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叶惟昭转眼就过了十六岁生日。
当然,不管叶惟昭过几岁生日,现在都没有人在乎这个问题。只有叶济康在这天派人给叶惟昭送来了一盒子酒菜,那天叶惟昭又正好离开营地去办差了,待他第二天回来那些菜都坏了,只剩下一壶酒还能喝。
十六岁的叶惟昭个头又长高了一截,他的胸膛变得更加宽厚,身体变得愈发强壮。连眉宇间也开始生发出来男人才有的飞扬与帅气。
慢慢地,叶惟昭也发现,越来越多的人会对他表达有意无意的欣赏与爱意——当然这些都是各式各样的女人们。
所以当叶惟昭在处理很多事情的时候,他确实比同僚们方便很多。
譬如,都指挥使就爱安排叶惟昭出面,进城里去与酒楼的老板娘、花楼的老鸨探听他需要的消息,寻找需要的人。尤其是一处叫做醉花楼的老鸨,尽管叶惟昭不曾在醉花楼消费过一文钱,但每次当叶惟昭进城路过醉花楼,老鸨都会热情地招呼叶惟昭进店里坐坐,要不然就往叶惟昭手里塞一把香瓜子。
所以叶惟昭总是能比其他人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顺便还能收获各式各样的花果小食回军营。
因为这样的事情,叶惟昭总是会被军营里的兄弟们打趣地叫“折花郎”,意思是只要叶惟昭出手,就没有不服软的女人。
叶惟昭却很忌讳别人这样叫他,这很难不让他想起自己那个吃软饭的爹,他叶惟昭是靠拳头打天下的,而不是其他。
他一定不会成为叶济康那样的软蛋!
终于,在一次执行任务中,叶惟昭表现亮眼,都指挥使程烈便向皇帝赵昀请旨,调叶惟昭进京,入禁军任中郎将,皇帝赵昀允了。
时至今日,叶惟昭也会主动回徐府了。经过那一年的事情,无所畏惧的初生牛犊一夜之间就突然长大了。他愿意回徐府看望徐家的老祖宗,也看望自己的父亲。
这一次,叶惟昭终于要进京做官了,他再一次回到徐府看望自己的父亲。
听说叶惟昭要进京做中郎将,叶济康很高兴。他笑眯眯地拍拍叶惟昭的肩膀告诉叶惟昭说,因为当任的殿前指挥使曾经是徐家老爷徐勉的门生。
“给陛下做贴身护卫,总归都得是知根知底的才好,程将军与那指挥使大人向来交好,此次你能上京,除了程将军的引荐,也多得咱徐家先人的荫蔽。”叶济康这样对叶惟昭说。
叶济康在提及徐家老先人的时候总是要加个“咱”,虽然从来没有见过徐勉的面,但死去的徐勉的确也是叶济康的爹。
过去叶惟昭会对叶济康说出这样的话冷嘲热讽,现在再听依旧觉得刺耳,但他好歹知道要闭嘴。
叶惟昭扯了扯嘴角,尽量忽略那个“咱”,说他一会就去上房拜见老祖宗,给老祖宗辞行。
趁着这两天浴佛节徐府要去宁古寺礼佛,叶济康想叫叶惟昭也一起去玩玩,顺便跟徐家人拉近一下感情。不管怎么说叶惟昭是他叶济康的儿子,也就是那太仆寺卿徐勉的孙子,叶惟昭想要获得好的前程,不可能跟徐家脱得了干系。
“毕竟你太爷曾经做过太仆寺卿,往后你上京,少不了要与老太爷曾经的同门好友打交道的。”叶济康这样对叶惟昭说。
这话听得叶惟昭脚趾抠地,但是他依旧忍住了。
叶惟昭不知道自己还能忍到什么程度,好在自己马上就要离开江宁了,不管怎么说跟徐家人好聚好散,双方都需要给对方留下良好的回忆。于是叶惟昭点点头,算是答应了叶济康的要求。
在进山的路上,叶惟昭勉强当了一回叶霜的“护卫”。
原本他也是不愿意的,但是看在那一只馒头的份上,叶惟昭愿意再忍这么一次,因为他知道——
叶霜只是很幼稚,而她的残忍也只对叶惟昭一人施展。
……
山中那一夜给叶惟昭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叶霜可恶起来能把人给气得牙痒痒,可一旦温柔起来叶霜也是很迷人的。
叶惟昭没有接触过如此性情明朗的女孩,当他看见叶霜那双迷人的眼睛,他的情绪总是会控制不住地被对方牵引。
叶惟昭想,小孩子的立场果然都是笑话,所以幼稚的叶霜恨得肤浅,爱得也容易。
只是因为自己救了叶霜一次,叶霜劫后余生很容易就把叶惟昭给排在了徐三娘的前头,才会做出今天这表现,以示对叶惟昭的感激。
当然叶惟昭也明白,叶霜肯定还是爱她的母亲多一些,但能接收到来自叶霜的善意,他还是很高兴的。能少一个仇人,那是好事。
叶惟昭心安理得地享受叶霜对自己的好,不能不说孩子气的女子真的很容易就能激发男子骨子里那莫名的保护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