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无其他法子,沈氏沈清愿意入宫。”
她说的是沈清,不是柳明雪。
李珩点头,脸上没有表露出情绪来,他心头笼罩着一层说不清道不明的沉重。
“对了,安妃……也就是秦玉柔。”李珩站了起来,提到秦玉柔的时候眸色微敛,“对付秦家的话,朕希望你不要从她这边入手了。”
柳明雪带着些调笑道:“我还没进宫,你便已经护上人了。但我同你说过好多次了,道不同不相为谋,我可以不针对她,但是秦家人到最后都是一样的结果。”
“秦家之错,本就祸九族”
李珩想解释,但是却反驳不了,只道:“朕不是护她。”
他没有再说太多,同沈璋告辞后走出了沈家。
一路上,他都没怎么和周寻说话,心头那份沉重直到他躺在庆元殿的床上时仍然化不开。
——
秦玉柔拟好了菜品,先是喊来御膳房的谭林总管商议了下,然后又去兰泰殿找德妃,毕竟万寿宴是她在负责。
她一道菜一道菜地给德妃解释材料和口味,有时候还会说一些做法,德妃初听一些菜品的时候有些惊讶,后来被她说得都有些向往。
“没想到妹妹在这方面颇有品鉴心得。”这句话是发自肺腑的。
秦玉柔摸摸自己的鼻子,说着只是喜好而已。
林嫣最后只对一些菜名进行了改进,旁的没再多言。
她搁笔时,秦玉柔收回了东张西望的眼,用一堆词夸她的字还有香薰,像只好奇的兔子一般。
几日前她姑母说菜品的事情皇上要让安妃来定,她还觉得是皇帝想让安妃开始插手六宫事务,但如此看来,或许是陛下也觉得这宫宴太过寡淡了。
她又忍不住看了眼秦玉柔脖子上的伤,痂已没了,但痕迹犹在:“本宫很惊讶,你竟未开口追究妩儿,这伤在明处,可不是小事。”
秦玉柔笑着道:“那日德妃姐姐都替自家表妹求情了,我不想让姐姐面子落地上,也不愿多牵扯事端。”
这是个理由,但是更深的是她不想同林家交恶,毕竟林太后不是个好相与的。
“那妹妹就去御膳房看他们烧菜了,也不知道能不能做出来。”秦玉柔将林嫣写好的东西放在袖中。
林嫣在她临走前提醒道:“你的脚还一瘸一拐的,切记不可久站。”
她甜甜一笑:“谢姐姐提醒,等做好了,我便派人去喊你,咱们一起先把把关。”
说实话,刚进宫的时候,秦玉柔对德妃的印象是那种死板且规矩特别多的女人,又因着她是太后的侄女,秦玉柔便觉得她像是校长手下的教导主任,严肃过了头。
但是相处下来,她体会到德妃也不过是太后手下的打工人,好不容易从家族的牢笼里逃出来又被逼嫁给一个不喜欢的人,不怪她性子冷淡还沉默寡言。
赏玉宴那天她其实也挺心疼德妃的,林家摆明了是把她当成联姻的工具,瞧着没什么用,一下子打算推两个上去,出了事她还得出面保护。
唉,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安妃驾临,御膳房有人想好好表现,也有人觉得她是行外人,想着敷衍了事,谭林是个尽心的,带着人按照菜单开始一道道做起来。
于是慢慢地,那些想敷衍看好戏的人也伸长脖子,开始窃听厨艺。
秦玉柔从前在医院里看的美食纪录片不是白看的,吃得美食也不是白吃的,多年流连酒楼和钻研菜谱让她在御膳房的大厨面前也丝毫不畏惧。
而且她还拿出了自己从肃州带来的孜然,收集这么多真的不容易,一下子都给用上了,心疼得很,下次只能让她大哥再送些来。
于是菜品陆续出锅,这些菜没有繁复的处理和太过花哨的外形,但胜在光是味道便让所有人都开始不争气地流涎。
德妃一到之后几人开始品鉴,改良版的烤鸭、糯米鸡、肉燕、豆豉鲈鱼、孜然羊肉还有酸汤肥牛等都让所有人味蕾一下子打开了。
秦玉柔心想这算什么,要是有洋葱,有土豆,有卷心菜的话,她能做出更惊艳的菜来,要不是佛跳墙工序她没记住,高低也要整一个。
在糕点上,秦玉柔借鉴了一些广式糕点的经验,主要以清新口味为主,香甜兼备,又用桂花、菊花和栗子做出些金灿灿的颜色,更添贵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