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亡国公主后(117)

可是他们又委实太过弱小,只能心中愤恨,却无法像安县村民那样去争取,去抗争。

短短半月,安县的改变成为了平阴县老百姓口中的热门话题。

但凡走到哪里,你总能听到取缔徭役,土地均分。

也有商贩不信传言,亲自走了一趟安县,三观才彻底被颠覆了。

那里真的人人有地种,真的只缴三成税,个个脸上喜笑颜开,夸赞他们的衙门有活菩萨在为民谋福祉。

这可把平阴的老百姓们羡慕坏了。

当然,也有脑袋瓜格外灵光的人。

一些家中有嫁娶的百姓当即决定另劈蹊径,他们为了自家的孩子不受盘剥,想出一个绝妙的法子。

既然在安县有户籍的人都能分得自耕地,那自家屋里有适龄的闺女,便找媒人牵线搭桥,嫁到安县去!

反正就在隔壁又不远,日后回娘家也方便。

于是在一夕间,安县但凡有未娶的家庭顿时成为了抢手货。

哪怕有些小子才只有十岁大,都被媒人挣来抢去,成为香饽饽。

因为只要嫁进来成为安县人,就能落户,能落户就有土地分,还能享受只交三成税,且无徭役的利益。

天下的父母为了自家孩子操碎了心,平阴县有闺女的家庭纷纷把自家孩子往安县送,甚至还为争抢安县的男丁们大打出手!

衙门的纠纷一下子多了起来。

李疑是彻底傻了眼,因为报案的是两个媒人争抢一户村民家中的男娃,双方吵嚷得凶悍,甚至打到了公堂上。

那娃子才九岁,结果被两家媒人争抢,她们疯狂到索性让那男娃娶两个媳妇!

男娃:“???”

一脸懵逼。

男娃家的父母:“……”

还是一脸懵逼。

这不,门口围观的本地人不满了,义愤填膺道:“你们平阴县别欺人太甚!都来抢咱们安县的儿郎了,那咱们安县的闺女还怎么找男人嫁?!”

公堂上的媒人叉腰理直气壮道:“那你们家的闺女就招上门女婿啊!”

此话一出,众人集体愣住。

他们你看我我看你。

对哟,甭管男女,统统嫁进来,不都有土地分了吗?

在某一瞬间,他们仿佛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第三十一章

这场闹剧以男方父母暂停议亲而告终。

他们原想着给自家崽定个娃娃亲什么的,结果闹到公堂上来了,这是怎么都没料到的。

把告状的人打发后,李疑回到后堂。

当时谭三娘正给梁萤切从井里捞起来的甜瓜解暑,见李疑过来,谭三娘随手递了一块过去。

李疑摆手,说道:“外头那些婆娘都疯了,一个才九岁的男娃,就两家来抢人议亲,并且荒唐到让那娃子娶两个媳妇儿的地步!”

听到这话,梁萤傻了眼,她露出吃瓜群众的表情,“谁家的娃啊,这般抢手?”

李疑去洗手,发牢骚道:“真是奇了,这是什么时候吹来的歪风,咱们安县的男丁全都成了抢手货,但凡家中未娶的,皆成了媒婆眼中的香饽饽。”

梁萤也觉得好奇。

这阵子天气炎热,他们多数都在衙门里,不太清楚市井间的热门。

梁萤实在好奇得紧,差人去问一问。

不一会儿一差役进后堂,外头的太阳跟不要钱似的送温暖,他热得满头大汗,李疑取了一块瓜给他解暑。

那差役接到手里,同他们说起现在安县的情形,听得梁萤咋舌。

她和李疑你看我我看你,皆露出一脸无语的表情。

待差役下去后,梁萤自言自语道:“我万万没想到,开放关应门,竟还促进了两县的婚恋交流。”

李疑哭笑不得,咬了一口甜瓜道:“说来也是,嫁进来能分得土地,又只交三成的赋税,且还没有徭役,就算再穷的人家,只要不是懒汉,以后也总有翻身之日,那些当爹娘的真真是煞费苦心。”

梁萤看向他,“这么说来,咱们安县的姑娘可不愿意嫁出去了。”

李疑:“所以那媒人说,可以招上门女婿。”

梁萤:“……”

谭三娘打趣道:“倒插门的名声可不好。”

李疑问道:“名声和实惠比起来,哪个好?”

谭三娘掩嘴笑。

晚上梁萤在院子里乘凉时同赵老太八卦今日听来的趣闻,她也诧异不已,调侃道:“那敢情好,以后都往县里跑,人不就多起来了吗?”

梁萤笑道:“我原想着靠老百姓多生育或外来人口定居能提高人丁增长,却没料到还能这样增添。”

她们全都笑了起来。

稍后赵雉洗完澡出来,赵老太朝他招手道:“秀秀过来唠唠。”

赵雉踩着木屐坐到椅子上。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