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重光(我在大明做卷王)(99)

作者:竹下寺中一老翁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既然都还记得寡人是衡州之主,那么寡人今日便做了这个主,任何人敢退缩一步、甚至勾连叛王开城投降……”

说着,朱厚炜取了一旁的弓箭,对着城下便是一箭,正好射在一往上攀爬的敌军额上。

“寡人便用他的脑袋祭旗!”

第十二章

风雨晦暝,旗靡辙乱,断壁残垣。

城墙上下的血迹,连日大雨都冲刷不尽,而就连风中都有血腥气息,经久不散。

衡州城内几乎快要断粮,周遭湖泊池塘里的鱼都已被抓光,可食用的野菜都被挖光,至于田地里的东西,也早就连根都不剩,干干净净,就连朱厚炜每日也只能用上大半个炊饼、啃几口番薯。

也幸好朱厚炜之前命人收集种植刚刚传入中原的红薯土豆,此番正好充作军粮,不然恐怕早就断粮哗变了。

“鸿轩,你说蔚王殿下应当无碍吧?龙子凤孙什么时候吃过这般的苦,还得承受小人攻讦……”周良看着这场面,揪心不已。

崔骥征目光沉沉地扫向斑驳破败的城楼,“我却无心思去想这些有的没的,我想的是,我们此刻该如何做。”

“先前不是说混入城中?”周良诧异。

崔骥征低声道:“咱们这几个人,就算进了衡州城也派不上什么用场,还不如在外头看看有何作为。”

“你的意思难道是?”周良几人面面相觑。

崔骥征瞥了眼敌营方向,“衡州城缺粮,难道他们就不缺吗?如今往江西的官路早已被王巡抚切断,他们根本不可能从老巢得到补给,那么他们的军粮从何而来?”

“事态紧急,我便不与你们商量了,”崔骥征目光扫过跟着自己赴汤蹈火的属下,缓缓开口,“现在我需要两路人马,一路去查清他们粮草的来路,若是可能抢了或者烧了,周良你带队,何大勇、陈万勋、邱海龙……于达开八人一队,另一路则更为凶险,我要亲率数人夜探敌营,高自华、王宏桂、魏忠武你们四个跟我走。”

周良立时反对,“夜探敌营过于冒险,还请佥事重新斟酌。”

崔骥征淡淡道:“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任何人不敢不想去,皆可提出,我不强求。”

至于平安回京之后,会否秋后算账,他可就难以保证了。

“既然如此,我要追随佥事!”周良拱手,压低声音,“不然我回去怎么和表姑交待?”

崔骥征冷冷看他一眼,“既在办差事,便有国无家,不允。”

其余人见他心意已定,也都拱手领命。

“此番若有差池,诸位妻儿老小我自会照料,就算我不幸身殒,亦可寻我父兄,而若能功成,诸位的前程未可限量,”崔骥征慢慢看过每一个人的脸,“兄弟们珍重,我等着给诸位请功的那日!”

因雨势实在太大,不论是叛军还是守军都无意再战,纷纷挂出免战牌,各自休息。

朱厚炜却不放心,简单用了晚膳便照例登上城楼值守,王府属僚只留了巴图鲁在身侧。

“殿下,雨太大,不如还是找个地方避避吧?”巴图鲁为朱厚炜将蓑衣系好。

朱厚炜眯着眼看着城下一片漆黑,“你真的觉得敌人没有可能偷袭?”

“这么黑,恐怕……”巴图鲁不知想到了什么,眼睛微微睁大。

朱厚炜淡淡道:“以后再教你个词,叫做底线思维。现在你去通知都指挥使,速速调兵前来!”

固守古城月余,好不容易能好好歇息一晚,想不到蔚王还是如此残酷无情地把人全都叫了过来,还得冒着大雨接着守城。不管先前对那流言相信了几分,将士们看着朱厚炜的眼神很有些不善。

都指挥使叫祝扬,传闻是江彬的党羽,平日倔傲得很,今日脾气上来,对朱厚炜也不甚客气,“殿下打小吃着鲍参翅肚、燕窝灵芝养大的,玉体强健,咱们都是肉体凡胎比不得。”

朱厚炜也不理会他的阴阳怪气,指着城下道:“你们可觉得古怪?”

“今日休战,自然……”祝指挥使出身宣府,也非寻常酒囊饭袋,这么一看倒也看出几分蹊跷。

“就算休战,总要生火烧饭,总有士卒要巡逻吧?”雨势太大,朱厚炜干脆摘了斗笠,“越是下雨,越需生火照明取暖,可这么多军帐甚至包括主帐都漆黑一片,越发有猫腻了。”

祝扬定睛一看,有如醍醐灌顶,“贼人想学李愬取蔡州!不过雨这么大,弓箭肯定是废了,城墙湿滑也不易攻城,恐怕他们是想趁防守薄弱,派一两人攀爬上城墙,直接打开城门。”

朱厚炜倒是正眼看了他好几眼,“英雄所见略同。”

此时祝扬出了一身冷汗,虽不知敌军是否会偷袭,但只要有哪怕一个人乘虚而入,对衡州城都是灭顶之灾,“五人一组,死守城墙。其余人在城楼内歇息,一个时辰一轮!”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