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究还是小孩子,只会点小打小闹,一碰上人命就吓得话都说不出来。
“祖君,大理寺这意思,人是钱程杀的?为啥呀?”
江巧脸上的震惊早已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好奇。
“好了,回去吧,记住我的话,最近在家好好待着!”
江尚书的脸色再次变得严肃。
不同的是,这次的严肃是真的严肃,其中还夹杂了一丝被打脸的懊恼。
江巧看着突然变脸的祖君,不敢再多问,乖巧福身后,带着一脸不解出了外书房。
“江安,你给我进来!”
出门后,江巧刚挂上笑脸,准备向旁人打听一下,就听到书房中一声爆喝。
两人对视一眼,一个吓得赶紧推门进去,一个赶紧脚底抹油溜之大吉。
第37章 嬷嬷
离开外书房的江巧,见问不出什么消息,便径直去了西院。
退亲之前,江二娘因为有了婚配,大都在房中待着做绣活儿。
现在亲事退了,倒是有了更多时间,同江巧玩在一起。
要么叫江巧来院儿里吃饭,要么去木器房,看江巧摆弄那些木头。
或者听江巧讲一讲,之前在杨柳村有意思的事情。
这样几日下来,二娘早将退亲的忧愁,给忘到了九霄云外。
直到江巧从外书房过来,绘声绘色的同二娘说起,那钱程被揍得多惨的时候,二娘才想起退亲的事情。
听江巧说完,二娘还是一副温温柔柔的样子,并未出现大仇得报的快意。
只是拉起江巧的手,眼中闪过一抹感动道:
“谢谢五娘,那钱程怎么样,我已经完全不关心,但我特别开心,你帮二姊出这口气。”
“只是这种事情太危险,万一那几个乞丐不安好心怎么办?”
“所以,以后万不能这样,就算有什么事,也要多带些人在身边。”
其实事后想起来,江巧也觉得有点冒险。
因此听到江二娘温柔的劝告,江巧一点也没狡辩,乖乖的点头保证。
江巧喜欢二娘温柔的态度,二娘也很满意江巧乖巧听劝,姊妹两个的感情更见亲近。
只是当江巧说起余三娘死了的时候,二娘被狠狠吓了一跳。
过了好一会儿,才白着一张小脸道:
“五娘,你知道是因为什么吗?该不会和咱们有关系吧?”
江巧摇摇头,表示祖君不肯告诉自己。
她知道二娘说的“咱们”,是指茶楼那些话本子。
江巧却不这么认为,话本子是她自己写的,唯一的目的就是引钱程上钩。
除了钱程自己,谁听了也只当是个负心汉的故事,并不会多想。
江巧怕二娘钻牛角尖,忙拉了二娘的手,安慰道:
“放心吧,祖君能跟我说这话,就知道肯定和咱们没关系。”
说着,江巧又把自己的想法,甚至那话本子的内容,跟二娘说了一遍,才让她放下心来。
余三娘的死,确实和话本子没关系,甚至都和这场桃色绯闻没关系。
阎渊看着跪在自己面前,一脸惊恐又一脸坚定述说的婢女,皱起眉头陷入沉思。
据眼前这个婢女所说,自从上次宴会,钱程和她家三娘看对眼后,两人的来往就非常频繁。
有时候是钱程约余三娘,有时候是余三娘主动去找钱程。
那婢女说,在余三娘死的头一天,钱程还偷偷翻墙,去找了余三娘。
只不过这一次,钱程并没有待多久,而且两人好像也闹得有些不愉快。
但那婢女说,虽说有些不愉快,却完全没到要寻死的地步。
“等一下,你说余三娘死前见过钱程?”
听到阎渊问话,那婢女点点头,一边哭还一边数落钱程:
“我就说这个人不行,长得不是顶好,家世也不是很好。”
“偏不知我家三娘中了什么邪,突然就非要同钱程好,甚至,甚至连自己名节都不顾。”
看着婢女又要扯远,阎渊忙拉回思路,继续问道:
“你家余三娘,经常主动去找钱程吗?”
那婢女点点头,道:
“我家三娘,有时候好像很喜欢钱程。”
“有时候?”
阎渊抬了抬眼,顺着这话重复问了一句,那婢女就点头回答:
“是,我能感觉出来,我家三娘平时很少提到他,但去找他的时候,好像又很高兴。”
阎渊眼神微动,例行问话般,漫不经心地开口:
“哦?去哪里找钱程很高兴?”
那婢女想了想道:
“刑部官衙吧。我们三娘说他读书辛苦,还要帮忙整理卷宗,会特意炖了汤送去。”
听到这里,阎渊的脑子里,闪过一些奇异的关联。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挥挥手,让人将婢女先带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