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已经知道,他寿安宫前的花园,都是让褚寒给毁坏了。
李乐童:“他没有自尽,只是误会。”
君后没有说话了,就保持着这个姿势,呼吸平稳,就在李乐童以为他不会回答他为什么自缢了的时候,他睁开了眼,看着床顶。
“你放我走吧。”
‘我’,不是‘本君’。
李乐童沉默了一会儿,道:“君后知道不可能。”
君后声音嘶哑,“我的势力已经被你瓦解的差不多了,你放我走吧,我不想再待在这永无天日的宫里了,你只要放我走,我这辈子都不会再回来。”
李乐童转过了身,不去看床上宛如枯叶的君后,以及那双没了一丝光亮,仿佛已经死了的眼睛,他丢下一句,“朕不可能放你离开。”
走了。
他知道君后过得不好,知道君后这辈子都没有一刻自由过,可他无法放君后离开。
“让御膳房做些清淡的送来,另外,让伺候君后的嬷嬷们放尊重些,好好看护君后,别再让君后寻短见。”李乐童淡淡地吩咐寿安宫的管事太监。
管事太监诚惶诚恐,“奴婢遵命。”
一日兵荒马乱,回到御书房的李乐童,只觉今日比他批阅了个通宵的奏折还累,大抵是事情太过荒唐。
常公公询问他可要传膳,李乐童拒绝了。
早过了午时,他也没有胃口。
欲提笔批阅奏折,看见龙案上摊开的,还是那本日记,他翻过了一页,看见影卫在下一页写的那行字了:娘娘哭了一路。
他很浅地扯了下唇角,有何好哭的……
静仙宫的湖,他一次也未去看过。
李乐童松开了薄薄的纸,视线中看到什么,他抬起头,就见常公公将那朵小小的荷花插在了一个精美的花瓶中,花瓶就放在他的龙案一角。
很小的一角,不占什么地方。
但此时李乐童的眼中,只能看见那朵小小的荷花。
满龙案的奏折,他全都看不见了。
他终于落了清净,可以好好赏这朵荷花了。
也许是太过安静,他心中碎了的东西逐渐震耳欲聋,脑海中褚寒的面孔不知怎的,也扭曲起来,好像变成了年幼的他,又也许,他还是受了君后那番话的影响。总之那尘封在他心底,盖在用粗糙茶叶泡出来的茶水的茶盏里,尘土飞散,盖子轻微晃动,他那些不愿多想,不愿回忆的过去,飘了出来。
化作萦绕的白雾,缠/绕在荷花上。
那是一段,很长,很沉的过往。
是有些像褚寒的自己。
第三十二章
李乐童是在顺和十七年生的, 他的母妃,丽妃,是先皇宠妃之一。她是个很美丽, 有智慧,也有手段的女子。
丽妃十五岁入宫, 十八岁怀龙嗣,三年里盛宠不断, 甚至先皇说过, 只要她生下皇子, 她要什么都许她。
丽妃清楚先皇只是说说罢了,他有太多的皇子了,太子虽还没定下, 但无论如何,也轮不到她的儿子。她只是想,有个儿子,能延长她的宠爱。
日后先皇驾崩, 她也不用殉葬。
只可惜, 她注定事与愿违。
顺和十七年冬,她生下来了一个男婴, 这本该是天大的喜事, 她该欣慰感动地落泪, 她的荣宠保住了,可接生嬷嬷在翻看婴儿腿间时, 突然惊叫一声, 险些没抱稳孩子, 丽妃刚刚生产完,身子十分虚弱, 她下意识伸手去接她的孩子。
“孩子!我的孩子。”
接生嬷嬷是丽妃的亲信,在最初的震惊过后,她连忙用襁褓裹住婴儿,小心送到丽妃身边,浑身发抖,“娘娘,您看看……是个小皇子……”
然后把孩子的下|身露出来,给丽妃看了个清楚。
丽妃脸上的笑意尚且没浮现完全,就僵住了。
双|性人。
雌雄同体。
她竟生下了一个如此不祥的孩子。
那一瞬间,丽妃想了很多,她本就苍白的脸更白了,仿佛随时晕过去。
房间里的下人没听见婴儿的啼哭,有些摸不准情况,其中一位嬷嬷想上前看看,丽妃厉声呵住了,“滚!”
几个呼吸间,她已经飞快做出了决定。
这其实得益于孩子出生后就一直没有哭,像个死婴。
丽妃被汗水濡湿的手轻轻搭在孩子的脸上,声音发颤,“他为何没有动静?”
房间的下人们立刻感觉到了什么,全都跪下了。
丽妃娘娘生下的,怕是个死胎。
唯有离得最近的接生嬷嬷,看得清切,娘娘脸上一片冷静,冷得泛着杀意,她颤抖的手,也是在探婴儿的鼻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