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瓜永远是对的(218)

作者:安尼玛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平时做什么,那天就做什么,不用特地安排。”

她一脸疑惑:“他不会满意吧?”

“他会满意的。来,我们继续!这个面团水分85%,面种5%,海藻糖3%,室温27度,打完面团最理想的温度是多少?”

范晓星进来厨房时,脑袋挺得直直的。他的双目像水底伸到水面上的探视镜,360度地转动一圈。当年他第一次踏入纽约名店的厨房当学徒时,就是这么如饥似渴地窥视着。因为天赋有限,他最终没能成为面包师,但一有机会,还是喜欢进入厨房,找寻理应站在操作台边的自己。自己的替身。正因如此,他对面包师格外的挑剔。

面包操作台边,一群看上去资历很浅的面包师在制作面团,手法稚嫩。他摇了摇头,心里默默打了个分数。桌上放着圆形和椭圆的面包坯子,看着像商场里流行的烘培教室,给个百来块就能学会做蓝莓纸杯蛋糕或玛格丽特小饼干。

他昂着头问俞家宝:“面包师,今天给我吃什么?希望是经典的功底面包,不是添了乱七八糟辅料的时髦玩意儿。”

俞家宝笑眯眯:“绝对经典,咖喱面包,您吃过没?”

清水在熟悉的皮椅上坐了下来。他腰板挺直,手安放在膝盖上,宽阔的肩膀予人海平线的安稳感。他总是坐在同一把椅子上,不管多出格或不利的信息,都不能让他的表情有多少波澜。因此食品公司的人都有点敬畏他,丝毫不敢怠慢。

副总经理李念开口:“清水先生,非常抱歉,经过内部商讨,我们决定变更投资计划。”

“变更?”清水的薄嘴唇开启。

“是的,咳,这对清水先生这一方来说,并非坏事。简单说明的话,就是我们要增加投资,从500万增加到2000万。”

清水惊讶的时候,也只是把手从膝盖移到桌面,“为什么?可是要增加店面?”

“没错!”李念略带讨好地一笑:“清水先生是明白人。我们就不绕圈子了,Kurakura刚来中国,根基尚浅,而且你们首席面包师的视频影响蛮坏的——既然清水先生坚持雇用俞家宝先生,那我们就得想办法消化负面评价。所以我们找来了一个合作者,Origine是这几年势头很好的品牌,创办人来头不小,是法国MOP面包师,在上海深圳已经有五家店,今年打算进军北京。”

清水点点头,不置一词。

“我们正跟那边协商,清水先生的开店计划照旧,主打高端手作面包,价格可以再提升20%,而Origine走更大众化的市场。双方可以共用设备,当然店面会让给法国方管理,他们更了解中国消费者。后厨嘛,我们协商着来。”

清水一针见血地总结:“李先生的意思是,给我们的500万不是开新店,是并入法国人的队伍,店交给他们,还要借用Kurakura的名誉、招牌产品和技术。设备的使用,以他们为主……”

“不不,”李念陪笑:“设备的话,您那边可以尽情使用,其实Origine用不了多少设备,他们做的面包有点特别。”

李念说了一个名词。清水桑稳如磐石的身体,第一次向前倾,不可置信道:“法国MOP面包师的店,只做这样的面包?”

“咖喱面包?”范晓星想掉头就走,“我堵了一小时的车来这里,你给我吃这个!”

俞家宝开始加水揉面团,“那是我们的员工餐,用早上剩下的黄油面团做的,范总一定要试试,味儿特正。”

范晓星觉得自己是来蹭饭的,“只有咖喱面包吗?”

“不。您想看我揉面,现在就给您做。这是法式面包的基础面团,T55面粉、冰水、麦芽糖和盐,酵母用加了黑裸麦的鲁邦种,我有更老的酵母,但目前不够稳定,现在我们用的这个面种滋味稍平淡,所以这面团会加茴香籽和海盐来增加风味。”

范晓星点点头,这才像面包师会说的话。说话之间,俞家宝已经把十五斤的面粉和材料混合成面絮,双手顺势推转,面团很快就成形。他的学生和其他闲下来的厨师围成一圈,像看史前动物一样看着那只丑陋的手拢收搓合。

手揉面包在如此现代化的厨房,简直像舞台上表演古老秘术。虽然没有射灯,面包师的周围也弥散着不真实的光环,似是旧时光的尘埃。

作者有话说:

少量面团手揉是有的,因为大机器打不了少量的面,但份量那么大的面团都是机器揉面的;多亏有了机器,面包的制作技术才能有所突破和创新,例如加入更大量的水和油,做出口感更丰富的面包。而且机器揉面温度上升慢,面团不会还没到位就开始发酵。

即使是俞家宝,商业生产的话,始终还是要靠机器和设备。只是太依赖机器,面包师的手感退化,会越来越像流水线工人。俞家宝的技能是特殊经历所致,比起一入行就用机器的面包师,多了很多敏感度和经验,这都是创造性的必要条件。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