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瓜永远是对的(246)

作者:安尼玛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霍子安怔了怔。俞家宝眼望窑炉,那表情迫切又愁闷,一点都不像巧言虚饰。

子安拍了拍俞家宝的后背,宽慰道:“窑炉会烧起来的,别急。”

鲜果面包和墨鱼汁面包在超市的推波助澜下,大受欢迎。

他们对市场抓得分毫不差,新鲜食材、新奇配搭、有话题点的外形、细腻有层次的滋味,营销一做,人气暴涨。一周之后,超市要求他们增加三倍的供应量,同时在五家连锁发售。

面包店的logo印在每个外包装上,等于做了小规模宣传。Zmoo的名字有了些知名度,有些客人顺藤摸瓜找上门来,死路上的小店终于开始积累门客。

这一天俞家宝回到商区,俞家宝踱步到法国面包店Origine,往里张望。服务员百无聊赖地倚墙看手机,柜台的面包种类减少了,招牌法棍硬邦邦地立在柜台上,大块头的坚果面包、谷类面包躺在玻璃柜里,像建筑材料多于食物。

面包店没有安抚人心的烤面包香气,看来,生意不怎么好。

不出奇。真正在市场里肉搏,俞家宝才知道自己高估了群众的接受度。硬欧包吃的人本来就少,法国大师来也不管用,一般人谁知道你MOP是干嘛的?

他们最难的不是做面包,而是做市场普及,告诉大家这种面包好在哪里。俞家宝本来把法国店当对手,这时却有了同仇敌忾的感情。

“大飞!”他喊里面的面包师。大飞没好气地走了出来,“俞小爷,咋啦?你店里没生意,没事干?”

“今天闭店,出来逛逛。对了,你们天天开店,支出不少吧?”

“怎么,想探听商业机密?”

“别跟个斗鸡似的,我探听这个管屁用,两家店规模都不一样。我就是关心关心你,生意没起色?”

大飞给了他一个白眼,“总比你们好!”又忍不住吐槽,“北京就是不行,不会吃好东西,口味跟农民一样,爱吃一堆添加剂,甜的软的才好卖。上海就好多了,人欣赏水平高,会吃面包。”

俞家宝嘲道:“你的面包是蒙娜丽莎,得有欣赏水平才能吃。”

“甭阴阳怪气的,我说,你趁早撤店吧,我们这法国正宗都没多少客人,你那些变种日本面包,能做起来才怪!”

俞家宝本来是怀着好意来关心一下,可在竞争对手眼里,怎么都像是寻衅滋事的。俞家宝被这话一激,也急了,回嘴道:“那看看我们谁能活下去!”

两人孩子吵架似的,互相撂下“你个傻逼”的眼神,便各自散了。

俞家宝暗暗发愁,大飞的话也不是不无道理,那种材料廉价的连锁店,一月能开十来家,竟然都有不错的流量,可见不是面包没人吃,而是市场压根儿没有分层。不管是所谓正宗法国店,还是大众连锁,全混在一起竞争。

作者有话说:

美国M豆的颜色不止多,而且可以去官网定制颜色组合。听说英国更多,25种,去m&m‘s world专卖店,几十种颜色的糖果筒排在一起,看着也是开心的。

再说一件关于M豆颜色的逸闻,有个大牌乐队(忘了名字了),每次演出都会给邀请方开出几张纸的条件,非常细,其中之一就是酒店房间要放M豆,M豆里不能有棕色。有邀请方认为乐队龟毛,约是签了,但没拣出棕色M豆。没想到乐队拒绝演出!他们的理由是,他们的设备很重,所以合约里都会详细规定舞台的构造细节,确保不出现意外。M豆是为了测试公司的责任心,一家公司既然能忽视M豆条款,也很可能会忽视舞台的细节需求,摔死爷算谁的?乐队赢了官司。

第121章 一流人

忙完了手上的活儿,才不过上午九点。在常人刚收拾出门时,面包师的生物钟已经走了一小半,最劳累、最需要专注力的工作,已经干完了。

俞家宝挤在早高峰的车流里,去往商场。他去过进口超市很多次,都是行色匆匆,难得今天有闲暇。阿佑的办公室就在楼上,他给阿佑发信息:“快滚下来陪我逛街。”

俞家宝不幻想能在大庭广众牵阿佑的手了,繁忙的生活节奏里,能多见几面就满足。两人走过高价冰淇淋店时,俞家宝对阿佑笑道:“你记得讹诈我请吃冰淇淋吗?”

“记得,你自个儿不舍得吃,光给我和100元买了。”

俞家宝和阿佑走进店里,一看,价格还涨了,最贵的两球冰淇淋上百块,简直就是合法抢劫。店员微笑:“我们店卖的不是冰淇淋,是Gelato,不用一滴水,全都是优质奶,味道特别浓郁。”

连销售套路都大同小异,只是俞家宝今非昔比了——钱没有,脸皮倒是厚了不少。他大手一挥,买了一球最便宜的跟阿佑一起吃。俞家宝舔了一口开心果冰淇淋道:“味道退步了,以前做的又香又滑,现在跟普通冰淇淋没两样。”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