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户夫郎家的连锁面馆(83)

太守夫人笑着给老太太夹了一筷子生鱼肉,岳老太太面露难色,略吃了两口,就把筷子放下了。

章南彦带着三个儿子过来给老太太敬酒,见老太太食欲不振,难免面露不虞,林夫人知道丈夫心思,他私下总说老太太年事已高,哪怕穿的绫罗绸缎,戴的金银珠翠,也比不上吃口好吃的,胃口大开,能让他们多孝顺两年。

见林夫人为难着急,她身后立着的贴身婢女想起花厅还放着的菜,忙小声提醒林夫人。

见端上来的菜,章南彦面上微微动容,问:“这菜是哪里来的?”

林夫人担心菜色寒酸,面露尴尬,小声说:“是小叔挂怀老太太的生辰,特特派人从清江镇送来的。”

岳老太太见状,却似是有了些食欲,忙举起筷子去夹猪大肠吃。

三盘菜都让厨房重新热过,因盘子边夹着纸条,说明了加热的注意事项,所以热得刚刚好,把头一遭下锅稍淡的辣味激发出来,微微的麻辣和卤料都彻底渗进了大肠里,吃着爽脆嫩口,年迈之人的牙口也嚼得动。

那鳝丝则切的比往日的粗些,新鲜的野菜只用糖水焯过一道,原本的鲜嫩野味绝无损减,再配上加了绿豆粉的酸辣土豆粉,比原版的好嚼,入口即化。

这些菜的味儿都调淡了些,老太太空口吃了许多,才拿起杂粮包子吃,里头是菌菇加肉馅儿,咬一口汤汁流出来,吃得人满口生香。

岳老太太连连点头:“好吃,好吃!”

章南彦神色复杂,叹道:“老二有心了。”

他和弟弟求学时,章家本就中落了,父亲亡故后,上学的钱都是族中拼凑出来的,于吃食上他们只能俭省再俭省。

只是半大孩子,再怎么懂事还是馋肉吃。岳夫人没法子,便隔三差五去央求屠户家,半卖半送的把别人不要的边角余料和猪下水带回来吃,闲暇时,他们也曾光脚下田地,去捞鳝鱼泥鳅充肉,塞一塞牙缝,至于野菜杂粮,更是他们平日里的主食。

他们在京郊的住处,曾住下一户南疆来的邻居,那邻居极擅长做酸辣味的饭菜,将猪大肠和鳝鱼泥鳅料理得没一丝腥膻土味,又酸又辣又麻,每每吃得他们一家人涕泗横流,直呼过瘾。

章南彦终于做官后,邻居一家早不知去了何处,祛味的做法也没处去寻觅。

加之猪大肠这东西难登大雅之堂,老太太便再也没吃过了。

章南彦见菜都是大盘的,怕老母亲太开胃吃多了,晚上该闹肚子疼,便半真半假的抢了两筷子去,等吃进口了,他也大吃一惊。

比当年做的还好吃。

邻居的做法,是重口调料,重油重盐压味,这会儿的做法淡了许多,却仍把腥膻气味去得干干净净,淡淡的酸辣麻和回香,更能勾起人的食欲。

且多吃些,舌尖不会因重味发苦。

包子用的面也并非寻常的杂粮,似是在白面里加了些荞麦和山药粉,吃着不但绵软可口,还能调和胃口,利于老年人的克化。

老太太吃得是酣畅淋漓,连带这一桌的贵妇人们都好奇起来,也卯足了勇气,夹起往日她们看不上的菜尝上一尝,吃得各个都眼睛一亮,馋嘴起来。

见自家老太太吃得欢喜,林夫人又是高兴又是担忧,生怕她平时进的少,突然吃多了不舒服,便笑着把宋时安送来的山楂凉糕盛起一块,放在老太太的碗里。

宋时安是仿照果冻做出来的,颤巍巍莹润可爱,果然又让众人都好奇起来。

太守夫人好奇问:“这是什么做的,红艳艳的好生漂亮。”

林夫人笑说:“不是什么贵重东西,叫山楂凉糕,用完饭后吃上一块倒是不错。”

岳老太太果然喜欢这酸甜适中,软滑可口的东西,也不知是怎么做的,竟比最嫩的鸡蛋羹还要嫩上三分。

“这几样菜,和其他菜品迥然不同,是哪儿来的?”岳老太太问道,得知来源后,怔了怔,竟默默的流下眼泪,“傻孩子,既记挂着我,为何不来看看我?”

岳老太太想见送东西来的人,宋时安便又进来,他纤细的身影极轻快的掠过薄薄的绣花纱屏风,来到岳老夫人面前。

来之前,章南铭曾倾心吐胆,如赤子一般毫不隐瞒,将事情都和宋时安说过。但他也知道,兄弟失和,中间还夹着左右为难的老母亲,这绝不是外人能轻易调和的。

见了岳老夫人,他只讲了章南铭在弘文书院,生活一切都好,一向记挂着母亲,听得岳老太太又是高兴、又是难过,喃喃说:“也不知道我这辈子,还能不能再见老二一回。”

说得章南彦羞愧低头。

宋时安在里头和官家女眷们说话,许仲越不便进去,便站在月洞门边等着,这儿有几径修竹,芭蕉海棠,风景极佳。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