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他又退两步。房间没多大,身后就是墙和窗子了。阿佑继续说:“这事我答应他了。现在是第二个问题,我要选择做杜家人,还是阿佑。”
文世龄的心跳快了起来,“什么意思?”
阿佑转过身,打开了窗户。新鲜的空气扑面而来,微风掀起了窗帘的角,像房里溜进了不知名的生物。文世龄很是恐惧,看着阿佑问:“阿佑,你过来!”
阿佑听话地转过身,温和地说:“妈妈,你记得吗,你把俞家宝赶走的那一天?那天他在楼下跟我吵了一架,我真想从这窗口跳下去。”
文世龄流着泪:“阿佑,不可以。”
“为什么不可以呢?”阿佑一脸的迷惑:“小时候我常常问这个问题。为什么我不能这样,不能那样,这房子是我的监狱,我哪里都不能去。到长大了,我可以出门了,才知道困住我的不是房子。那到底是什么东西?”
阿佑的精神状态不太对劲,文世龄突然想起,俞家宝被赶走的那天说阿佑身上有刀割的痕迹,她耿耿于怀,却无法确认。难道这都是真的?阿佑曾经用刀来割伤自己?
她怕得很,央求道:“阿佑,你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你现在回来!”
“回来!”阿佑喃喃道,“到今天,你们还是认为线在自己手中。阿佑回来!阿佑不能行差踏错!阿佑只可以做好孩子!”
“不是,阿佑,我们都爱你,我们希望……”她说不下去了,泪水浸润了她的唇。
“阿佑不回来了。阿佑不是个好孩子,你们看到的阿佑,都是我演出来骗你们的。”阿佑转身,从窗口探出半身。
文世龄吓僵了,膝盖无法移动,嘴唇不能张开。
阿佑望着外面葱绿的世界,春天已经过半,勃勃的生气从大地涌生,放眼看去,繁盛又混乱。这就是他向往的天地,他病态地梦想着的自由。这跟他每天走过的地方是一样的——但又不一样。他每天走的依然是他们铺给他的正轨,从那孤独的学习桌延伸出来的,一路到天涯海角。
霎时之间,他所经历过的所有的失去,父亲、没有朋友的童年、俞家宝,全都劈头盖脸地扑向他。隐忍的痛苦从每个毛孔发散出来。他知道他不是母亲想要的优等孩子,甚至不是个正常人。他感到愧疚,又有一种报复的快感。
楼下没有俞家宝在等他,但他还是做了一个决定。他转身说:“妈,我走了,我要去找他回来。”
“你……你去找俞家宝?”文世龄的声音空洞微弱。
“不是,”阿佑摇摇头。
窗帘飘动,阿佑跳了下去。
文世龄只觉周围都空了,呼喊声从胸腔里爆发出来!常北望冲进房间里,惊道:“怎么了?”
文世龄拉着他,才有力气跑到窗户,低头看,阿佑攀在二楼的窗花上。“阿佑!”两人高声呼唤。
阿佑抬起头,对他们微微一笑,挥了挥手,随即跳到了草地上。
他已经不是十几岁的小鸡仔,他身高腿长,有强健的肌肉。老鹰飞过山那边,阿佑听到自己的声音喊道:“走,好好活着,别死了。”
他决定追着这个声音去。他自己的声音,不再回头。
作者有话说:
阿佑终于还是跑了,这几篇美食文可以叫“各种离家出走”合集了(捂脸)。
第一段讲到法国农业。很多关于法国为什么是世界美食中心的讨论,常说到穷凶极奢的贵族历史、优越的地理环境、社会富裕得早、甚至殖民掠夺等等,很少讲到一个点,法国有非常好的农业体系。法国是欧洲第一农产品输出国,农地能占国土60%(我国感觉上农耕地很多,其实只占56%,农产品也依赖进口),跟美国不同,法国大部分是小农。几乎所有农民都加入合作社,保证他们的利益和议价能力,所以农民不吃亏,种地能活得好。
农民活得好,大家的整体生活素质才有保证,美食的根源在土地啊。
第179章 无国界
“俞桑!”一个声音叫住了他。俞家宝转身,眼前是一水穿着黑色厨师服的男人,全剃着平头,齐整得引人注目。俞家宝喜道:“石川桑!你在这里!”
没想到他最先遇到的是日本队伍。他跟石川桑在大阪相识,故友在异乡相见,自是絮絮叨叨聊了半天才分开。
宴会厅没有固定坐席,两边的长桌摆满了各色烘烤小点,服务员把酒水举到宾客跟前。各种肤色、各类语言交织成多彩和谐的网,俞家宝穿梭其中,心情激动。场地中央立着个展板,上面画着巨大的世界地图,插满了参赛国的国旗。
俞家宝半辈子认识的国家,都没国旗数量的一半。他一个个看着,想象那里会做什么样的面包,吃的都是什么样的人。目光扫到中国地图,他吃惊道:“我们呢?我们不在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