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玉徽微微的松了口气,见澹月要出去,连忙问道:“师傅您要去哪里?”
澹月已经走到了门口,听她问起眼神眯了眯看向她,苏玉徽举着手谄媚笑道:“师傅您明日清晨记得回来就成。”
苏玉徽看着那白衣人消失在了门口方才松了口气,低声唤了蔷薇进来吩咐道:“去找肖十七……”
今夜是十四,骊山的月色分外潋滟。
站在洗剑台的最高处看过去,将整个汴梁尽收眼底——这是一座历经了百年风云的古城,风云变幻,朝代更迭,唯独骊山沧桑依旧。
这里是皇家的行宫,帝王春猎冬狩之时皆会来此,平日静悄悄的只有巡逻的侍卫,有一种无言的苍凉寂寞。
白衣如雪的男子站在洗剑台上,深邃悠长的目光盯着那陷入沉睡的帝都,在月色下那座城池灰黑色的轮廓像是一只沉睡的巨兽,将里面的人吞入其中……
那是集权势野心为一处的地方,里面的血腥、杀戮、同室操戈千百年来都没有停止过,演绎着一场又一场的王权纷争,每一寸土地,都是被鲜血浸染的。
他静静的看着,在他的眼中仿佛历经了千百年的变化沧桑,许久许久之后他才从这个地方离开,像一片羽毛一样,不用借任何力量。
他前往的方向却不是下山的方向,而是……那一座废弃了百年之久的神殿!
神殿的废墟之上,唯独那一座仙人承露盘的铜人依旧屹立不倒,他飘落在仙人的掌心。
而那一刻,埋藏在深渊的亡魂似乎听到了某一种号召,在无声的哭泣、哀嚎着。
此时若有人看见必定十分惊讶,在月色之下,一种不知名的、如同火焰一般的花,竟一点点蔓延、开满了废墟!
第678章 秋雨
九月十五,夔王大婚当日天色如墨,雷电纵横。
大雨零落的木樨香中,从夔王府到温家一路铺满了芙蓉花在雨水下怏怏的,一直到中午大雨方才稍稍小了些。
各地来贺的官员武将们聚集在夔王府的正院里,看着这反常的天气无不变色,私下里议论纷纷。
自从三日前,各地武将陆续进京之后,整个汴梁城呈现出一种戒备森严的状态。
城门紧闭,从宫中到夔王府一路而来禁军严密防守——而在数日之前,兵部侍郎江清流与禁军副统领楼玉堂遇刺伤重的消息也传开,种种异常无一不透漏出几分不祥之兆。
尤其是大婚当天,待夔王若亲子的徽宗没有出现,反而由皇后与太子代替出席的时候,似乎更是坐实了汴梁城那些时日似有似无的传言——东宫亲政后,想要除掉夔王!
当皇后的凤舆停下,身着月白色锦袍的储君与皇后一起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时候,所有的议论声戛然而止。
精明的文臣是不会插手帝王家的家务事,而那些武将们速来迟钝,似是并没有察觉到任何异常。
对于皇后来说,二十多年前的那一段隐秘往事一直是横越在她心头的一颗刺,让她日夜难寐寝食难安,尤其在他不顾祖训破例将那个孽种封为夔王后。
所以当年在苏显显示出有合作之意后,她明知此人狼子野心,却丝毫没有犹豫的与他达成协议——赵肃身世的秘密她谁都不能说出来,包括是赵泓煦也不能告诉他,一旦透露分毫,那边就是死罪!彼时东宫式微,赵肃在边疆屡立奇功,她需要有个人能牵制赵肃的势头,那就是苏显!
在这之后的几年里,赵肃戍守边关,但徽宗对于他的关注丝毫不减,诏他回京后其中的宽厚与恩宠更让她胆战心惊,让她更加坐立难安的是赵肃羽翼已丰,纵然是东宫也无法动摇他分毫。这些年来明里暗里不知多少场刺杀他都能毫发无伤,每每看到他就会不由想到林曦,想到二十多年前那荒唐的事,想要杀他的决心越演越烈!
等了二十多年,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借外族之手铲除异己,她知道会给大倾的江山带来无尽的隐患,可是她已经顾及不了那么多了。
高堂之上,红烛高照,她听见内监细长的声音道:“吉时到,新人行礼……”
冰冷的雨还在不停的下,新人的轿子已经停在了府门口,早有王府的下人备好了伞等着她到来。
她戴着镶嵌着夜明珠的凤冠,遮挡的面幕是由细碎的珍珠串成,在那摇曳的灯火下熠熠生辉,穷尽奢侈——这般高的规格竟比宗室之女还要奢华。
而那件嫁衣也是华丽无比,那是由三十位绣娘耗费将近半个月的时间赶造出来的,虽然做工并非是十分精细,但是胜在材质上,华丽的嫁衣长达一丈有余,上面用金线绣有凤尾翎毛的图案,四位侍女小心翼翼的捧着她的裙摆,一步缓步踏上石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