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师正在等一个肯定的回答,却不道李征鸿反过来问:“那宋蒙呢?”
“这边我们还查,暂时还没有消息。”张闻京回道。
反正都已勉强算是一条船上的人了,即使看不惯其作风,杜雪衣还是将在离魂时见到宋蒙一事说了出来。
众人听完,皆是十分意外。
国师难得眼前一亮:“这是极重要的线索。”
李征鸿却话锋一转:“其实还有一个突破口......”
“你指的是你们被围剿时的情景?”这徒弟是张闻京一手教出来的,二人的思维方式出奇的一致,自然一点便明白。
提起此事,李征鸿脸色沉了几分,语气有些咄咄逼人:“那些人,你们就没调查过?”
“当然有,但完全查不到。”张闻京也不管李征鸿是何表情,径自说道,“要不他们就是隐藏在人群中,与普通百姓无异,要不就是藏在我们找不到的地方。”
国师问:“你们还能想起什么细节吗?”
“生前事情一一记得清楚,但是那夜的大战,不知为何如今只记得了个大概,具体细节倒是有些模糊了。”杜雪衣说道。
自从成了林玉山后,杜雪衣虽也常回忆从前,却鲜少去触碰那晚不堪回首的血腥场面。直到同李征鸿相认后,二人心中的不甘放下了许多,又有彼此相互支撑,这才想过要回忆那晚的情景。
但直到那时二人才惊讶发现,死前的心境他们记得分外清楚,然而场景却只剩下模模糊糊的大概——好像是二人战得正酣时,老杨柳、连盛突然背叛,最后直接导致二人先后被杀。
“以你们的做派,当时就没派人跟踪,或者混进去?”李征鸿冷冷道。
“他们行动太隐秘了,我们的人到时,他们已离开了。”
一时之间,似乎又陷入僵局。
当——当——当——
其时,几声钟响回荡在整个京城上空。
此乃晨钟之声。
五更到了。
李征鸿突然朝国师道:“你的铃铛。”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一章内容可能有点点绕哈,但总结来说就一句(省流版)——二人(无论是杜李还是林余)都是关键人物(我尽力了)
这一章的内容前面有一点点呼应,大家可以对照一下第一卷 的内容,接下来旅游团们要准备回南境玩啦
最后最后求收藏呀(卖萌撒泼打滚ing)~
快完结啦,此时不收更待何时嘻嘻嘻
第106章 雨夜
叮铃叮铃——
国师甄衡的招魂铃剧烈晃动,这方世间至宝看上去已有些年头,其上刻满了古老繁复的纹路。这是国师这一门代代相传的宝物,据说能够影响疯魔之人的心绪,甚至还能招来亡魂,但这也仅仅是传说而已。
历代国师虽都将其随身佩带当成身份象征,但基本只在祭祀之时拿出来使用,不过说用,也只不过是按书里记载,震出相应的节奏和韵律,把其视为一个纯粹的乐器罢了。
谁都没把这传说当回事,直到国师甄衡在张府见到了走火入魔的叶当归。
叶当归那时正好逃出江南玄衫门,回到京城与林未期初见之地——张闻京的府邸。长途跋涉,功力消耗巨大,加之张闻京也不是凡辈,叶当归很快被控制住。
而后他请来国师,商量该如何利用此把利刃,国师思考之际,腰间铃铛清响,叶当归瞬间暴起,他这才想起这铃铛的传说。随后他借此原理制成了许多小铃铛,虽然远不如招魂铃,但控制叶当归仍绰绰有余,这也就是张闻京、李征鸿手上的铃铛。
国师见识过了招魂铃的厉害,自然不会放过与破局之道“征衣浴血”紧密相关的李征鸿、杜雪衣二人,于是他在此后,常携招魂铃到保国寺与青溪山中,为二人作招魂之术。
恰好李征鸿在两次离魂时,便撞上了这场面。
话虽如此,国师还未见到真正招魂之景,见二人有反应,他心中也免不得紧张起来,摇铃的手也不自觉地颤抖。
在座的,皇帝和张闻京只觉得这声音与寻常铃铛无异,甚至因年代久远,声音略显沉闷,还不如普通铃铛那般清脆明亮。
然而,在杜雪衣和李征鸿听来,这铃铛声却震耳欲聋,一声一声宛若撞钟木一般,撞在耳中,又在脑中嗡嗡地回荡起来。与此同时,笼在记忆之上的迷雾跟着声声铃响,一层一层地消散。
不一会儿,二人便感到灵台前所有未有的清明,生前之事桩桩件件皆变得无比清晰起来。
杜雪衣脑中,小时候与李征鸿初见的场景全然记起来了,甚至连几个叛军的模样都能回忆得清清楚楚——她这才想道,可能是在山月观时,国师在藏书阁二层震动招魂铃引来叶当归时,也被楼下的她无意听到了耳中,故而才想起这些旧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