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重光(我在大明做卷王)(79)

作者:竹下寺中一老翁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他这话隐约有别离之意,二人心里都清楚,崔骥征已在衡州逗留了十余日,再不离开显然会招人猜忌,朱厚炜虽有些怅惘,但仍笑着点头,“放心,小王省得。以及我突然想起先前安化王作乱,皇兄曾让驸马都尉前去申斥,倘若此番宁王反叛也据此处理,以姑父的声望,皇兄极有可能会遣姑父前去,请姑父务必小心。”

崔骥征也笑着应了,缓缓道:“这些年每每和殿下相聚,均是匆匆一晤,也不知再见又是何期。”

“我就在衡州,哪里也不去,寻常宵小也伤不了我,你在北镇抚司,才要善加珍重。”朱厚炜放开他的手,“惟愿皇兄万年,诸王也歇下那些大逆不道的心思,省去我些许麻烦。”

不远处似乎孙清正遥遥等候,崔骥征后退一步躬身行礼,“下官告退,不打扰殿下处理正事。”

朱厚炜点点头,目送他离去。

“殿下,”孙清上前一步,神色焦急,“听闻陛下下旨想要南巡,杨首辅率众臣反对,殿下大怒,不断地传廷杖,消息传过来的时候,已经打死十几人了!”

朱厚炜蹙眉,“这个时候南巡?钱宁提出来的?如今南边盗匪猖獗,要是途中遇到不测,这个罪责谁担得起?”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臣不知该不该提,”孙清罕见地有些犹豫,“殿下也知臣的女婿进士及第后在礼部,前几日小女归宁时无意提及,说是宁王先前曾上过折子,想把宁王长子送到京城,在太庙中献祭,这是想让自己的儿子做皇太子啊……”

朱厚炜忍不住笑出声来,“怎么一个个都想当皇帝他爹?”

一个个?孙清有些茫然。

朱厚炜沉思道:“如果反对的臣子太多,圣上恐怕未必能像去年那般如愿,南巡之事,不必太多担心。就算群臣没能拦住,咱们该接驾接驾、该朝拜朝拜,按朝廷的明旨照做便是。”

看着府中的内侍们来来往往,朱厚炜突然觉得每一张自以为熟悉的脸都变得陌生,想到这些负责自己衣食住行的内侍中有人一直在寻机要自己的性命,便不寒而栗。

他猛然摇了摇脑袋,将那些杂念驱赶出去,又苦笑道:“骥征回去办差了,还是要将巴图鲁叫回来,特殊时候,我能信的人不多了。”

***

历史上确实是崔骥征他爹奉命去训斥宁王的,不过还没到宁王就反了

没错 嘉靖的爹当年其实就是热门立储候选人,他那奶奶邵贵妃很厉害,差点孝宗就被废立他了,关键是他登基了他奶奶还在23333

第十三章

且不论崔骥征如何回京复命,朱厚炜却再无心思去玩小蔚王找妈妈的戏码,全副心思都放在了将反的宁王身上。

“殿下。”难得靳贵和孙清一同求见,神情肃穆。

朱厚炜正在看衡州城防图,抬眼免了礼,漫不经心道:“若是让小王劝谏皇兄便罢了。”

先前朱厚炜递上去让朱厚照提防宁王兴王的密折也石沉大海,由于是崔骥征亲自呈递,绝无可能被钱宁等人拦截,朱厚炜也只能认为朱厚照压根未将这些事放在心上。

其实他隐约有猜想,兴许朱厚照也觉得宁王必反,想亲自南巡平定祸乱,该尽的义务已经尽到,再多说反而越界。

“那么多十年寒窗苦读来的两榜进士,那么多饱学之士、当世清流,就这么被活活杖毙了!”孙清悲愤道,“其实群臣哪里是想约束皇上,而是今年江淮大水,灾民无数,各地官府忙着赈灾都来不及,哪里还能腾出手来迎驾?”

“更何况,”靳贵幽幽道,“咱们这位祖宗还有他的那些豹房的鹰犬,到哪里不搜刮抢掠,这不是雪上加霜么?”

朱厚炜算是明白了,这二位长史怕是远在藩地,一腔热血无处宣泄,找他这个亲弟弟来劝谏来了,禁不住苦笑道:“二位先生说的极是,皇上此举确实大大不妥。”

“费太保听闻这个消息,都被气病了。”孙清摇头慨叹。

费宏如今对朱厚照这个学生可谓寒心至极,只恨自己挂冠求去地太迟。

孙清仍在为国事愤慨,靳贵却暗中端详朱厚炜的神情,心中隐约有了猜想,最终拉了拉孙清,“子不言父过,长兄如父,殿下不愿抨击君父也是人之常情。不如还是说些正事,转眼已是二月,往常殿下都要去城郊祭农,今年外头兵荒马乱的…”

“不过区区几个蟊贼,官府早已平定,不碍事的。”朱厚炜宽慰道,“一年之计在于春,眼看着就是春耕,此时正当劝农,连皇兄都要亲自祭先农、行耕耤礼,我虽不能在京师从耕,也不敢轻易废弛。”

蔚王对农事的重视人尽皆知,靳贵也未觉得就能拦住他,叹了声,“那要将王府的护卫尽数带上,以应万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