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拒绝的感受很奇妙,他并没有想象中的失魂落魄之感。反而在一瞬间的刺痛过后,更多的是释然。
三年来,这场无疾而终的暗恋终于有了结果。无论是好是坏,终究是个结果。
他停止了外扩蜀地的计划。
彼时,恰逢维扬洪水泛滥,饿殍遍野。
思及维扬是她的故乡,他便向她提议将店铺改扩至维扬,顺道帮一帮那些无家可归的人们。
无论他做任何决策,掌柜都是一如既往地支持他,是以二话不说就同意了。
此去维扬,他虽然不是为了刻意逃避这份失败的感情,却亦有着自己的私心。
他是商人,不会做无利可图之事。
洪灾过后的维扬,确实能萌生许多商机,不仅租金便宜,人工也不贵。他更是可以借此大设粥棚,修缮茅屋,通过赈济灾民的方式来拉拢人心,扩大自己在当地的影响力。生意若想做的长久,这些环节都是必不可少的。
这些技巧还是他从那位唐世子手里学到的。他曾无数次地想过,那人若不入仕,定会是一个比他还要出色的商人。
只是这些,在他真正来到维扬后都不重要了。
在这里,他看见了许多被洪水泡发的尸体,他们像小山一样堆积着,无人来认领。
倒塌的房屋随处可见,远看过去,似乎还有一个瘦小的男童趴在废墟中嘤嘤啼哭着,应该是将将失去了亲人。
这样的人间炼狱,一如三年前的苏州。
“你叫什么名字?”
那小孩约莫十来岁左右,同当年的史鑫一般大小。三年前,他们家园尽毁,他的弟弟也曾如他一般无助地趴在废墟中痛哭过。
“我叫阿东。我娘找不着了。我…我没有家了…”
小孩的啜泣声让他心间发沉。他朝他伸出手,“阿东,往后叔叔来当你的家人,好吗?”
阿东脏兮兮的小手伸过来的瞬间,他似乎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了。
第73章 番外二 【恭王】
他从小就知道,即便身为皇子,他仍然同他母妃一般,不过是崔家的一个奴仆。
他母妃孙寄箜原是崔家瘦马。崔家族长还在世时,为了替崔芜固宠爱,做主将她母妃作为陪嫁,和崔芜一起送进了东宫。
孙寄箜是个心无大志的人,她这一辈子几乎是倚靠着崔氏而活。从他有记忆起,母妃在崔家人面前永远都是唯唯诺诺的。
崔芜这个女人也是幸运。她不仅母族庞大,这许多年更是独占父皇的恩宠,生的儿子亦成了父皇最喜爱的幼子,十岁起就被封了亲王。
而他,比黎今安虚长一岁,如今却仍是个郡王。
似乎从出生起,他就被自然而然地划为了靖王的拥趸。
靖王和他是兄弟,又同为龙子,两人之间本该是平等敦睦的。
可事实并非如此。
他的这个七弟,人前总是一副兄友弟恭的模样,人后却将所有肮脏的事都推给了他。可他却从来没有拒绝的理由。
“二兄,这女子父亲犯了事,我瞧她甚是可怜,你帮我照顾一二吧。”
“好。”
这样的对话多了,他也就麻木了。至于怎么“照顾”,他也清楚的很。
从那个名叫方翠的女人看他七弟的眼神他就知道,他七弟定是受了这女子家里人的好处,还许了人家荣华富贵的余生,可临了自己又不想兑现承诺,便索性将人托给他“照顾。”
无妨,不过是多双碗筷罢了。这样的女人她后宅里有很多。
他知道世界总是不公平的。他母妃出身微贱,他自然也就跟着贱,他以后的子嗣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可某一日,远宁伯府的小公子周长金却告诉他,孙家在四十年前也是名门望族,其鼎盛时期,更是令如今的崔家都难以望其项背。
那涂脂抹粉的浪荡公子一边拿着酒壶猛灌,一边摇头晃脑地对前朝往事评头论足。他喝得满面通红,似乎醉的不轻。
也不知这人是有心还是无意,所说之言句句戳他肺腑。
不知怎的,他忽然就生出了些许不甘心。
好无聊啊。
不能总让七弟做执棋人吧?
他这样感叹着,忽然回想起了那个名叫方翠的女子,她父亲曾是太子洗马,如今因涉嫌毒杀户部尚书曲兴被关押在刑部大牢。
曲兴是谁的人、曾经做过什么事,他这个靖王拥趸最清楚。这方翠倒是颗不错的棋子,是时候该让世人知道她的存在了。
自那以后,方翠那个丢在他后宅里平平无奇的存在,一跃成了恭王府最受宠的侧妃。
这些年,他对翠娘几乎是百依百顺,对她的要求更是予取予求。她听说美人斋赏月宴上拍卖的金缕衣十分华美,每每谈及此物,总会露出欣羡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