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死了笨死了!秦王府自上而下,都是些什么人,主子无耻,下人笨。
“自然是再买一辆。”陈霜意气得想跺脚,但偏偏在人前又得装的端庄大方得体。
林闻清是将马车里乱作一团的布料和垫子处理干净了才下了马车,正巧碰见陈霜意同车夫说这句话,心情很好的赏了车夫一锭金子。
“是啊,回头让管事的再买一辆吧,这辆小了点,挤得慌,施展不开。”
“束手束脚的。”
陈霜意瞪着他,根本顾不上形象了,气得转身就走。
林闻清笑意盈盈地跟在了她的身后,哪里像是心情不好的样子。
等两人回府安置好后,陈霜意累极了,在房中补觉。林闻清则去了书房,这一早便有人来寻他了。
隆顺二十一年春,上元节后没几天,街头巷尾,因为三件事情,热闹了起来。
陈霜意回屋补了一觉,人也精神了很多,正拿着一卷诗经,坐在廊下翻看。
绿梅急匆匆地从外面跑了进来。
“王妃,出大事了!”
陈霜意微微蹙眉,还能有什么大事?她这一天一夜经历的,才是大事!
“王妃,现在整个金陵城都传遍了。”
“三件事。”
陈霜意放下了手中的诗经,坐直了身子,听绿梅手舞足蹈地说了起来。
这一日清晨,整个金陵城的人,都听到了三件事。
原本,应当只有两件,只不过这第三件事一出,便好像能跟前面两件凑在一起了。
一件事情上,隆顺帝今晨昭告天下,林皇后失德被贬,位份将为了贵人,四皇子也跟着糟了泱,被隆顺帝贬去了封地幽州。
幽州苦寒,儋州酷暑,这兄弟俩如今倒是一南一北,相互呼应起来了。
这个消息一出,往日里喜欢揣测圣意的言官们纷纷垫起了脚,伸直了脖子,想等着看秦王府的笑话。
这不是再明显不过的事情了吗,狡兔死,良狗烹。林皇后都被贬了,林家出身的两位皇子也被贬了,这说明什么,隆顺帝要开始收拾秦王府了。
秦王府这把良弓,是时候,藏起来了。
可惜,他们等不到了。
第二条消息,紧接着传了出来。
隆顺帝昭告天下,称秦王林闻清乃是当年徐后之子,在相国寺生产时同林家的孩子弄错了。
原本还等着看秦王府笑话的几位言官,彻底傻眼了。
若是说,这是真的,那么林闻清不仅不会有麻烦,反而身份水涨船高。他如今,可是陛下最年长的皇子了。
别说是良弓藏了,封个太子,也未可知。
不过,让人看不懂的是,隆顺帝只是认回了林闻清,却并没有册封的旨意,甚至连皇子的封号,也没给他。
陛下有六个皇子,除去已经死去的先太子,剩下的皇子里,二皇子四皇子被贬,已无夺嫡的可能。三皇子纨绔之名在外,也不可。五皇子六皇子,也难当大任。
若是隆顺帝认回了林闻清,那么这个太子之位,几乎便是他的囊中之物了。
之前还在早朝时弹劾林闻清,说他好大喜功,穷兵黩武的几位言官,此刻纷纷觉得,脖子上的脑袋,好似随时都要离开他们了。
不过,这都还是后话了。
这第三件事,更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主要是,匪夷所思匈奴公主这个人。
前阵子跟个穷酸秀才跑了的匈奴公主,被找回来了,确切的说,是她自己主动被找回来了。
公主初来大梁,看了几本话本子,便被爱情冲昏了头脑,死缠烂打非要嫁给一个进京赶春闱考的穷书生。
还跟着书生跑了。
不过好景不长,恩爱的时光很快就过去,匈奴公主自小娇生惯养,吃穿绝非凡品,先开始她还有点积蓄,日子还算凑合,等到后来她没了钱,便觉得日子捉襟见肘。
没了金钱,爱情也变得没滋没味了。
匈奴公主开始看穷书生不顺眼,再也不是看见他就脸红心跳想给他生孩子的样子了。
最终,她实在是受不了了,找到了当地的官员,主动被找回来了。
如今匈奴使臣还在鸿胪寺,两国和谈从冬日谈到了春日,而随着匈奴公主的回归,和谈突然变得容易了。
匈奴使臣表示,他们愿意臣服大梁,做大梁的属国,但公主得嫁给大梁的太子殿下。
原本公主跑了,大梁也没有太子,这事根本没得谈。
如今,就好像瞌睡了有人拿枕头一样。
跑了的公主回来了,没有太子的大梁多出了一位优秀的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