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虽然没有种过地,但在王府亲手种过花。
宅子外面的地硬得跟石板一样,种花都种不了,更不能种庄稼了。
“去村里借一下牛和犁吧,先将地翻一翻再说,至于怎么种田,咱们去请里正家的秦阿公来指教一下。”李玉竹说着建议。
世子说道,“这事我去做吧,我去问里正谁家有耕牛。”
李玉竹要去给刘大妞查看胎心,说道,“我跟大哥一起去,我去看大妞。”
大郡主说道,“三妹,大妞现在都不怎么出门了,她在做什么?你帮我看看她不好。”
李玉竹笑着道,“她好着呢,她在家里忙着家务,外头的事有胡双成做,不需要她出门做事。”
“看不出来,那个胡双成对她还不错。”大郡主讶然。
“两口子,又没有大的恩怨恨,吵几句嘴日子照过嘛。”庐陵王妃说道。
说着话,她还看了眼薛氏。
薛氏这两日在和世子闹别扭,世子怎么哄都哄不好。
庐陵王妃看到薛氏一阵火大。
。
晌午后,世子和李玉竹来到桃花河村的里正家。
里正正好在家,世子问了借耕牛的事情。
里正摇摇头说道,“不巧啊,村里有两户人家的耕牛现在都借不了。”
世子问道,“可是借出去了?没关系,我等等几天也行。”
里正笑着道,“那是两头母牛,一头昨天刚刚下了崽,一头还有两天也要下崽了,你得等一个月后呢,你等得起,你那田可等不起啊。”
种庄稼不等人,不等天。
延误时节就得欠收了。
家里的田,已经比别家晚了两月了,再晚下去,今年别吃粮食了。
世子这几天打理荒地的事,时常向宅子前面村路上走过的村民请教种田的事。
他已经掌握了一手理论知识,只能亲手实践了。
“这真是不巧了。”世子皱了下眉头。
李玉竹安慰他说道,“大哥别急,这村里没有牛,咱们到别村去借吧。”
“只能这样了。”世子说道。
里正这时说道,“我和邻村清水河村的里正有些交情,你们去找他,就说是我让你们来的,他会帮你们找到牛的。”
世子道了谢,“多谢里正了。”
里正笑着道,“举手之劳嘛,谢什么的?不用客气了。我家这几天正农忙,要是不忙,我就陪你去了。”
“里正叔,这点小事我们自己能办到,你不必带我们去。”李玉竹笑道。
离开里正家,李玉竹和世子又去了刘家。
平静了几天的刘家,今天又有人在闹事。
“那个刘家婶婆,不是被我吓跑了吗?这又是哪个婆子在骂人呢?”李玉竹好奇,走过去看。
“慢点挤,那里人多!”世子只好跟着她走。
到了近前,李玉竹才发现是胡双成的老娘来了。
正在跳脚破口大骂的,是个三十岁左右的妇人。
她和胡双成的母亲长得十分的像,听着她骂的内容,李玉竹猜测着,这妇人想必是胡双成的姐姐。
“双成,娘将你养大容易吗?你倒好,二话不说做人上门女婿了,你有点出息好不好?”胡家姑子指着胡双成骂道。
胡双成没看她,也没说话,只站在刘大妞家的正屋门前,冷着一张脸。
刘老大和刘大娘子,还有刘老二两口子,刘瓦匠,都在院中站着,不见刘大妞在。
可见,这家子将刘大妞保护得很好。
“你老娘把我家闺女的胳膊打断了,到现在还没有好,还挂着绑带呢,他到我家顶替我闺女做事,怎么,有意见?”刘大娘子怒道。
“上门女婿又怎么了?凭什么我闺女能嫁你家,你儿子就不能上我家来?”刘老大也冷笑,“他自己来的,我可没绑着他来。”
“滚滚滚,撒野撒到我家村来了?想吃棍子吗?”刘老二也骂道。
“要不是看在你是双成家人的份上,你们三番两回来闹事,我们早打断你们的腿了。”刘二娘子也骂道。
“双成,你这个白眼狼,都说生儿无用,看来老人的话是对的,好好好,你上你的门,但大妞得跟我走。”胡娘子嚷道。
“凭什么?大妞是我女儿,凭什么跟你走?你不是写了休书吗?大妞跟你家一文钱关系都没有,你还有脸上门来要人?我呸!”刘大娘子跳脚大骂。
胡娘子也骂道,“她把我孙儿拐走了,那个小贱人!她要是不跟我回胡家,就把孙儿还给我!”
刘大娘子一怔,马上也骂道,“不要脸呢,谁拐你孙儿了?”
“姓刘的,你们家打的一手好盘算,故意跟我闹事,再故意接走大妞,呵呵呵,原来是想拐走大妞肚里的娃儿做你刘家的后!我呸,不要脸!把孙儿还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