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年以前,焰城这边,准确说是楚州这边,就传出过流言。”
“说这山上,藏着前朝的宝藏。”
“起初是没人相信的,我也没当回事,只当是好事者故意赚噱头。”
“直到楚州州衙那边,一次次的来人。”
“每次来,都在焰城各处打听,还次次都要上山。”
“我也是担心过一阵的,奈何时间一久,再加上后来也没人再来,就放松警惕了。”
见蔡县令一脸追悔莫及,江巧不由问道:
“所以这场山火,是因为问出来了什么?还是没问出来什么?”
“或者说,那宝藏传闻并不是莫须有?这火是楚州州衙的手笔?”
听着江巧一连串的问题,蔡县令收起低落的情绪道:
“没有直接证据,但绝对是那帮人干的。”
“就是因为没打听到,但好像那群贼的头儿,给下了死命令。”
阎渊舒展的眉头,重新皱起道:
“所以那群人,没有得到答案,就直接放火烧山?”
见蔡县令点头,两人不由后背发凉。
这人心究竟有多狠,才能做出这种事情?
“那么多的人命!就为了莫须有的宝藏?”
江巧气得要死,也实在无法理解,阎渊却语气淡淡地重复道:
“莫须有的宝藏。”
江巧的愤怒突然卡在嗓子眼,这宝藏恐怕还真不是莫须有。
想到晏清会,想到那小印背后代表的东西。
只是这种消息,为什么会被传出来?
会和那枚废弃的银丝小印有关吗?
若事情真的是这样,这个案子该怎么查?该查到什么程度?
就在江巧思考的时候,蔡县令适时地开口:
“据说,那宝藏是坐实了的,是从一个知情.人口中得知。”
“只是那知情.人,大概是级别不够高,只知道宝藏在这边,却找不到东西。”
“所以二位上官,可是任重道远啊!”
蔡县令说到这里,就止住话头,端起茶盏冲两人道:
“来,喝茶!”
端起茶杯,江巧刚想说什么,就见刚才离开的人,此时正拿了三个油纸包出来。
一脸笑意的将最大那个油纸包,递给江巧道:
“这位贵人既然喜欢,我就多包了一点。”
然后又将两包一样大的,递给另外两人道:
“二位也尝尝。”
阎渊礼貌地谢过,蔡县令则喜滋滋地收下道:
“我就爱这一口,今日是沾了江御史的光了。”
小院主人坐回主人位上,一边给三人添茶,一边不经意道:
“这位小娘子竟也是官爷?姓江?”
江巧接过茶杯,笑着点头道:
“大叔眼力真好,我今日可是穿的男衫。”
对于江巧的赞美,那人也没有谦虚推让,只乐呵呵笑着开始介绍自己:
“我姓祁,山火发生之前,我也有个同江御史差不多大的女儿。”
听对方说到这事情,江巧和阎渊神色都严肃起来。
反倒那姓祁的,面上并不见悲戚之色,继续说道:
“早前蔡县令就说过,会有人来破这山火案。”
“实际上,这山火案没什么破的,伤亡也没有你们想的那么多。”
听到这话,不仅江巧和阎渊一脸迷茫,就连蔡县令都是一脸莫名之色。
只是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蔡县令并没有反驳对方。
任由祁姓中年人,继续往下说去:
“冬日山上产出少,家中留人的住户很少,伤亡倒不是很大。”
“并且蔡县令将我们安置得很好,所以灾后也不必重建。”
阎渊眉头越皱越紧,江巧的脸色也越来越难看,终于忍不住出声道:
“所以这是祁大叔自己的想法,还是所有灾民的想法?”
“你这意思,究竟是凶手不重要,还是死的‘没几个人’不重要?”
对于江巧透着质问口气的话,那祁姓中年人没有生气,只笑看着江巧道:
“都重要,但都重要的事情,也是能够排序的。”
第181章 海晏
听到这里,江巧心中产生一种古怪的想法。
那边阎渊听到这话,突然开口道:
“阁下倒是知道不少?不如说说,这顺序该怎么排?”
那祁姓男子笑容依然敦厚醇和,给自己斟上一杯茶后,才笑着说道:
“少卿过奖,知道得也不多,不过是耳朵比较长。”
“至于顺序怎么排,我要是懂这些,也不至于当个灾民。”
这话虽没正面回答,却同二人解释了,此番言论是因为他听得三人谈话。
这样光明正大说自己听墙角,倒让人不知如何发作。
还是蔡县令,看阎渊脸色不好,打着哈哈道:
“他毕竟也是受害者之一,之前楚州那边也有人找过他,也算是知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