此的脑袋锄给开瓢了。
于是生产小队的社员们有看不下去的就会远远的呦呵两声 ,让知青们看着学着照着他们的法子干。
也有的性子直爽火爆的直接扛着锄头走到知青们面前,闷不做声的开始干,干完了让知青们干,然后调整他们的姿势。
乡下的汉子本就干活干的一把子力气,哪怕以前饿的脸黄那身上长得也都是结实的腱子肉。
自打分红大会之后家家户户的有钱了也吃得饱了,一个二个的眼瞅着都长成了五大三粗的壮汉,壮汉虎着一张脸不笑的时候看着气势可吓人了,起码眼前的知青们就没有不听话的。
但相处了之后,知青们便了解清楚了,原本那时候他们板着脸不是因为想要吓唬人,而是社员们也怕自个一口土话没啥文化教不好文化人所以紧张的。
人一紧张那脸色不就难看了吗。
再加上乡下社员们天天顶着大太阳脸晒的黄里带着黑,黑里泛着红,根本看不出是紧张的还是生气了。
知道真相之后,知青们只觉得社员们朴实好相处,甚至是热情、且乐于助人。也有恍然觉得跟社员们生活比在城里轻松的知青,起码没有任何勾心斗角,身体累了点,心里轻松多了。
当然,前提是在互相相处过之后。
不过很多人都是凭借着外在的第一印象在心里对人进行评价喜好,或许一眼欢喜,或许一眼生厌。
知青们一开始大多也是如此。不如说人都是如此,只不过有的人表现出的很明显,而有些人表现的不明显。
起初他们会因为乡下人简陋破旧的衣裳、响亮的声音,粗狂的口吻而生不出好感。可相处后才发现,人最重要的东西光从外表是看不出来了,用肉眼是看不清楚的。
搭话的汉子往被农具磨到发红的手心了呸了一点唾沫星子,然后收回视线继续低头干自己的了。
他可不能耽误工夫,少干了,到了下工的点可就得回去了,不然就赶不上家里婆娘们烧的饭了。
他们虽然在开荒,但家里也有被分工去养猪、制糖或者是腌咸菜的,家里人比他们还积极,所以得各自配合不耽误时间,谁都想争先进谁都不等谁的。
反正大队里头人人都忙着咧。
就连娃娃们也都没闲着,能跑能干的都被带去试验田里挖蔬菜摘菜洗菜去了。
小娃娃们也有工分,表现好的当天就能挣到糖吃。
可以说很多孩子都不是奔着工分去的,而是奔着零嘴糖豆,因而干活时都跟个小大人似的认真,没有一个是不情愿的。
一晃眼,一上午的活就结束了。
社员们扛起农具准备报工分下工,知青们也跟着报工分下工了。
知青们松了一口气。
虽然干了大半个月,但长时间劳作身体还是酸痛的。
“顾知青,你这、还好吗?”
第212章 (修)惊!哪来的这么多肉!
“还行吗?挺得住吗?”
刘永胜说完这话,动作熟练的给顾平安递了水壶,眼前顾平安已经旁若无人的在啃红薯大口大口的开吃了。
那是他自个花钱跟大队换的红薯,属于他自己额外的份,就在知青们做饭的时候他顺带烤了几个,现在凉了能吃。
知青们对此没有意见,半个月了知青们互相也熟悉了,他们也知道了,顾平安虽然看着瘦弱但其实是他们之间最能吃的。
而且别人饿了顶多胃疼,这顾知青饿了可不止是胃疼,那脸白的就跟红楼里的黛玉姑娘似的,随时都会晕过去。
还别说,顾平安不论在太阳底下怎么晒都只是脸上发红并不变黑,只是天天面朝黄土,到底是看起来比来的时候健康了不少。
只不过站在一群人之中还是白的。
“不太好。”顾平安咽下了最后一口红薯,随手接过了刘永胜仰头一口闷了半壶,才幽幽道:“小爷我好想吃肉。”
他已经将近半个月没吃肉了,除了第一天来的时候蹭到了饭,后来跟着知青们搭伙吃饭只能吃饱不能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