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瓜永远是对的(367)

作者:安尼玛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迷信人的技术才扯蛋,人和食材,互相成全。家宝比我们都强的地方,是他能放低自己,把能力收在酵母里。说得深一点,他做出的面包不止是他自己,还带着庙里三代面包师的付出和时间,这是个人可以凌驾的吗?”

乐晴认为这就是玄学!他以一己之力从西北的黄土坡,爬到北京大酒店高级甜点师的位子,最想摆脱的就是灰头土脸的历史。“大厨说出花来也没用,他的三代酵母能发起来吗?发得起来你再跟我辩。”

这话狠准稳,子安无言以对。俞家宝的心更乱了,子安和乐晴都有自己的道理,他也有自己的道理,他的道理朴素得拿不上台面。他想赢,越来越想赢,因为他为比赛所付出的代价大得不胜负荷——时间和精力、他背负的同行的白眼、子安乐晴和老三的仗义相助,以及最难说出口的,阿佑家给他的钱。他若拿到好成绩,便印证了阿佑爷爷的眼光,若输了,那笔钱杜家想必也不会在意,权当施舍给失败者了。

这才是真正的屈辱!他必须证明给阿佑看,投资在他身上的钱是值当的、有回报的,不是打发人的遣散费。

他说:“我再喂两天,要是多喜子还不能用,那就换!”

那天下午,他们收到通知,世界面包大赛马上拉开帷幕,周六在市区酒店有个非正式的酒会,邀请所有面包师参加。

“终于开始了,”乐晴摩拳擦掌,“我们这水平,怎么都在前十吧?”

子安也是这么想的,他周游列国,好面包吃过不少,很清楚他们的实力是在第一梯队上。但比赛不免会有意外,可能是因缘际会,也可能是人为操控,而且更让人担心的,是眼前这位爷——

刚失恋、心不定、太想赢。

于是他泼了泼冷水:“亚洲前十都不一定。面包业我们内地比东京、大阪、中国台湾省、新加坡都要落后一些年,不用说跟欧洲比。心态放正常,不要去想名次了。”

乐晴却认为子安这些话是针对他,语带嘲讽说:“霍大厨真会说话。那咱实事求是,要做的三种面包,我做开心果酱酥皮,家宝当然是压轴的酸面包,那大厨贡献什么?”

子安愣了愣,他又不是专业面包师,来这里本来就是做沟通和后勤保证,还得帮他们把握方向,给俞家宝做心灵导师,这还不够?俞家宝也说:“子安哥不必下手做面包,他是咱领队,帅气地站在那里,我们就准赢了。”

“吉祥物呢吗。”乐晴刺了一句。

子安真生气了,眉头一皱道:“第三个面包我来负责!你做好你的,别拖后腿。”

“放一百个心,只要大厨不把面包做成菜,我和家宝肯定能干翻欧洲人!”

“别把话说满了,你能干过我再说。”

诶?!俞家宝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这是内讧还是内卷?

第178章 不再回头

周六上午他们三人穿戴齐整,去参加面包大赛的酒会。酒会设在一家新开业的时髦酒店,黑色的玻璃门打开,就见LCD屏幕拼接的几何图形墙上,放映着做面包的精致片段。另有一个屏幕放着世界面包大赛的logo和麦穗形状的冠军奖杯。

在最大的中央屏幕上,画面却是大片金黄色的麦田。子安说:“你们知道法国为什么是面包大国?因为她也是农业大国,60%的土地是农地。”

俞家宝想起巴黎郊区也有大片麦田,新鲜面粉唾手可得。而日本,就他知道的,大部分小麦都得进口,因此发展出精湛的加工技术。北京……很多店都是用进口的日本加工的进口面粉,娃套着娃,最后加了一大截费用才到他手边。

屏幕中央让给了麦田,提醒他好的食物并不完全产于厨房,土地才是最根本。他对食物霎时有了新的理解。

迎宾微笑道:“Bonjour ,welcome to L’hotel de Fortune. ”

三人相互看了看,走进玻璃门里。

玻璃门打开,文世龄走了出来。回头看了一眼,盛世酒店的大堂在门里渐渐缩成一条线。

取名“盛世酒店”,她是反对的,认为堂皇得土气,可是杜昀盛很坚持,“有你的名字,又有我的名字,太平盛世,浑然天成;你要介意我在前面,叫世盛也行啊。”

她嫌弃道:“更难听了。”

她已经很少想起逝去的丈夫。但只要人提起“盛世”两字,到她耳边必定还是丈夫的声音。杜昀盛的语气听似开朗天真,实则他肚子里全都盘算好了,只要他拿定主意的事,很难让他改变。几乎没人知道杜昀盛是比她还要执拗的人,一意孤行地离开家庭、经营“盛世” 、去跳伞然后死在深谷里。

为什么酒店会被毁成这模样?她蓦然升起一个念头:或许过去那些错误决策,都是她潜意识里报复杜昀盛,她想让他看见,被他丢弃的家庭和产业过得多么艰辛、多么痛苦……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