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巧见蔡县令擦完汗之后,抓起那软梯,熟练的往石缝中一荡就不见,不由笑道:
“蔡县令谦虚,我倒是觉着你伸手很是利索。”
蔡县令听到这话,顿时乐呵呵地笑眯了眼。
“二位上官随我来。”
说完这话,蔡县令冲两人一点头,就朝一个方向走去。
两人之前就看到,悬崖下方是悬空的,稍微朝里面走,便有一条小路。
与其说那是一条小路,不如说是两山之间的夹缝。
以蔡县令的体型,实际上要挤过去,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只是等二人跟着挤过夹缝,推开挡在面前带着藤蔓的篱笆,眼前就一片豁然开朗。
“这该不会是传说中的桃花源吧?”
映入三人眼帘的,是一个极为静谧优美的村子。
山青、水绿,成排的院落,沿着一湾碧水而建。
各家的院落,用篱笆隔开,其中除了瓜果蔬菜,绕篱笆一圈,则是各色花草。
有些虽然不是花期,但因为此处气温适宜,光藤叶也长得郁郁葱葱。
间或有一两声鸡鸣犬吠,又或者稚子啼哭传来,让这静谧如画的景象,平添几分生气。
一向表情严肃的阎渊,此时都忍不住舒展眉目,眼中显出轻松意态。
一旁的蔡县令,这才开口道:
“此处虽不是桃花源,但也相差无几了。”
“当然,这也是我们的秘密避难所。”
说到避难所的时候,蔡县令又强调了一句:
“不仅仅是这次山火。”
说完这话,蔡县令便带着两人,朝村中走去。
刚走出没几步,就有人开门出来,见到蔡县令先是一喜,再看到江巧阎渊二人,瞬间变了脸色。
蔡县令见状,忙开口同那人打招呼道:
“不必惊慌,这是京中御史,特来为山火案灾民申冤的。”
那妇人听了这话,面上的惊色才收敛起来,但并不见戚色,只同三人福身行礼后,便转身回了院子。
二人对视一眼,看来这里的风景是美,但对于他们这种“外来者”,也是相当排斥的。
蔡县令看到二人脸色,开口解释道:
“刚才那户不是灾民,二位不要放在心上。”
第180章 重要
三人一路走一路说。
听蔡县令讲完,两人才知道,这下面虽然是“避难所”,但本身是有原住民的。
其实就是正常的村落,只是村中的人都很排外。
若非得到他们认可的官员,不仅不会知道进村的路,甚至连村子在哪儿都不知道。
这让江巧觉得很吃惊,不由问道:
“身为地方父母官,辖下有多少村镇,位置在哪里都不知道?”
“这样他们每年的政绩,是怎么考核过的?”
蔡县令听到这话,就是一乐道:
“哪里能管那么多呢?”
“只要人口正常增长,赋税按时缴纳,不滋事生非,不违反律法,谁管呢?”
江巧听到这话,下意识看了蔡县令一眼。
怎么讲,这种话从蔡县令嘴里说出来,多多少少有些奇怪。
不过也由此看出,蔡县令在焰城,应当是极为受爱戴的。
但江巧并不关心这些,她看了阎渊一眼道:
“所以蔡县令现在,可以说说山火的事情了吧?”
“自然。”
这次蔡县令没有再推脱,推开左手边的院门,将人往里面让。
院子的主人听到动静,走出来看到蔡县令,忙端了几张竹凳出来。
“几位官爷请坐,茅屋简陋,还请不要见怪。”
说话的是个中年男人,身材中等体格健硕,就是腿脚有些毛病,走路一瘸一拐的。
但江巧却发现,对方行动间格外利落,并不受腿脚限制。
说话也中气十足,声音爽朗吐字清晰。
一方小院,看得出是新修的,却已经打理得干净整齐,除了新一些,并不输旁的小院。
招呼三人坐下后,这人又起身端来茶盘,一边煮水一边准备茶具道:
“三位贵人喝惯了富贵茶,也尝尝我这清心竹叶。”
茶水味道很淡,但那股若有似无的清香,却让人闻了身心舒坦。
见江巧边喝边点头,面上神色真诚满足,那人便笑得露出一口白牙道:
“小娘子喜欢的话,走的时候我给你包一些。”
“都是我自己做的,也不值钱,只别嫌弃就成。”
江巧看得出,对方是真心想送她,也没有推辞,开开心心道谢道:
“多谢!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啦!”
那人忙点头,笑容也更灿烂些。
“既如此,三位先坐,我去去就来。”
见那人离开,蔡县令浅啜一口茶水,才神色郑重道:
“这场灾难,其实是有预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