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亡国公主后(118)

赵老太递上甜瓜,同他说起市井里的情形。

赵雉也感到诧异,“难怪这阵子隔壁县来了不少人,原是为着这茬儿。”

梁萤:“倘若有倒插门,那咱们这里的劳动力就多了不少。”

赵雉失笑,“你想得倒挺美。”

夏日繁星点点,他们坐在院子里,人手一把蒲扇,吃瓜唠嗑,言语里皆是松快。

赵老太从未想过有一天她能在外头寻得安稳,她喜欢这个小地方,民风淳朴,个个都对她笑脸相迎。

院子里时不时飞来萤火虫,梁萤孩子心性重,同谭三娘去抓它们玩弄。

她到底是个贪耍的,刚刚及笄的年纪,就算再老沉稳重,骨子里也带着几分反骨叛逆。

赵雉阅人无数,什么妖魔鬼怪没见过,唯独这个女人,把人性的复杂展现得淋漓尽致。

她既可以像只小白兔娇弱无助,也可以杀伐决断。

满肚子鬼名堂皆包裹在那身幼弱娇美的皮囊下,稍不留神就得踩坑。

这么一个复杂又耐人寻味的女人,不止皮囊能引人起意,其性情也比多数女郎有意思。

一边可以哄你,一边又可以算计你,心思复杂得叫人摸不着头脑。

现在隔壁县都把闺女往这边送,不止引起了梁萤他们的注意,平阴县的胡县令也感到好奇。

那胡县令跟张县令不一样,他是靠自己的本事考进士得来的官。

四十岁得了进士,上任到平阴,一干就是十二年。

曾经胡县令踌躇满志,结果也被朝廷磋磨得只剩风霜。他跟张县令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是真真的爱民如子。

安县穷,平阴一样穷。

明明都入不敷出了,每年还要上交五千贯给王太守。

胡县令不忍欺压底下的老百姓,日子过得紧巴巴,穿的衣裳浆洗得发白了还要穿,只要没穿烂就不会扔。

甚至还有补丁的衣物。

他这个县令当得穷困潦倒,也不知道自己这把老骨头还能撑到几时。

忽然一夜间吹来一股风,听到自家夫人不知从何处听来的谣传,说那安县竟然免除了徭役,竟然还把土地均分下放到户了。

胡县令整个人都魔怔了,这定然是谣传!

免除了徭役,光靠三成公粮,安县要怎么上交赋税给王太守?

胡县令怎么都不信外头的传言。

偏偏夫人姚氏说得信誓旦旦,并且还提到现在平阴但凡有闺女的家庭,多数都把女娃嫁到安县落户了。

平时户籍是县丞在打理,胡县令赶忙问县丞下户的情况。

结果被吓了一跳,短短一个月,就有三十六家女娃下户到安县。

这可把胡县令吓坏了,照这么搞,那平阴的儿郎还怎么娶媳妇?

娶不到媳妇就没法把生育率搞上去,生育率搞不上去就没有人口增长,没有人口增长就没有劳动力……

不曾想,现在劳动力也要被吸过去了。

县丞告诉他,已经开始有男丁下户到安县做倒插门了。

胡县令:“……”

整个人彻底懵逼。

安县这是要扒他老胡家的裤衩子啊!

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胡县令急得连觉都睡不着。

最终他纠结了许久,才决定走访安县,看看到底是不是传闻中那般政通人和。

独子胡宣担忧自家老子一把年纪了经不起折腾,劝阻一番,无奈胡县令铁了心要走一趟安县。

家人没得法,只得差心腹亲信跟去。

不管怎么说,那安县的衙门可曾干过土匪,甭管有没有改邪归正,多少还是有些唬人。

带上行囊,胡县令骑着瘦弱的小毛驴往安县去了,途中遇到一队送亲的花轿,他差亲信江安去询问。

不一会儿江安回来,同他道:“家主,那花轿是咱们余家村的闺女要嫁到安县大井村的。”顿了顿,“听说有四五个姑娘都嫁到大井村了。”

听到这话,胡县令心口一坠,活像自家闺女被抢似的,憋着一口气没法泄出来。

他心中不满,吹胡子瞪眼道:“那大井村有什么好,怎么个个都往里头嫁?”

江安:“……”

他其实也很困惑。

待到下午申时,主仆才抵达关应门。

现在城门虽然能进出自由,却查得极严。

守门的官兵看过主仆的路引后,又细细盘问了一番。

胡县令说是来吃喜酒的,又故意说起大井村娶媳妇的事,那官兵这才缓和表情,放了二人通行。

主仆进县城时天色已经不早了,他们寻了一家简陋的客栈落脚。

翌日一早两人就去逛早市。

胡县令特别关心当地的物价消费,问到粳米时,一样贵得咬人,不过问起当地的食盐时,他还是被打击到了。

平阴的官盐二百七十文一斗,当地居然才一百六十文一斗!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