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笑声应当是喜悦的笑,不是冷笑、怒极反笑。但是,还是要亲眼看一眼,才能放心。
梁九功偷瞄的小动作,恰好被康熙捉住了。
好在康熙现在心情好,不和他计较。
“梁九功,你说等胤禛知道朕将他师兄召进宫来,给他当哈哈珠子,他会不会高兴的到夜里都睡不着觉。”康熙道。
梁九功微微弓着腰,以沉默应答。
皇上看似是问他,实则是自话自说,并不是真正想听他的意见。
“朕还得先和保成说一说。德贵妃的心就是细些,她提醒的对,朕若是瞒着保成,将张廷玉给了胤禛,万一有人借此挑拨他们兄弟感情,就好事成了坏事。以保成对胤禛的友爱,朕只要和他好好说,他肯定比朕更支持这个决定。”康熙自言自语道。
“今晚的晚膳,去毓庆宫用。”康熙道。
梁九功刚要答应,康熙又把他叫住。
“不,还是让保成在乾清宫用晚膳。朕好几个月没有和保成同床夜话、父子聊天。未免感情生疏,今日让太子留宿乾清宫。留宿的东西,就不必让毓庆宫的人准备了,乾清宫都有。”康熙道。
梁九功腰弯的更深,道:“嗻。奴才让御膳房多做些太子喜欢吃的菜肴。”
刚写完功课,太子准备玩会儿抽陀螺,休息休息。
乾清宫的太监,就在这时过来。
太子听完乾清宫太监传的口谕,笑的十分开心。
“孤也想汗阿玛。等孤再背一篇文章,就去乾清宫,陪汗阿玛说话。”太子道。
紫禁城里的楸树和海棠,都开花了。
高大的楸树,藏在枝叶里星星点点的小花朵,一攒一攒的淡紫颜色,和绿叶交织。
海棠树的高度,差不多一人高,红粉色的花朵,娇媚迷人。
太子看着一路的风景,嘴角微翘。是风景迷人,也是心情好。
“保成向汗阿玛问安。”太子到了乾清宫,立即被前呼后拥。
出生没多久,就住在乾清宫养大的太子,乾清宫宫人们对他的感情,远比对其他阿哥格格们更深。
康熙一见到太子,就笑咧了嘴。
他也不再继续批奏折了,把奏折放好,康熙从书桌后起身,走到太子面前,亲自扶起他。
“保成今日吃的可好,睡的可好,心情如何?”康熙一句有关功课的话都没有问,他只关心他的太子,日子过的舒不舒服,开不开心,还有身体健不健康。
太子一一回答,他看着康熙的眼神里,只有纯粹的父子情,没有君臣的等级之分。
康熙很是受用,他养大的孩子,不能因为分居不同宫殿了,就和他心里疏远开。
他是大清的帝王,是君主。但在太子面前,他只有一个身份,就是父亲。
第338章
“保成, 汗阿玛有一件事,想和你说一说。”洗漱之后,换上了寝衣的康熙,坐在桌前, 心里将措词演练了一遍又一遍。
太子的寝衣, 和给康熙制寝衣的绣娘, 应当是同一人。
一件是明黄色, 一件是杏黄色,针线走势相同。
太子道:“汗阿玛请说,保成在听。”
“张英家的张廷玉,你觉得他如何?”康熙道。
太子道:“师兄文采斐然、性格通达,保成很喜欢。可惜, 一直不得见师兄一面。”
康熙道:“朕打算将张廷玉定为胤禛的哈哈珠子,陪他读书练武。”
太子托着腮,皱着眉头, 神情为难的欲言又止。
就在康熙打退堂鼓的时候,太子开口道:“汗阿玛, 皇子们的哈哈珠子, 等同于皇子的属臣。儿子不介怀师兄以后为四弟办差。但是,汗阿玛对张家的安排,应当并非如此。”
康熙没料到太子考虑到的是另一层面,他道:“哦?保成说说,朕对张家的安排是什么。”
“汗阿玛将张大人选定为儿子的师傅,在毓庆宫授课。儿子想,汗阿玛是希望张家只忠于您。”太子道。
康熙欣慰不已, 笑道:“保成还少说了一句。朕不仅要求张家当个纯臣,朕还要求张家要站在你的身后, 成为你在朝堂的人。”
“你六岁正式读书,朕为选名儒张英、李光地、熊赐履为师。你七岁时,朕为你成立詹事府,择选良臣,不但教你治国之道,也为你入朝以后的班底。吾儿亦不负朕之所望,文武具佳。”
“儿子汗颜,是汗阿玛和师傅们教的好。既然如此,汗阿玛又为何选师兄给四弟当哈哈珠子。儿子能想到的,四弟一定也能想到。儿子与四弟兄弟之情在前,四弟必会为难。师傅和师兄父子俩,也可能因此未来会有政见分歧。”太子不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