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柒道:“如何?”
“原来也有你做不到的事。”
阮柒闻言回头,却见他早已换了一副二十多岁的青年样貌。身量拔高了一截,连带着每一寸骨节都抽长了一分,正屈着左膝坐在他身旁。熟悉的面容仰对天穹,眼底盛满星光。
“李无疏。”他低而快地脱口而出三个字,像是惊叹,又像惊异,满脸藏不住的张乱。
李无疏对他的反应颇为满意,很少能看到阮柒做出这么复杂的面部动作,想必是内心无比震动,才能从他脸上流露出这些许动摇。
“你说的七星连珠,是指现在齐聚剑宗的七位宗主吗?”
这次天心宗无人前来,药宗、玄天宗、太素宗是由宗门重要弟子作为代表而来,其他宗门来的都是宗主。
阮柒一愣,想了想道:“虽无一一对应,但这么说也不错。”
李无疏点头:“天斗浩瀚如斯,有我李无疏一席之地吗?”
“有的。”阮柒道,“你的本命星是那一颗。”他修长的手指朝星空另一个方向指了过去。
李无疏讶然仰头,顺着他手指看过去。正好在七星连珠遥遥所指的方位。
“那边有四个,你说的是哪个?”
“有五颗,你是中间那颗。”
李无疏看了半晌,才看到中间还有一个微弱得几乎瞧不见的星星,想必是个名不见经传的星斗。光芒微弱如斯,怪不得自己前世如此命运不济。
阮柒定定看着那片天空,忽然道:“李无疏。如果天道再予你一次机会,你还会重蹈覆辙吗?”
李无疏闻言一笑:“说什么‘如果’,天道不是已经给了我一次机会,让我得以重生?”
阮柒收回目光,神情闪烁,似在等他的答案。
“既然给了一次机会,这一世小心做人,然后……”他看向阮柒肩上印着咒文的方位,轻声道,“然后被这个誓咒一辈子捆着吗?”他转而朗声笑道,“你认识的李无疏是这样的人吗?”
阮柒点点头,垂眼道:“你是李无疏。”
李无疏低头看向黑黢黢的院子,感到心里毛酥酥的,一种小心翼翼的悔意油然而生。那悔意如此微妙,丛生于对方言辞中的妥协和失落当中。
其实他方才回答时有一瞬间的犹豫——或许被这个誓咒捆着一辈子,也不是什么坏事。
可阮柒呢,他愿意吗?
还有枉死的同门,无辜的狐族,以及那些为他精心罗织的罪名……
“重蹈覆辙”分明是一则伪论,因为对于李无疏来说,从来都只有一条路。
第三十四章 乱起剑宗
剑宗宗门建于鸣凤山, 屋宇院落零星而布,隐于浓翠山林之中,山路崎岖,山门前立有一巨剑, 高逾十丈, 名“齐物”, 正与李无疏通过剑宗信物进入玄武坛所见巨剑别无二致。
巨剑通体石制,据说久视能照见内心,若是仙道中人, 道心不正者则易堕入幻境,走火入魔。
不过对大多数凡人与修士来说,它不过是一个石剑而已。
关于石剑“齐物”, 还有一个传言——据说只有身无灵气之人, 能在剑身上照见自己的样子。
但是,人为万物之灵,不论是否仙道中人,哪怕种了三十年地的庄稼汉,或是为富不仁的奸商, 多少也带点灵脉。
因此数百年来,这个传言无法证实, 直到绥道五十六年。
是年赤墟试轮至剑宗,十一位与试者在山门前等候接引。
一名少年在石剑“齐物”旁发出惊叹:“好大的剑, 居然还能照见人影。素月兄, 这是什么材质做的?这里面怎么没有你的影子?”
不错, 这个少年就是李无疏——后来通识道门武学, 武冠十一宗, 大杀四方, 无人能挡的大魔王李无疏。
于是关于石剑“齐物”的传言不攻自破,甚至有李无疏的模仿者慕名而来,欲往剑上一试,或为第二个武冠十一宗的李无疏也说不定呢?
陆辞手执长幡,一言不发地站在“齐物”剑身前。平地无端起风,将他衣袍吹得猎猎作响,天色分明清朗,却突然莫名压抑。
接引人小心试探道:“先生是看出什么了吗?”他早闻谶元散人大名,知他虽然眼盲,却能见旁人所不能见。
谁知陆辞微微一笑,冲他温和道:“无事,上山吧。劳烦道友引路。”那压迫感奇异地消失了,骤起的风也似不曾来过。
陆辞此来,是向湛尘真人贺诞。
有客人前来拜会,湛尘真人却只坐在会客堂上首,神思游离,一言不发,像个木头美人。
陆辞问了三回身体安康,他老人家才点点头:“一切都好。”
秦坠月在一旁陪笑道:“我师父与太微宗李宗主,还有天心宗于宗主是昔日知交,五年前太微宗一事令他伤心过度,从此以后便像变了个人似的,不大爱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