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重光(我在大明做卷王)(125)

作者:竹下寺中一老翁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最终自己会走向光明,还是步入深渊,兴许就看今日。

他抬头看向朱厚照,当场就是一愣,那日在奉天殿,隔着重重玉阶,根本看不清彼此形貌,如今离得近了,细细打量,才头次对崔骥征所言天子年岁不永有了实感。

“皇兄你……”

朱厚照脸色蜡黄、嘴唇发白,两腮瘦得全部凹陷进去,只留下颧骨高耸,最可怖的是他的头发竟然枯黄发白,毫无光泽,不过是三十出头的人,却暮气沉沉、一派死气,气色比他这个伤病未愈又方方丧母的人,差了不知凡几。

“你也听说了,或者是看出来了?”朱厚照讥诮一笑,“朕恐怕不剩多少日子可以过活了。”

历史曾因为一只小蝴蝶扇起的飓风改变了些微,可却不会轻易因为个别人的努力而脱离轨道。

朱厚炜此时在心里转过无数个念头,关于今日如何取得朱厚照的信任,如何能让他违反祖制让自己这么个藩王摄政,给自己一个机会建功立业、挽救危局、振兴中华。

他对上朱厚照的眼,惊讶地发现原本已经浑浊不堪甚至还隐隐有些疯癫的双目,已经重新变得清明,其中闪烁的慧黠灵动让他禁不住地回想起曾经那个在爱中成长的无忧无虑的太子哥哥。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兴许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人反而更容易看清自己,也更容易看清这个世界。

而对这样的人,再如何精妙的谎言都会无所遁形,唯有坦诚相见,才能让彼此和解、也和自己和解。

于是,朱厚炜轻声道:“皇兄可曾请太医看过?臣识得一葛太医,他看的脉是极好的,皇兄若是信得过,可请他看看。”

朱厚照笑着摇了摇头,“药石罔顾,神仙难救了。”

见朱厚炜哀伤神情,朱厚照故作轻松道:“不过既然都说是龙御上宾,既是天帝的上宾,那朕自然也要去做神仙了,不比做个万事不得自由的人间天子快活?”

“也未必就到那一步了……”朱厚炜喃喃道。

朱厚照摆了摆手,“如今朕身旁也有不少人盯着,咱们兄弟能叙上这么一会话,也是难得。朕也不和你兜圈子……”

“如果王妃诞下的是个公主,朕走之后,你打算如何待她?”

朱厚炜沉声道:“视如己出。”

朱厚照目光沉沉地落在身上,隐约带着些许杀气,朱厚炜内心却奇异地平静,“我会爱她惜她护她,尽可能让她自由选择想要的人生。”

“不管她想嫁给什么样的驸马?”也不知朱厚照想到什么典故,勾了勾唇。

朱厚炜认真点头,“哪怕她压根就不想出嫁。”

朱厚照笑意更是明晰,缓缓道:“那如果王妃顺利诞下一个皇子呢?”

朱厚炜起身,撩起衣摆跪在地上,“那就请皇兄允许臣留在京师,辅佐皇子。”

“呵呵,以何身份呢?”朱厚照笑吟吟道。

朱厚炜深深吸了一口气,“请效仿襄王监国事。”

仁宗朱高炽突然驾崩时,太子朱瞻基正在南京监国,汉王朱高煦虎视眈眈,仁宗的诚孝昭皇后张氏便让襄王朱瞻墡监国,直到朱瞻基回京登基,后来朱瞻基平定汉王之乱时,让襄王再度居守。正因如此,宣宗朱瞻基英年早逝、英宗朱祁镇身陷瓦剌时,都曾有让襄王继位的传言。而襄王两次均安守本心,留在封地,更曾劝谏景泰帝善待太上皇朱祁镇而备受礼遇,不仅襄王及襄藩宗室子弟可不定期出封地游猎,襄王本人成为整个大明最后一个以亲王身份返回京师、入朝陛见的藩王。

这个记录本该延续整个大明,直到被乱入的朱厚炜打破。

他所引用的这个典故可谓十分合适,不仅表达了诉求,也撇清了干系,只是不知朱厚照是否买账了。

“宁王也曾经打过太后的旗号要入京监国……而你觉得,你能如襄王一般在封地荣养善终吗?”

第十八章

“而你觉得,你能如襄王一般在封地荣养善终吗?”

朱厚炜缓缓道:“从前在北书堂时,臣便学过‘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亦学过‘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男子汉大丈夫立于世,宁为社稷粉身碎骨,不在封地饱食终日。”

“从古至今的摄政权臣,要么如王莽、曹氏、司马氏,弄权谋逆,要么如霍光、诸葛恪,虽不曾真的篡逆,但仍落得身死族灭的下场,如伊尹、周公、诸葛亮这般能善始善终、流芳百世的,寥寥无几。除非你庸庸碌碌、垂拱而治,否则比起做个安享富贵的闲散亲王,做摄政王叔劳心劳力还不讨好,你可得想好了。”朱厚照几乎是循循善诱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