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溪庵里究竟发生了什么?”燕璇好奇地问三表嫂。
“我也说不清楚。”
杨继月只能将自己知道的告诉燕璇。
她从京城回到麟州,父亲得知了她和董大同的丑事,倍感丢脸,不愿再见她这个女儿,于是便让人将她送去了静溪庵出家。
当时静溪庵正准备关闭山门,并不愿将她收进庵中,碍于她父亲的权势,才不得不让她留下。
进入庵堂里,她不时听见有人在小声议论说什么大劫将至,听得她心慌慌地,想要打听一下,她们又不愿意与她多谈,好似她就是那个带来劫难的人。
不止她们,主持师太也是,不过看在她父亲的面子上,主持师太没有多做为难,只是让她住到了静溪庵后面的思过林,没有允许不准出来,每日由玉溪师姐给她送去一日三餐。
玉溪师姐贪懒,送了半月,就将送饭的活儿推给了个小尼姑天明。
天明才六七岁,长得瘦瘦小小的,比臻姐儿瞧着大不了多少,一见着天明,她就想起了臻姐儿,不由对天明生出了几分母爱。
天明年幼被弃,被她待为女儿,十分欢喜,一有空便会来思过林陪她解闷。
那天她发觉天明有些惶恐,不禁好奇问天明怎么了,天明说:“早上与玉溪师姐扫雪,我玩弄冰块的时候,玉溪师姐不慎摔了一跤,我赶忙去扶,也摔倒了,手上的冰块不小心将玉溪师姐的后脖颈划了一道口子,然而只见那处皮开肉绽,却并不见血,破口处露出了青黑色的肉,像是已经坏死了一样。我吓住了,玉溪师姐却似没感觉到痛一般,并没有发觉颈后的伤,跟个没事人一样地站起来继续扫雪。”
而后天明问她:“会有人突然不流血,不怕痛吗?以前玉溪师姐给我缝衣服扎着手的时候还会流血喊痛的。”
天明的话语让她想到了之前静溪庵众人说的大劫,心中惴惴,便让天明尽早将此事去告诉主持师太。
天明离开思过林时已经不早,她将天明送到思过林的出口,目送着她回到静溪庵,再然后,她就没再见过天明了,也没人再来给她送饭,好似她们已经将她忘了。
她心知不妙,可为了天明,也为了不被饿死,她不得不冒险回了静溪庵。
她先到天明房里,并不见天明身影,后偷偷溜进厨房找吃的,发现厨房里面的东西都已经腐坏,好像许久已经没有人来生火炒菜了,可明明几天前天明还来给她送过吃的。
想来想去没个头绪,于是她想去偷点贡品吃,就看见坐落在大殿中央的佛祖三像,全都被浸了血的肚兜蒙了面,好些个光着身子的女尼像美人蛇似的缠抱在佛像上,仿佛那不是个泥像,而是个真佛,她们正在引诱其堕入魔道。
她吓得不行,不小心弄出了动静,里面的人发现了她的存在,她下意识往外面跑,刚到门口,就看见宋青云抱着臻姐儿来了,于是就拉着他一起跑了。
杨继月此时说起来还有些后怕:“静溪庵是间老庙,在麟州城的声誉很好,不知道怎么突然就变成了那样,要不是宋青云提前带臻姐儿来找我,我怕是已经死在静溪庵了。”
听到死字,宋青云搂住了她的肩,似也在庆幸,差一点亡羊补牢就为时已晚了。
“暂时别想那么多了,咱们先回去吧,姨母在家里该担心坏了。”
燕璇拿出缩地符要走,杨继月有些迟疑,她现在再去宋家怕是有些不妥,她想回麟州去。
“不是说好了,只要活下来,你就与我重新开始吗?”
“我可没应,只说活下来再做考虑。”
“你要考虑多久?”
“不知道。”
“那你想快点,我等得起,臻儿可等不起,小孩儿一天一个样,没个几年就长大了。”
宋青云知道她的软肋,一边说一边将臻姐儿抱到她面前,怂恿着臻姐儿往她怀里扑。
杨继月接住女儿圆滚滚的小身子,怨念地看了他一眼:“你自始至终就知道欺负我。”
“三表哥,我觉得三表嫂说得没错,婚姻大事需得考虑清楚。这样吧,三表嫂先和我们回京城收拾一下,反正满京城又不止宋家能住,等明儿个,我和大表哥再送三表嫂回麟州,也顺便去静溪庵看看是怎么回事。”
燕璇帮着打了个圆场,几人回到家里,见着他们平安无事,姨母才算安了心,问起杨继月,宋青云说了说复婚的事情。
太夫人叹了一口气:“儿大不由娘,随你自己吧。”
燕璇下意识看了看叶姨娘,只见她面色沉沉,嘴唇紧抿,不知在想些什么。
第183章 龆年(三)
在家里忙活了几天,初五晚上,燕璇和宋青阳收拾好东西,捎上花太岁和杨继月就启程去了麟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