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重光(我在大明做卷王)(35)

作者:竹下寺中一老翁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朱厚炜虽不知何故有些怅然,但仍真心为发小高兴,“这门亲事门当户对,难不成中间出了什么差池?”

“殿下也知圣上被刘太监等人撺掇着,在西华门筑殿造豹房,”丘聚咽了口口水,“近来圣上有时爱秉烛夜游,看那些高门大宅便不请自入,闯席或是搜罗美人……那八虎知晓天子喜好,也便时不时搜刮一些良家女子充幸御。这王家姑娘与崔二公子定亲后数日,圣上有一日驾临了伯府,闯入后院,看到了王小姐,当场索要,伯府掂量之下,自然顺水推舟,于是当夜圣上便临幸了……”

夺妻之仇不共戴天,崔骥征乃是公主之子都被欺辱至此,简直难以想象寻常百姓过得又是什么日子。

“后来呢。”

众人听到朱厚炜的声音冷得犹如九月寒冰,显然已经愤怒至极。

“木已成舟,加上崔二公子本就是嫡次子,袭爵也轮不到他,哪里有做天子的嫔妾来的富贵,于是成山伯便想将小姐送入宫中,却想不到这王小姐到底是将门之后,竟在临入宫前逃出家门,去了大长公主府面见崔二公子,自己将前因后果分说清楚,又亲手还了庚帖才登车离去。当晚大长公主便气不过,进了宫向太后娘娘告状,也不知中间出了什么差池,大长公主是吐了血被人扶回来的,后来大病一场,闭门不出了。”

“这事闹得这般大,陛下是如何处置的?”这对母子的作态,朱厚炜并不惊愕,他只担心崔骥征的景况。

靳贵终于叹了声,他是榜眼出身、再忠君爱国不过的读书人,此时听着也觉得太不像话,又想起自己好歹教过崔骥征,更是复杂难言,“王小姐本想剃头做姑子,却还是被家人逼迫入宫,入宫后又对圣上陈情,不愿玉牒上刻有成山伯府的名号,也不愿荫封娘家人,圣上封她为妃允了她。而崔骥征的去处臣也不甚清楚,听闻要荫封为尚宝司司丞。”

一入朝便是正六品官,就算是皇亲国戚也快了些,还不知朝廷风议会如何评论他。

孙清则是想到同科胡节的际遇,又念及师生之情,悲愤道:“崔骥征聪颖好学,他的叔叔是进士、小叔叔英年早逝前亦是解元,若走科举正途,他日定也是朝中栋梁。”

可如今别人谈起他,只会说他靠着母亲、靠着未过门的妻子,靠着女人的裙带,换了这身六品官袍。

奇耻大辱。

***

朱厚照闯入高门大户强索女子,有史书记载,特别是在宣府,当时的高门大姓还要贿赂江彬以免祸。

这里进行了艺术化的处理和加工,毕竟历史上只有寥寥数句,没有明确记载朱厚照强索的女子是否有婚约,是由被闯入的人家献上还是他当场物色。

第七章

朱厚炜拆开朱厚照的信笺,颇为惊诧地发觉他竟还有脸将此事告诉他,大意便是请朱厚炜从中斡旋,让他们的姑母和表弟消气,又道这王小姐颇有几分胆色还识文断字,和他从前厮混的那些乡野妇人不同,也不似他明媒正娶的那些大家闺秀,此番他欠表弟的,已用官位来换了,自家弟弟对崔二一番痴心,崔二凭什么一无所知地娶妻生子?此番正好搅了这场姻缘,日后再想个法子成了朱厚炜的好事……

朱厚炜的目光停留在那页的最后几行,一颗心仿佛被浸入冰水又放在油锅上煎炸,只剩下朱厚照那不甚美观的字迹在眼前飘荡来去。

原来并非凑巧,竟然还有这么一番原因……

原来是自己当时为图方便不曾澄清的误会害了他……

朱厚炜将信扔了,跌坐在椅上,前后两世从未有过的愧悔和挫败刹那间将他击倒了,他突然想起了一些人。

前世卷生卷死,自己孤家寡人也便罢了,那些有家有口的下属,没日没夜地陪自己996、007,因疏于照顾家庭,好几个都落得个妻离子散。

前世六亲不认,那些有事请托自己的亲朋故旧,大多数人为谋名利,可有没有人是真的遇到了天大的困难想请自己出手相救,可自己却爱惜羽毛袖手旁观?

今生贵为皇子,能量愈大,权力愈大,打小因自己而被杖责甚至被杖毙的乳娘宫女,因主子触怒张太后而被迁怒、幽闭冷宫的内侍,跟着自己离京去国的属臣奴婢……

还有……因为自己跑腿而被奸污自尽的晏清,因自己一点私心、因皇兄一个误会,科举青云之路尽断,心上人被生生夺走,整个人生轨迹都被改变的崔骥征……

怪朱厚照?朱厚照是荒淫无度,可他毕竟只是个早早失去父亲,来不及长大就背上千钧重担的少年,贪玩好色不喜拘束,他千错万错,最错的就是不该做这个皇帝,让无数臣民和他自己的人生都成了一场悲剧。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