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被逗笑了,随后他又长叹一口气道:“是呀!立储之事该是朕圣心独断之事,可是这些大臣动不动便替他身后的主子上折试探,一个个的,眼中全无朕这个皇帝。”
“汗阿玛息怒!”胤禛道。
“好了!朕也只是问问你,只是你不推荐你自己当太子吗?”康熙盯着胤禛问道。
“儿臣是汗阿玛的儿子,汗阿玛对儿臣的为人处世了解,汗阿玛觉得儿臣适合当太子,那便已经立儿臣为太子了,既然汗阿玛没立,就说明儿臣在汗阿玛心中是不合适的,为了大清的基业,汗阿玛自然是要挑选最合适的儿子当太子。”胤禛道。
康熙听到胤禛这么说,心中满意,“老四,只有你能体朕意。”
“汗阿玛之前说儿臣瞧着似乎清减了一些,汗阿玛瞧着也清减了不少,儿臣也担忧汗阿玛的身体,汗阿玛也要顾念龙体,莫要太过忧心,儿子也有在佛前替汗阿玛欺负,望佛祖保佑汗阿玛长命百岁,平安无疾。”胤禛道。
“老四,你不仅能体朕意,且爱朕之心,殷勤恳切,可谓诚孝,朕心甚微。”
“这都是儿子该做的。”胤禛道。
“对了,你那侧福晋最近在做什么?”康熙问道。
“她正在打算写话本呢?她之前写的那两本话本被京城中的梨园给买了去,打算改编成戏曲,她就突然来了兴趣,打算再写一本。”胤禛笑道。
“这倒是不错,等她写完了给朕送一本过来。”康熙道。
“是!”胤禛应下。
胤禛见过康熙后,京城中立太子的声音愈盛,其中呼声最高的便是八贝勒胤禩,即使胤禩的呼声最高,可是康熙还是打算把这件事压下,不打算立储。
“八哥!如今你众望所归,汗阿玛还是不肯立你为储君,你要不要去试探一下汗阿玛的心意?”胤禟道。
“怎么试探?”胤禩问道。
“您可以问问汗阿玛,如今京城中的大臣都想立你为太子,你应该怎么办?如若汗阿玛没这个意思,你就装病。”胤禟道。
“这样可行吗?”胤禩担忧道。
“不管行不行,如今都要给汗阿玛施压,封你为太子,如今老大、老二都被圈禁,老三似乎也不想争斗了,如今也就只有八哥一人了,如今不把太子之位落实下来,再过几年,就该是十五、十六这些小的天下了,他们也二三十岁了,足够成长起来了,到那时候,咱们还要和这些小的弟弟争。”说着,胤禟眼中就闪过郁气。
“你说得对,必须趁着这个机会把事情落实下来。”胤禩道。
第二天,胤禩便去找康熙试探了。
康熙听着胤禩的话,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起来,“你就一贝勒,怎么能有僭越的想法?”
胤禩的脸色也变得难看起来,汗阿玛这是不打算立他为储君。
“滚!”康熙怒道。
胤禩莽撞的行为很快就传到胤禛的耳朵中,胤禛抄写着佛经,心里却想着,老八这次还真是走了一步臭棋。
大臣们见八阿哥遭到了训斥,便也明白,皇帝是真的没有立储的想法,暂时安分了下来。
对于这些事情,胤禛没管,专心修习佛法,顺便还和叶珍珍一起讨论她的话本。
叶珍珍的新话本写的是书生和狐仙的故事,叫就《狐仙》,说的是一个穷苦书生,屡试不第,同窗们也都不怎么看得起他,他家中也不富裕,在最后一次科举依旧落榜后,他再没有银钱科举了。
走投无路的他来到了树林想要自尽,嘴里还说着对世道的不公,怀才不遇的愤恨,还说了官官相护,他这种普通人家的书生投靠无门,他如若生在有钱人家,必定早就考中了科举,他有朝一日做官,必定当一个维护百姓的好官,这些抱怨之言被一个正在修炼的狐仙听到了,就在书生准备上吊的时候,听到了女子的求救声。
女子去山上上香,结果腿受伤了,让书生送她回去。
书生把女子送了回去,发现女子是大户人家的女儿,女子是偷跑出来的,女子家中大人已经去世,只剩下两个仆人照顾她,女子说书生是她的救命恩人,她愿意以身相许。
书生承诺,绝对不会辜负小姐。
小姐说:“说谎的人要吞一千根针。”
很快书生和女子成了亲,书生的银钱一下多了起来,出入的都是秦楼楚馆,以前看不起书生的人都围绕在书生身边,原来只是想打脸那些看不起他的人,结果书生迷失在了别人一声声的恭维当中,书生再也想不起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