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道王爷的娇憨小侍卫+番外(58)

作者:一只鱼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如此骇人听闻的惨案惹得皇帝大怒,天子脚下,朝廷重臣之家竟被斩杀一通!

杨挺作为京兆尹不由的又被斥责了一番。

而朝廷重臣们则日日胆战心惊,生怕下一个就轮到自己家,连护卫都增了一倍不止。

京兆尹压力巨大,不由出动衙役挨家挨户的搜查询问。

在这搜查期间,真正的刺客没有找到,反而还端了几个北契暗探的窝点。

京兆尹在奏折上不由写了疑似北契刺客所为。

皇太后则摔了折子气道:“北契刺客?他们还不配!”

大臣们闻言不由面皮抽了抽,他们这些重臣竟还配不上北契刺客,可见是多么讽刺。

皇太后这话就差没说他们是大启搅屎棍,北契舍不得杀了。

就在案情风波渐渐沉淀下来时,一支利箭又射中郡王府廊柱。

巡逻人员发现后,立刻拔下箭矢上的信封递交到赵嵩手中。

赵嵩拆开信封一看,当即大怒,随即便将信封内容递交给皇帝御览。

皇帝看了,纠结一番后却压下未表。

他看着赵嵩道:“现在你可是咱大启的青天大老爷了,怎么啥案子都往你那里去?”

赵嵩闻言骄傲道:“父皇夸赞,儿臣受之有愧,不过父皇若愿多赏点银子,儿臣还是很乐意接受的。”

皇帝闻言翻了个白眼道:“财迷一个,等着吧,有你忙的时候。”

父子俩这一出戏自然是做给外人看的,而赵嵩交到皇帝手里的东西,正是平云初和王姚从文太傅手里拿到的。

第38章 紧锣密鼓

元和三年七月,军饷案告一段落后,太后将玉玺递交给皇帝,皇帝正式开始行使权力。

就在众臣以为一向懦弱又无能的皇帝能玩出什么花样时,皇帝接连下的两道政令就让众臣们心惊不已。

第一道,南军大帅戚丹程交出军印后,回京组建军机处。

这是皇帝的第一项政令。

此项政令一出,首先便遭到世家一派中枢大臣的反对,因为文臣直接被排斥在军机处外了。

文渊阁大学士刘宏泰道:“陛下,军令如山,怎可由一群莽夫做决策!”

皇帝笑呵呵的道:“刘爱卿说的有理,既然如此,尚宫学将开设讲武堂。

朕想好了,以后退役的老帅们呢也不用守在边陲了,就回京给学子们讲课。

爱卿们做了一辈子文官,有时间也去学学带兵打仗之道,同时呢,将军们也能和爱卿多多交流为政之道。

爱卿不是要入军机处吗?先过了讲武堂的考试再说。”

大臣们闻言一噎,向来都是他们给学子们出题,老了老了,竟还要再入尚宫学!还要考试!到底还有没有天理啊!

他们私以为皇帝这是在报复他们!

世家子弟在军中锻炼的不少,但真正杀敌立功的却还是少数,大臣们只得闭嘴遵令。

如果说第一项政令皇帝要分化中枢大臣的权利,那第二项政令则直接动了世家的利益。

第二道,无朝廷允许,私自开采矿脉者以叛国罪论处!

经国家授予采矿权者,除金银不得随意开采流通,其余矿脉则十之二三需以官价优先售与朝廷。

这样的明文规定在大启是从来没有过的。

因为当初先皇为了回馈世家的出资,给人分了地,至于土地怎么使用却是没有明说了。

民间采矿者,特别是盐铁一项,一直是暴利,而有实力组织开采者除了朝廷只有世家了。

此令一出,世家们纷纷跳出来道:“陛下,大启建国至今都没有如此行事的!陛下是要罔顾法度吗?”

而寒门出身的官员则斥责道:“国之根基怎可掌握在世家手中?

纵观历史,哪朝哪代都没有这样的规矩,朝廷早该收回采矿权,甚至土地权!”

面对质问,皇帝凤眼如刀般的看向世家一派的大臣。

九旒珠帘摇晃中,却是少有的露出强硬态度:“大启建国至今一直沿袭前朝法制。

世家是有功,先皇也对诸位表彰分地了,但经历军饷一案,朕不得不重视!

金银铁器本就是国之利器,怎可私自开采?

此案中银矿一事更有重臣兼皇子参与,众多朝臣官员更是为了一己之私,武门斩首!

十年寒窗,一朝被斩,有命作,没命花!简直可笑之极!

朕给你们一月时间,收拾好已开矿脉,届时,朕会派兵封山。

另,三司即日起需重修法度,昭告天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一声声三呼万岁中,世家派的文臣们面面相觑,寒门派代表则喜笑颜开。

后宫,皇太后看着连下两道政令的皇帝都惊讶了。

她看着皇帝道:“虽然哀家也想整治世家,但就光矿脉一条就动了他们的根基了呀。”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