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瓜永远是对的(308)

作者:安尼玛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他心胸殊不宽厚,因为恰巧在北京,被俱乐部委托来评测候选人,就想趁机羞辱俞家宝。他对这人倒没恶感,但是Zmoo太成功了,分去了他不少客流。北京店亏损连连,投资人准备撤资,他在国内的其他店也在走下坡路,怕是未来几年都很不好过。

“中国人不懂面包。”他暗自下了结论。吃着红豆包的时候,他也是这么想的。街面上充斥着软甜面包,馅料里满是廉价调味品,吃完糖精香精味久久留在口腔里,破坏食欲。这枚面包虽然材料天然,但也是甜甜柔柔的货色——亚洲人的软蛋子口味!

偏偏这种面包才受欢迎,真正有粮食甘美和发酵风味的出品却遭到忽视。他把失意都转移到了桌上的面包,尝到的都是愤慨、都是缺点。吃酸面包的时候,他想,这面包发酵了那么长时间,酸味柔和、麦香突出,底子是优秀的,但是用的大众牌子的面粉,可见面包师没有上进心,技术再好也不算最出色的匠人面包。这年轻人被那么多人称赞,实在是吹嘘过头了。

他喝了口水,冲走嘴里的滋味,在众人安静的等待中,开口说:“谢谢你们丰盛的款待。很抱歉,我必须说实话,这些面包的实力,还够不上俱乐部的推荐。”

这话只有老三听懂了,他立即辩驳道:“俱乐部的推荐是否有确切标准?你认为不够好的依据在哪里?”

耶桫微微一笑,以法国人周末不谈正事的轻松姿态,伸了伸舌头:“我的舌头就是标准。先生,你在问一个全巴黎人都知道的事实。”

这话不用翻译,大家一看他刻薄的神情,就知道法国大师不喜欢这些面包。老三一时想不到反击的话。这事儿怨法国俱乐部,压根儿就没有重视中国面包师,评测比他妈网红探店还草率。他性子桀骜,最受不得人轻视,当下对俞家宝摇摇头。

俞家宝沮丧地点点头,紧接着又摇摇头,挤出个笑,表示“我没事,甭担心”。清水很是惋惜,但还是松了一口气,如此一来,家宝便不用面对独自参赛的困境。

一行人情绪不高地送大师到店门口。礼数要做足,俞家宝再三表示感谢,又请耶桫品尝几样店里的出品。耶桫礼貌地吃了几口,称赞了他们的柑橘玛德琳风味美妙——店里的蛋糕都是酒店甜点师乐晴的出品,自然是好的,但跟俞家宝的手艺完全无关。

大师扫视一圈,再次为玲琅满目的面包和络绎不绝的顾客而嫉妒。他的目光在收银台上突然定住了。三两步走到柜台前,他小心翼翼地摸了摸Zmoo的镇店宝物:两条木乃伊法棍。

“这是我店里的,”耶桫喃喃道。老三带着嘲讽意味笑了一声:“法棍哪里都有,莫不是你家的产品盖了戳?”

“没错!每个面包师的作品,都会有他的痕迹,外行人看一模一样,但本人一眼就可以认出来,就像一眼认出自己的孩子。”

俞家宝听不懂法语,却懂了他们的话,对老三说:“这法棍是他们店的。他家法棍做得好,但是卖得不行,我买了回来供着,提醒自己要做好面包,不要被潮流迷了眼。这些话您不用跟他说,您就说我付钱了,不是偷的。”

老三对耶桫:“这法棍没人要,俞先生买了回来。他给钱了,不白拿你的。”

耶桫大为震惊,抽 出法棍,只见面包皮早就风干,不知道在收银台的当眼处放了多少时日。可凑得近,还能闻到些许麦香。他花了二十多年才把法棍做到完美状态,薄脆的表皮、轻盈的大气孔和嚼劲、美妙的谷物香气和适度的咸鲜,在几乎每条街都能买到新鲜面包的巴黎,他的法棍也是出类拔萃的;哪能想到在北京会卖不出去,沦为竞争对手的“摆设”?

大师的脸一阵红一阵白,老三见他情绪不对劲,赶紧说了一句片汤话安抚他:“俞先生很喜欢你做的法棍,你的手艺是我们都很崇敬。好了,工作结束,大周末的别站这了,去我店喝一杯?”

大师只听了前半段,眼神锐利地看着俞家宝:“你喜欢我做的法棍?”

俞家宝应了一声“喜欢”。耶桫大师:“俞先生有很好的品味和手感——我必须说,在我见到的年轻面包师里,很少能做出这么优秀的面包口感和悠长的发酵滋味。不过你的能力,放在巴黎就是个普通货色。你能理解我的话?”

听完老三的翻译,俞家宝敷衍地“嗯”了一声,心里却很不服气。耶桫把法棍放回桶里,一边走出店门,一边摆手说:“你不理解,也不相信我。口说无凭,你还是亲自去法国看看吧!”

老三吃惊道:“诶?耶桫先生的意思是?”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