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心里欢喜,却还装出一脸严肃道:“俞桑再说话,黄油要化成水了。”“哦对对,马上开始做。清水桑拜托不要拿走你的手。”“那谁帮你切割面团呢?”“也是啊。”
两人说说笑笑,旁若无人,范晓星咳嗽一声,插嘴说:“两位大师,可颂比法棍还不耐发酵吧,这次还让给石家庄的人先烤吗?”
俞家宝想都不想,“都答应好了,让他们先做吧,我们面团发酵好后,先冷冻。”
在面包师的汗水和紧张作业里,浓郁的香气弥漫四周,小麦的香、肉制品和蛋奶的香,其中最突出的,是黄油馥郁之极的奶香和油脂香。餐厅后厨和一些客人被香味引了过来,在屏风后探头探脑。
第二个面包,很多面包师都选择做酥皮或者重料面包,这就要拼食材了。
钟雨慧走了过来,闻到他们可颂的香气,滚圆了眼说:“原来是你家的面包,香得要了命。”
俞家宝给她递了一个:“试试好不好吃。”
“不能不好吃,”她不见外地咬了一口,酥皮碎裂,黄油的浓香袭向口腔。面包口感丰富,皮轻盈酥脆,面包心层次薄而有筋骨,咸香回甘。钟雨慧连连称赞:“今天吃过的面包里,这个最好!你用的什么黄油?”
这牌子她听都没听过,再问市场价,咂舌道:“难怪这么香,不卖个十五六块回不了本。”
“我们店是这个品牌的中国区代理投资的,成本比市面低。”
钟雨慧叹道:“大城市就是好。这么好的东西,我们可不敢用,成本下不来。”
“你自己做的肉肠,独一份,更加稀有,”俞家宝宽慰她。
“裁判不会那么想。在北京,什么都有,不比我们小城;好材料就赢了一大半,哥哥不要输哦。”说完,她拿了两可颂就走。
俞家宝回味这话,在她身后说:“嘿,你这话错了。没有好材料,我一样能赢。”钟雨慧转过头,给了他一个鼓舞的微笑,“用好料不是丢人的事儿,哥哥加油。”
这笑比祝芳申的挑衅还刺激他!俞家宝向来认为,面包最重要的原料是时间,充足的时间,让酵母充分地把酶转换成甘美的滋味,而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他才不愿意因为贵材料而成王,他认为这是作弊,是对面包自然生长的不敬。
他立即拿出酸面团,对多喜子说,我们要争气点,拿个全场第一!清水看得糟心,把酸面团盖起来道:“俞桑能冷静点?这里很热,别让多喜子过度发酵了。”
俞家宝信心满满:“多喜子可没那么娇气,别的面团冷一点热一点不行,多喜子生命力强着呢!”
清水想,这话倒是没错,野生酵母发酵缓慢,比一般面团耐得住不良气温,晚几个小时烘烤都没事。只好放任他了。
俞家宝把多喜子大剌剌地放在桌上,不做任何措施,像是对全场宣战——虽然谁也没空搭理他。
他们的可颂果然震慑全场。即使条件恶劣,在清水和俞家宝的熟练操作下,可颂仍呈现出漂亮的结构和口感,再加上出类拔萃的黄油品质,Zmoo的评分节节向上。
范晓星感到扬了眉吐了气,锤着桌子说,这才是咱的真正实力!这次裁判的分数迟迟没出来,不知道在交头接耳议论个什么。面包师们都评了一圈后,可颂的评分位居第五,如果加上裁判的分数,很可能就要超过周翀的“法棍”和荒海的“大方阵”。
俞家宝发现了祝芳申的眼神,得意洋洋地回了他一眼。祝芳申厌恶地转过头去。俞家宝腹诽:这人手段高明,可心眼未免忒小。又好奇他第二轮做了什么面包,便厚着脸皮走到人地盘去。
作者有话说:
报歉更新又晚了。昨晚摸鱼,没干正事,一晚都在看新闻。
真是世事如棋,荒诞之极。这文差不多两年前开始写的,局势变得这么快,家宝给阿佑补习,都成违法的了。原来这个故事真的不可能在现在发生呢。
第142章 光棍司令
祝芳申没料到俞家宝再次闯了过来,没好气道,“干啥子?”“我想看看你做了什么,能尝尝不?”“协调员会送到宝的桌上。”“还是您亲口介绍,更有意思嘛。”
俞家宝看到刚出炉的面包,大吃一惊。祝芳申做的竟然是最家常、最简易的苏打面包。这种面包没有任何技术含量,是爱尔兰古早的主食,用小苏打来蓬发面团,省却了冗长的发酵。
在这高温下,不用酵母,确实是个聪明的选择。可这面包有手就能做,小朋友都不会失败,祝芳申确定要把它送上裁判台?
祝芳申挑眉说:“宝不是说要吃面包吗,吃吧。”俞家宝拿起棕色乌涂的切片,先闻了闻。面包有舒服的橘子香气,放进嘴里一咬就散开。这是苏打面包的特点,不揉面不起筋,一般也不会使用高筋面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