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重光(我在大明做卷王)(168)

作者:竹下寺中一老翁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第五步,除去朱载垠。蔚王地位巩固,兴王府一系自邵贵太妃之下便隐于幕后等待机会,本以为朱厚照无嗣,想不到王贵妃竟有了身孕,又有早有怀疑的朱厚照一直护着,终是平安生子。朱厚炜登上帝位后,对朱载垠分外上心,张太后夺子数次未果,便一不做二不休除去王贵妃。至于太子落水后险些夭折,乳娘有意苛待、太医院医治不力,这熟悉的操作背后是谁,昭然若揭。

满场披朱戴紫的朝中显贵,均是见惯世面的,然而听闻这等事情,仍觉得骇人听闻。再看锦衣卫搜罗的人证物证,容不得人不信。

孝宗待人宽和,武宗毕竟也做了十六年的皇帝,殿上众人或多或少都承过天家的恩情,一时间群情激愤,最终自杨廷和以下全都跪伏在地,哭求天子诛凶讨逆,严惩罪恶滔天的兴王一脉。

谁都觉得天子会顺杆下,直接下旨,想不到朱厚炜却抬起了手,往下压了压,看向刘镇元,“邵氏和张氏,你们都问了么?”

刘镇元一愣,就算问这些人也不会承认,何必多此一举?可在大殿之上,他也不能直接这么说,便支吾道:“他们乃是后宫女子,我等不敢轻易冒犯……”

朱厚炜缓缓道:“不论男女,既然要定罪,不将本人审个清楚又怎么能服众?坦白说,朕也很好奇,宪宗、孝宗、武宗,任一先帝对他们都是仁至义尽,是猪油蒙了眼还是鬼迷了心窍,怎么就能做出如此负义忘恩、良心泯灭的事情?有什么冲着朕来,对着妇孺下手,又算得什么本事?”

众人噤若寒蝉,靳贵闷咳一声,缓缓道,“陛下,证据既然确凿,何须花费时间再听他们狡辩?还是尽快将他们处置了,以安几位先帝在天之灵。此外,老夫想问兴王府所为,与邵贵妃所出的雍王、岐王可有关联?”

这时朱厚炜才想起当年自己最早就藩德安,就是因岐王早逝,再后来正德二年,衡州地震,雍王府倒塌,朱祐枟被砸伤至死,后无子国除,自己才因此改封到更为富庶的衡州。自己连续两个封地都来自于邵贵太妃早逝的儿子,难怪她对自己如此恼恨,这又是怎样的一番孽缘。

“回靳太傅的话,”崔骥征恭敬道,“下官已查得清楚,陛下在藩地时,身边有一些钉子,便是借由雍王府、岐王府留下来的,包括曾经行刺过陛下的李芳,也是如此。”

朱厚炜缓缓点头,“不管在邵氏还是张氏眼里,朕无论坐在金鳌巷还是金銮殿,都是鸠占鹊巢了。”

“请陛下早作决断!”崔骥征沉声道。

他低垂着头,朱厚炜却看见他额角那道微微泛白的疤痕,不禁想起那些在衡州之围中丧生的士卒百姓,历次自己遇袭遇刺为了护卫自己伤亡的护卫内侍,再也没有半分犹豫。

“着定国公徐光祚、驸马都尉崔元、大学士费宏、刑部尚书毛澄,太监谷大用,往安陆兴王邸赍勑往谕,将兴王朱厚熜押送回京。”

几人正想领命,却听崔骥征高声道,“家父近来抱恙,而兴王邸关山迢递、路途艰险,臣请代往。”

第十四章

崔骥征高声道,“家父近来抱恙,而兴王邸关山迢递、路途艰险,臣请代往。”

于理,如今这个阵型有阁臣有太监有勋贵,若加上锦衣卫则更为完整,而崔骥征是锦衣卫指挥同知,又曾经衡州之围,对兴王府的底细知之甚深。

于情,他二人正在尴尬时候,若是能分开一阵子各自冷静,日后两人关系不论进退,都能相处自然。

可不知为何,朱厚炜隐约有种不祥之感,好像崔骥征此去千难万险、九死一生一般,一时间难以决断。

群臣见朱厚炜蹙眉不语,纷纷在心中猜测这人选迟迟不定,又有何深意。

“请陛下恩准。”崔骥征见他久不回话,不由出声提醒。

朱厚炜如梦初醒,与他四目相对,只见他一双杏眼里满是哀求恳切,而那目光丝丝缕缕织成一个茧,不知最终又缚了谁。

按下心中不安,朱厚炜点了点头,“准奏。”

散朝后便是经筵日讲,之后又抽空亲自送了南下赴海疆的巴图鲁,朱厚炜只觉疲惫不堪,正好也无其余要事,便干脆停了午朝,一反常态地回养心殿午休,直到夕阳西下方起身。

“陛下,”丘聚低声提醒,“您前些日子说要抽空去万岁山走走,今儿个天气不错,您看……”

朱厚炜本想着悬在心内十余年的大患将除,多少也能松快松快,但不知为何,心就是定不下来,也没什么游乐的兴致,想了想便道,“去画院宣唐先生,最好再让他带一二擅画工笔的画师过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