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重光(我在大明做卷王)(11)

作者:竹下寺中一老翁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我学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故而对于这些儒家典籍只知皮毛,未知深意。”朱厚炜实事求是道。

此时此刻的崔骥征几乎崩溃,看他的神情犹如看一个叛徒,心想难道日后自己也要如他一般整日埋首书牍,不仅今日事今日毕,还得今日就学明日乃至后日大后日的?

靳贵点头,“殿下年纪尚小,能记住已是不错,其间大义日后再慢慢领悟也不迟。”

说罢,便又为他们二人逐字逐句讲解起来。

崔骥征坐席在朱厚炜右后侧,看得真切,朱厚炜左手摊着那本梦溪笔谈,时不时悄悄翻上一页,右手却时不时在宣纸上记录,竟把靳贵说的要点记得一字不差。

七八岁的孩童最是争强好胜,又怕家去后双亲责怪,崔骥征虽苦不堪言,也不得不打起精神埋头苦读,生怕漏听一个字。

靳贵不禁频频点头,国朝至此风气已颇为奢靡,勋贵王侯大多纨绔膏粱,甚至旁支宗室中已有目不识丁之流,可眼前一个是天子幼子,一个是长公主幼子,均是再尊贵不过的身份,光凭封邑和荫封都可一世荣华,二人却如此勤学善思,和其余贵胄相比简直感天动地。

好不容易熬到了午膳,朱厚炜干脆邀请靳贵一道用膳,后者推辞一番也便应了。几人移步南间,发现八宝桌正中只摆了个锅子,周遭摆了十数盘肉脯及蔬食。

朱厚炜也不客气,率先坐下,搓了搓手,“今日无旁人,也不讲那许多礼数,先生与二哥儿都坐吧。”

靳贵与崔骥征均鲜少在宫内用火锅这等市井之物,不免有些局促,又听朱厚炜身后内侍丘聚道:“二殿下怜惜二位风雪日奔波,特意嘱咐尚膳局备下这锅子……”

眼看着他们又要行礼,朱厚炜赶紧道:“我自幼爱吃锅子,今日也不过嘴馋,可巧现下大雪纷飞,你我师生三人围炉叙话,岂不快哉?”

崔骥征早已饥肠辘辘,又学得两眼昏花,闻言赶紧道:“谢过二殿下美意,请殿下先动筷。”

朱厚炜笑笑,让身后的丘聚为二人各盛上一碗汤,那汤是用猪骨或鱼骨熬成,又放了枸杞黄芪等中药,颇为温补鲜美。每碟菜量并不大,食材也就是寻常羊、鸡、鱼等,只是所有肉都切成薄片,虾剁成了虾蓉后捏成了球,在热汤中浮浮沉沉,确如宋人所言“浪涌晴江雪,风翻晚照霞”。

“不愧是尚膳局,就是比我府上做的更有滋味些。”崔骥征食指大动,身后布菜的宫婢几乎都赶不上他下咽的速度。

“食不言。”靳贵出声提醒,崔骥征心知忘形,悄悄吐了吐舌。

又是不言不语地一阵猛吃,靳贵老当益壮、崔骥征初生牛犊,再加上火锅忠实拥趸朱厚炜,几人竟然将十几盘菜都扫荡干净。

崔骥征摸了摸滚圆的肚子,舒服地只想叹气。

一旁的朱厚炜却对靳贵正色道:“学生对术算颇感兴趣,可否请先生教我《周髀算经》?”

崔骥征:“……”

【第二卷:波澜】

第一章

开蒙前总觉得长日无聊、岁月漫长,开蒙后许是有良师益友相伴、经史子集相逼,反而觉得日子充实而有意义,也不觉得荒废无趣了。

自上次张乳母事后,撷芳殿已被朱祐樘整顿一新,又有信得过的宫婢晏清代管事务,上上下下也算是井然有序,让朱厚炜省了不少心。

他几乎以为会这般岁月静好到地久天长,常常忘记了物换星移、人事更变。

这日朱厚炜从书堂回来,又做了算学的功课,把玩了一会鲁班锁,想着什么时候画个图纸,做个器件试试,突然发现往常在身旁伺候的晏清不在,于是开口问道:“晏清去哪里了?”

“殿下竟不知么?”丘聚不似巴图鲁那般沉稳少言,却擅察言观色、打探钻营,宫内外的事就没有他打听不到的,朱厚炜深知消息之重要,只要不犯忌,也就随他。

“怎么?”

“听闻马上要放归部分宫女,晏清姑姑也在其中,现下她正在中宫谢恩呢。”

朱厚炜一挑眉,“晏清今年也有二十了吧?若是能提早出去,也能寻个好的去处,这是好事。”

满清千不好万不好,宫女满二十五岁即可出宫婚嫁,可在明朝并无遣散宫女的定制,全看皇帝心意。他印象里除去先帝遣散过三次,似乎前头几个皇帝并无太多遣散宫人的记载,有的宫女幽禁一生,最终还会落得个殉葬的结局,不过与此相比,和生理残缺、心理扭曲的宦官对食才是生不如死。

胡思乱想间,晏清已从坤宁宫回来,仍是本本分分地行礼,但面上仍多了些喜色,夹杂着微不可见的忐忑。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