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煦一夜睡到天明,睁开眼看见窗边的小塌被收拾得整齐,就知自己起晚了,不过昨夜那么晚才睡,想早醒也是难事。
他推开房门走出屋子,看见几个中年人扛着锄头,从另一处往山下走。
南煦跟上走了几步,想看看他们去哪劳作,却见一人的锄头上缠着一只颜色花哨的毒蛇,正冲他“嘶嘶”吐着信子,南煦的脸色顿时一白,脚步顿住,又默默退了几步。
正是害怕的时候,他的后背却碰上了一人,吓得他原地起跳,嘴中“啊啊”叫着说不出完整的话来。
一个香囊递到他的眼前,亭书带笑的声音传来,“这囊中装着驱蛇虫的药草,你随身带着它们便不会近你的身。”
南煦接过香囊,有种如蒙大赦的感觉。
“婶娘在做糕,我带你去看看,正好与我说你想吃点什么,我去山下买来。”亭书带着他往厨房中走去。
婶娘是个年纪略大的中年妇人,头发被一根发簪挽到脑后,其间掺着些许白发,有种岁月风霜感。
南煦与她问了声好,婶娘闻声朝他们看来,目光在南煦身上停留了一瞬。
亭书与她介绍南煦,婶娘则是慈和笑道:“你来过这里,我记得。”
南煦没敢接话,缺失从前记忆的他不知道自己来过西山几次。
“上回青龙摔断了尾巴,你来看望他,那次药便是我给熬的,我见你一个劲儿吃野果应是饿了,就给你盛了一碗粥,你喝了说没饱,又跟我讨了三碗,我在西山待了这么多年,少见胃口这般好的小妖。”婶娘笑着道。
南煦:……
南煦不知道自己还做过这么丢人的事,脸色不自觉涨红,怎的第一次来西山就给人留下了能吃的印象,不过想想婶娘口中被摔断了尾巴的青龙,南煦的羞窘好像又褪去了不少。
“那时应是饿了。”南煦小声替自己找借口。
婶娘笑容更甚,南煦不明所以,扭头看亭书。
亭书也是一脸笑意,不过是在竭力忍耐,见南煦疑惑,他提醒道:“你那日晚上又喝了六碗粥。”
南煦闻此言,只觉晴天霹雳,他的本体莫非是饕餮不成?那他和静渊说不定还能扯上些远亲关系…
南煦呆滞的时候,婶娘收敛起了笑意,对南煦道:“亭书说你要学做糕,我已经将食材准备好了,你来看吧!”
南煦立马收起乱七八糟的联想,跑到婶娘身边,亭书把他交给了婶娘,自己下山去买食材。
南煦看着亭书离去的背影,心想,原是有上次的糗事在先,怪不得妖明明许久才吃一回东西,可他来到这里不过一日,亭书却总想着要找食物让他吃饱。
第148章
茯苓糕的做法并不难, 只是其中几个细节与南煦记忆中的不同,南煦学得很快,亭书拎着食材回来时, 南煦已经跟婶娘混熟聊得热络,出炉的几锅茯苓糕也大多进了他的肚子。
南煦看见亭书时, 笑着冲他招手, 话还没说出口, 先打了个饱嗝儿。
亭书:……
接下来的几日, 南煦便住在西山上,每日香囊不离身,白日里去找婶娘讨论着做什么吃食, 亦或者是跟着亭书四处逛逛赏花赏景。
西山不如南海四处都是金银玉石晃人眼,也不及北境巍峨结实的屋墙尽显肃穆, 它十分简单, 放眼望去,除了药田和花圃, 便是一栋栋茅草屋木屋,很是朴实。
不过亭书忙的时候居多,除了给上山寻医问药的病人看病,他还要抽空去照料自己药田的珍贵药草, 再琢磨些疑难杂症,南煦看他专注, 自然不想打搅他思考,可这山上他也不认得旁人,便就去厨房寻婶娘。
西山上的妖并不在意口腹之欲, 那厨房也大多用来给病人熬些粥与药, 婶娘便是专管这些活计的。
南煦在山上住了五六日, 对西山白氏妖的社恐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因为他虽已见过不少白氏族人,却没机会去与他们说上一句话,每当南煦与他们遇见,上前一步露出想要聊上几句的意图时,他们就会加快速度离开,如此几次以后,南煦便有些怀疑是不是自己做过什么触了他们不喜,可下次在碰见时,他们也会对南煦友好一笑。
南煦把自己的疑惑找亭书问明,亭书怔了好一会儿,才笑道:“不是你的缘故,他们与你不熟,才会这般。”
南煦再一想面对外人憋不出两句话的栀星,这才恍然,对比起来,亭书在白氏妖中竟都算是比较开朗的那一类了。
可婶娘与山上其余妖不同,婶娘热情又健谈,南煦和他相处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年岁差带来的违和感,聊得很是融洽。
南煦喜美食,亭书隔一两日就会下山去附近村中寻买上一些食材,婶娘每日待在厨房本就无事,也乐得给南煦做吃食,婶娘擅长的几样糕点都是草药为食材,例如八珍糕,山药糕之类的,滋味都十分好,南煦在厨艺一事上悟性不错,不出几日就都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