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陈家大哥这一番话,陈家上下一心。等许仲越和宋时安手牵着手回了村,便见那骡子吃得毛皮发亮,骡车里洗擦得干干净净。
后院一桶一桶的黄鳝泥鳅已经吐净了泥沙,天天换水,那肥泥鳅和胖黄鳝都活蹦乱跳的。
见他俩回来,陈家俩媳妇先是殷勤的问他们,厨房饭菜都有,干脆一块儿吃得了。
许仲越惦记着回镇子卖熊掌,笑着婉拒了。
陈家大哥便叫上二弟和几个邻居,手脚爽快的把鳝鱼泥鳅水桶都搬上骡车,生怕一路上桶子不稳,泼洒出去,还用自家搓的麻绳将桶子绑好,空隙处堆了许多稻草。
许仲越自然看出陈家兄弟做事仔细,他拱手道谢:“这些卖完了,我再来找你们。”
他怕鹿和野山羊在骡车里踢坏东西,便把它们四蹄捆起来,和两只山鸡一同放好。
怕车里气味熏到了宋时安,便拉着他和自己并排坐下,许仲越一挥鞭子,那休养得愈发黑胖的骡子迈开四蹄,跑得飞快。
回到镇上,许仲越先去了一趟药铺。
镇上一共有两个药铺,一个卖的草药便宜些,针对镇上的普通百姓,封装些跌打损伤、祛风寒、祛湿气的成品药,另一个铺子则装潢得富丽许多,那紫檀木的柜台擦得油亮发黑,这家铺子里不乏珍贵药材,富商和镇上的富户常来采买。
许仲越应是常年和这家药铺做生意的,见他进门,掌柜的便做了个手势,让他和自己进里屋商谈。
宋时安在外头看着骡车,便没一起进去。过了一盏茶功夫,许仲越提着个小包袱出来,另一手还提着几包牛皮纸包的药。
“给你买的,好生补补。”
汉子的声音温柔多情,宋时安定睛一看,一包上好的黄芪,一包党参,一包红参,那红参只有一小段,还连着许多根须,看上去定不便宜。
宋时安又是感动又是无奈,把一大包药收好,骡车走得快,太阳还没下山又到了柳姨妈家。
宋时安把山鸡和一罐蜂蜜拎进去,却被柳姨妈一把钳住胳膊不让走。
“这趟进山可累了吧?看你这小脸瘦的,晚饭刚做好,你们就在姨妈家吃!”
宋时安彻底无言,他哪儿瘦了,到底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忙活了一天,晌午吃的是干粮,柳姨妈厨房飘出来的菜香味让两人都有些饥肠辘辘的,他俩怕没人看着骡车,柳姨妈干脆端了桌出来,两个表妹一人拎着一个小凳,刚出锅的白米饭,配上滚烫的豆腐鱼丸汤,腊肉炒蒜苗。
柳姨妈仔细,把鱼肉里的刺细细的剔了一遍,鱼丸子鲜香嫩爽,吹一口气,那热汤泛着股子浓香。
正吃着饭,隔壁孙叔出门遛弯,正巧和宋时安打个照面,宋时安乖巧和孙叔打招呼。
孙叔是唯一一个客官、公平、公正判断他状况的人,憨厚的中年汉子一向把他当小辈关照,上下打量他两遍,点头说:“成亲后面色红润,脸上肉也多了些,白白胖胖的,很有精气神!这桩婚事,确实不错!”
说着,又感慨地摸了摸胡须,“也不知我家芸哥儿有没有你这样的福气。”
“谢谢孙叔,您真有眼光!”宋时安挺起胸脯子得意的笑,清凌凌的眼波朝许仲越一扫,许仲越的心就跟被雪白傲娇的猫儿挠了一下似的。
“芸哥儿年纪不大,多在您和婶子身边呆两年享享福也是好的。”
临走时,宋时安找孙叔商量打两样东西,孙叔听说他盘下一个店面来,惊得连连竖起大拇指,又听宋时安说,想做一个“龙回首”的匾额和一个从二楼穿窗而下、气势磅礴的蛟龙,便和他约好了,明日先去他店里量一量尺寸。
金龙是皇家才能用的,但民间一向把龙当成吉祥物,嫁衣上绣龙凤,在店里雕个还没升仙的蛟龙,都没啥问题。
两人回了家,许仲越喊了几个邻居帮忙,分了他们些野果子和卤牛肚子肉,很快把车上的东西都搬了下来。
水磨坊巷子的院子里有水井,换水啥的很是方便。
汉子忙里忙外,给骡子喂草料麦麸,水槽里倒满了干净的水。又把鹿和野山羊都拴好,也放了水盆和草料吃,那山鸡奄奄一息,索性拔毛处理好,先用粗盐腌上。
宋时安把热水烧好,两人痛痛快快的洗了澡,换上干净衣裳,把湿漉漉的头发吹得半干,才进屋上凉席休息。
这时候,许仲越才把小包袱递给宋时安,宋时安打开一看,是真的惊喜了。
二十两一锭的银子,足有五个,胖乎乎、沉甸甸的。
“这四锭银子你和那盒子里的六百两一起放好,这二十两是单独给你花的。”
“这怎么行?”宋时安一是没想到,一只熊掌竟能卖出这个价来,难怪短短三年,许仲越便攒下了一笔不薄的家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