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重光(我在大明做卷王)(149)

作者:竹下寺中一老翁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张永缓缓抬头,细长双眼里无波无澜,却也不见丝毫畏惧,“正德九年,奴提督宣府、大同,六月提督京城九门,从来不曾将任何一人放入城内;而不管是对着刘瑾、小王子、朱宸濠还是江彬,奴也不曾退缩寸步,难道今日就例外了?”

他气势慑人,身后的太监们一看也都见过血,虎视眈眈。

张太后咬着牙亦不退后,两波人陷入僵持之中。

就这么僵持了一个多时辰,主殿的烛火熄灭,洒扫太监拿着笤帚出门,目瞪口呆地看着眼前这一幕。

“给太后请安。”青年清冷的声音响起,张太后闭上了眼。

第十八章

太子生母病逝,天子决意亲自抚养太子。

此事并未在前朝掀起多少波澜,甚至以杨廷和的内阁还暗自松了一口气,觉得省去不少麻烦,至于心内是否对贵妃之死另有猜测,便只有天知道了。

国丧之后,京城第一桩喜事落在永康大长公主府,公主次子、锦衣卫的二号人物崔骥征即将迎娶长嫂堂妹,同样出自尚书刘龙府中的小姐。耐人寻味的是,驸马都尉已经放出话去,待次子大婚后便直接分家。

刘尚书多了个老家来的四小姐,整日不见人专心备嫁,长公主的爱子却顶着灼人骄阳在京中四处转悠,寻个落脚之处。

锦衣卫位高权重、不缺孝敬,宪宗、孝宗都对公主进行赏赐,按理说崔骥征应当家资颇丰,可他自小锦衣玉食、平生又任侠仗义,自然没攒下多少家当,在寸土寸金的京城安家立业显然有些囊中羞涩了。

朱厚炜听闻此事时,正吩咐刘镇元派遣锦衣卫刺探佛郎机军情,特别要偷到佛郎机舰船枪炮的图纸,刚商议完众人闲坐谈笑,就听刘镇元半开玩笑地提及此事。

牟斌心里咯噔一下,暗骂刘镇元哪壶不开提哪壶,干笑道,“崔同知清廉,乃我辈楷模。”

他却不知刘镇元另有用意,先帝在时,崔骥征与当今之间传得沸沸扬扬,今上登基后,崔骥征却突然要娶妻。作为指挥使和崔骥征的上官,他不得不弄清楚,当年的传闻不实,而是圣上为了避嫌的权宜之举,还是传言非虚,崔骥征见异思迁、移情别恋。

朱厚炜哪里猜不到刘镇元的用意,忍住翻江倒海的苦涩,笑道,“从前朕就说骥征使银子大手大脚,他非不信,如今要娶媳妇了,知道钱不够用了?只可惜先前守衡州,朕的银子都花在城墙民夫上了,内库也不宽裕,不然帮他出了也不是不行。”

刘镇元壮着胆子直视龙颜,见他谈笑自若不似作伪,便断定那些流言蜚语乃是天子自污,崔骥征的婚事并不会影响天子对锦衣卫的态度,不由得也放下心来,“以臣之见,还不如我等将备好的贺礼省了折成银子,更合崔同知的心意。”

朱厚炜笑道,“倒是个好主意,朕看不如就这么办。丘聚,回头从朕的体己银子里取两千两,和刘指挥使等一道凑个份子为他安家。”

“再请唐舍人为他画一幅桃花图,”朱厚炜捏着手中暖玉,“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安身立命、天长地久的地方,可不能将就了。”

刘镇元安心地告退,牟斌虽心疼,却也不知如何宽慰,陪了两盏茶也跟着走了。

晚朝的臣子还未到,偌大的宫室里又只剩下他一个人。

朱厚炜一身明黄,坐在龙椅上看着有如一条巨蛇的夕照,在金色屋脊上拖行出一条条血色,明明都是暖色调,却只让人感到寒冷。

四野阒寂,他突然明白朱厚照为何不愿住在宫内,因这宫里没有活物,也没有活人。

晚膳过后,朱厚炜再也无暇多愁善感——朱载垠高热不退,啼哭不止。

朱厚炜停了晚朝,亲自在一旁看顾,他两世无子、也无弟妹,还是头一次照顾孩子,站在太医和乳娘的身旁手足无措。

太医说了半天风寒束表、阳明经炽、阳明腑实之类的废话,开了麻黄汤一类的药方,朱厚炜看着乳娘给朱载垠裹上厚厚的被褥,又看了看紧闭的门窗,蹙眉道:“这么做到底对不对?朕怎么觉得他看起来越发难受了?”

乳娘一副很笃定的模样,朱厚炜也不敢外行指导内行,只焦急地在一旁便批奏折边等着,可过了半个时辰依然不见好,朱厚炜急道,“速去太医院寻个善儿科的太医来。”

太医令支支吾吾,说是三十年宫内都没什么孩童降世,就是曾有善此道的太医,如今也有些生疏了。

朱厚炜几乎被气笑了,“这后宫是怎么管的?”

他俯下身,摸了摸朱载垠的额头,只觉烫得惊人还全都是汗,更关键的是孩子在周身颤抖,不禁慌乱道:“他到底是冷还是热?你们有没有办法,难道就让他这么熬着么?”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