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不想那范晓星的钱,更不愿太依赖杜家,可现在还有什么路可走?
于是,范晓星如愿以偿,把俞家宝收入囊中。
范晓星拍了拍俞家宝的脑袋,笑得眉眼弯弯:“你要多少钱,要什么什么设备,尽管跟哥说,哥一定尽量给你弄来。”
俞家宝乖巧地点点头。范晓星欣慰地看着远处,“店没开起来,就拿到Hippo的订单,真不坏。这连锁咖啡店的背景是瑞士有机食品的龙头,也算连上了欧洲企业。”
清水丑话说前头:“范桑对我们的要求,是必须有二分一的面包使用你们的产品,这个条件以外,销售的策略、推广和目标,贵公司不会干涉?”
“放心吧清水桑,我们要的是名,一切以你们的专业判断为准。当然,生意是生意,你们的营业额别太难看了。”
清水和俞家宝对看了一眼。俞家宝警戒地问了一句:“范哥,你为什么要投钱给我?”
范晓星满脸都是喜欢:“我相信你,”他用力拍了拍俞家宝的两只肩膀,“真心爱面包的人,眼睛里能看出来。来来,你看看我眼睛,能看见热情的光芒不?”
俞家宝歪着脑袋凝视那褐色的瞳孔,不管怎么看,他只看见自己黑黑的倒影,没有亮光,但比光还鲜明得多。
两星期后,俞家宝自己拿了电钻,把Zmoo的招牌,打在了墙壁上。用布擦拭,木头泛出晶亮水光。
他们在法国Origine的背面,租了一个小得多的店面,而且坐落在园区比较偏僻的角落。但他终于有了真正的窑炉,厨房的布局和设备,店面的风格与规划,全都按照他的想法做。
多方比较,他们还是决定留在隆福寺商区,租金性价比高,而且有一个神秘主义的原因,俞家宝总认为阿佑碰见狐狸不是偶然,是赤大仙儿给他指路来了。日本稻荷神社的守护者为狐狸,主要护佑五谷丰收和商业昌盛,对面包坊来说谷物就是根本,赤大仙儿的意见当然不能忽视了。
这就导致了一个无可避免的局面,他们必须要跟法国店贴身肉搏。在这小小的园区,餐馆林立,咖啡馆一家赛一家花样百出,简直就是餐饮业的F1赛场。
只是这里并无呐喊助威的观众。
“这儿真干净,”阿佑在花坛边停下脚步,“人还那么少呢。”
“垃圾桶一周不清理,都不带满的,”俞家宝无奈道。
“新商区潜力大、租金低,相应的就得花不少时间培养人气。前面的半年,是最残酷的淘汰战,恐怕这里一半的商店会活不下去。”
“别打击我了好吗。”
阿佑一笑:“这就打击到了?硬战还在前面呢。”
俞家宝看着Origine的招牌,深深吐一口气。没错,开店只是第一步,后面才是真的生死攸关。活不下去,一切都是空想, 只有把面包店盘活了,才可以让炉火持续燃烧。
作者有话说:
本来想连发三章,第三章 很不满意,改了又改,还是先发两章吧。最近形势险恶,很难定下心来写踏踏实实的创业,以现在趋势看,经济萎缩在所难免,这一年餐饮业大概要死一半,大家会更要求便宜和实际。但换个角度想,创造力都是在贫瘠时候迸发,而且大家也需要生活重建,或者不用那么悲观?不知道呢。
《B级导演》囤太久,再囤我觉得纸媒都要覆灭了,所以今天顺便发啦。多说一句,请支持还在正经依循新闻伦理、职业规范和社会良知来做报道的媒体,可以订阅电子版或者买刊。媒体不能死,死了社会真的药丸。
第116章 如履薄冰
从美术馆大街的地铁站出来,跟着导航,穿过狭隘的、支着脚手架的通道,第一家映入眼帘的便是Origine的招牌。早晨八点,法棍准时出炉,店员展开笑颜介绍:“法棍的面粉、天然酵母,甚至盐和水都是从法国进口的,我们家是全中国唯一一家100%正宗的法棍。”
店员说的一点都没夸大,这些法棍、以及大部分的面包,都是在法国工坊里生产出来,冷冻成面坯之后,成批成批地运来亚洲店面。烤好的法棍和谐地摆放在篮子里,像是丰收的渔获一样让人愉悦。咖啡机流出黑色的醇香液体,对面的美术馆挂着大卫.霍克尼的作品海报,整个氛围也是巴黎左岸的复制品。
男子在面包店扫视一圈,殷实的黑麦乡村、夹着奶酪的短法棍、蘑菇菠菜咸派、吐司、歌剧院蛋糕等等,填满了每一个托盘,都是经典的法式面包和甜点。他细长的眼睛眨了眨,鼻头动了动,用蹩脚的英语问:“这香味从哪里来的?”
店员一阵紧张,也用磕磕绊绊的英语加手语说:“哦,那是我们厨房在烤eclair,中文叫闪电泡芙,是用质量好的牛奶、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