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渊肯定的点了点头。
江巧见阎渊点头,当即就摇摇头道:
“我承认你说得有道理,但不正确。”
看着摇头晃脑,扬着下巴否定自己,一副信誓旦旦的模样,灵动鲜活。
阎渊只看了一眼,垂下眼帘道:
“看来你知道些,我不知道的东西。”
江巧没表态,直接开口道:
“我外祖家,曾经是皇商。”
说话的时候,江巧有刻意关注阎渊的表情。
见他果然只是微微一讶,便继续说道:
“但很多年以前,突然失去皇商资格,你知道怎么回事吗?”
江巧虽不知外祖家,什么时候完全隐退的,但结合阿娘和六叔的话,还是能够大致推断出来一些事情。
皇商的身份,应当是在杜娘子小时候,就已经没有了。
但那有心之人,应当一直在暗中关注。
直到十四年前。
那些人借由俞老将军,引出了江鹤天,也引出了她外祖家,这才有了后来的事情。
这事儿江巧心中已经门儿清,阎渊心中也隐隐有条线,但还不怎么明朗。
他摇了摇头道:
“那时我也尚未出生,如何能得知那些事?”
“这事儿,和你父亲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
江巧接过话头,直接说出她知道的事情:
“你说的我父亲背后的靠山,可不就是我外祖家?”
“我外祖家富可敌国,手上应当有些好东西,嗯,很可能就是你们在找到东西。”
“但就算富可敌国,也不过银钱多了些,终究只是商贾之家,如何能撼动皇位?”
阎渊听得皱眉,并未对江巧这话进行评判。
而是略作思考之后,斟酌道:
“我刚才还没来得及告诉你,那个极为厉害的组织叫晏清会,取海晏河清之意。”
“晏清会非常低调,流传出来的资料也非常少。”
“我在翻卷宗的时候,看到一句话‘国泰民安晏清隐,山河飘摇晏清稳’。”
江巧听到这话,眉毛忍不住扬了扬,好大的魄力好傲的风骨!
只是这话平头百姓听了开心,当朝者怕是心中膈应吧?
国泰民安的时候是隐士,山河飘摇的时候是国士,清高出尘的优越感,任何一个当政者都不会喜欢。
“你这话的意思,该不会是说,我外祖家就是那晏清会吧?”
“可我说了,外祖家只是商人,皇商也是商人。”
江巧看着阎渊问道。
阎渊没有急着否认,只提出自己的猜想:
“晏清会真实构架无人清楚,只知他们存在于各个行当,外面顶着各种身份,上至朝臣下至贱民都有可能。”
“巧娘,我做一个大胆的猜测。”
“当今圣人上位之前,内非嫡出外无母族,可他偏偏坐稳了皇位。”
不等阎渊说完,江巧就把话接了过去:
“地位不足实力不够,少年皇子能够坐上皇位不说,还一坐就是这么多年。”
“若上面情况属实,那定然是他找到了别的靠山。”
“而这座靠山,随着他自己实力的增强,若不想搞事情,最好的功成身退方式,就是泯然众人。”
“既表明了自己态度,又不会落得兔死狗烹的下场。”
江巧是个聪明的小娘子。
之前不明白的事情,在慢慢梳理当中,很快便明白过来。
话说到这个份上,只见她双目亮晶晶的看向阎渊道:
“所以告诉我,你猜测的那样东西,究竟是什么?”
第131章 合理
阎渊一直知道江巧聪明。
但看到她灼灼目光中的笃定,还是再次为这少女所折服。
见他不说话,对面那少女樱唇轻启,淡声道:
“金银?军队?军器?”
阎渊眉头一扬,听到这个答案,他更觉得江巧有趣。
平时一点小事就怂包怂包的,有时候又什么话都敢说。
心中虽然这么想,但阎渊面上却认真的点了点头,低声道:
“虽然没有直接证据,但我的猜测和你想的一样。”
“所以站在你父亲背后的,一定是晏清会。”
“只有晏清会,才值得背后那些人如此设计。”
江巧虽然心中震惊,但面上却镇定的接着说下去:
“所以现在基本可以断定,我外祖家要么是晏清会,要么是晏清会的一部分?”
“若是这样的话,那圣人看不看我阿耶的面,都会派人保护我们。”
阎渊点头,眉头舒展开道:
“这样一切就合理了。”
“至于你外祖家,我倒是更倾向于,他们是晏清会的一部分。”
江巧点点头问阎渊:
“所以那背后之人,想设计找出晏清会的人,是想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