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户夫郎家的连锁面馆(56)

--------------------

第二十八章

接下来的两三日,许仲越只和宋时安闭门不出,守在院子里过逍遥日子。

宋时安是停不下来的,他收了蜂巢,从厨房找了些废弃的瓦罐,将蜂蜜全灌了进去,再仔细盖紧,用草绳层层裹缚,前几日他收的果子,也洗了干净。

许仲越砍下来的那只黑熊掌,也被宋时安仔仔细细的收了起来,若在山下,多搁几天这熊掌该臭了,幸好山上天气寒冷,忽而一阵风雨刮过,只见无数树影在纸窗上摇晃,那熊掌也自是安然无恙。

等到花鹿腿略好了,可以自己行走,许仲越便搓了更加结实的长草绳,将鹿和野山羊牵在一起,剥毛处理干净的两只山鸡和熊掌都放进竹篓子里,两人下山朝陈刘村走去。

他们进山的这五六日,陈家大哥也没有歇息。

他家有五亩水田,两亩旱田,兄弟俩带着孩子们一起伺弄,如今秧苗早已插下,杂草也除了几次,老水牛病死后,卖的钱添了些又买了一头雄壮的水牛,耕田犁地不在话下。

因空闲极多,陈家大哥每日一早,便吆喝孩子们赶紧干活,干完了活儿,须得去水田里捞黄鳝泥鳅。

孩子们热天本就喜欢下水,如今又有钱赚,自然是玩儿得不亦乐乎。

晚饭后,趁着大夏天日头晚下去,陈家大哥便一桶一桶的检查起来。

“这一桶不成,这黄鳝压根是些鳝鱼苗儿,连筷子粗细都没有,赶紧把桶子倒回去,明日重新捞了再说。”

见自家男人训的是兄弟陈老二的俩儿子,陈家大哥的媳妇悄悄在一旁挤眉弄眼的。

陈家大哥不为所动,指着桶子说:“不拿回去,我连桶子一起给你扔了。明儿起,再也不必捞了。村子里想干这活儿的人多的是,你们不想干,赶紧回去!”

侄儿们都有些怕大伯的,见陈家大哥动了真怒,忙不迭拎起桶子,一溜烟朝院外田埂上跑了。

其他几个孩子费劲提来的桶子,陈大哥也一一检查过,确认鳝鱼和泥鳅都又肥又大,这才数出铜板现结,几个村里孩子长这么大了,荷包里就没装过钱,都欢天喜地的接了,一蹦三尺高的跑了。

等人都走了,陈家大哥见陈老二和老二媳妇面上都讪讪的,磕了磕旱烟袋,把话摊开了说明白。

“你们是觉得,我刚才当着别家孩子的面,给旺儿和二狗没脸,你们难受了是吧?”

陈老二没吭声,老二媳妇堆起笑,说:“瞧大哥说的,你是旺儿和二狗的大伯,训他们两句也是应该的。只是许屠户的钱都放在大哥手里头,咱们到底是一家人,不过是一桶子黄鳝泥鳅,稍微细点有什么关系?”

陈家大哥板着脸,说:“你真是聪明面孔糊涂心肠!咱们陈刘村找许屠户杀猪杀牛这些年,你们还不知道他其实是个精细人?糊弄他一次容易,糊弄他两次就难了!”

“远的不说,这附近上千亩水田,水渠里有多少黄鳝捞不得?他愿意找我帮忙收鳝鱼,自然是这些年的交情,对咱们有一份信任在。”

“把这信任磨没了,他手里有钱,随便找别人收鳝鱼,照样一桶子一桶子的往上收。”

其实陈老二媳妇并不是坏人,常年跟着老二在土里刨食,勤扒肯干的。

两兄弟的老娘年事已高,瘫在床上,平时擦洗吃饭,都是两家媳妇商量着轮流来。

只是做娘的辛苦狠了,便心疼家里俩小子,他俩稍微躲个懒,陈老二媳妇总想帮着打一打掩护。

见老二媳妇被说得垂下头,陈家大哥的声气缓和下来:“咱们一年忙到头,一颗汗珠子砸成八瓣,收回来的粮食拿去镇上卖,一斤米才卖两文钱,随便捞这么一桶子黄鳝,就挣足足三文钱。”

“喝酒的时候,许屠户也说了,他夫郎在镇上盘下来个饭馆,先试着卖一卖泥鳅黄鳝,保不准那饭馆将来要米要菜,还要别的,咱们一家把这生意接下来,不止自家的菜地有买主,说不定还能转手去收别家的米菜。这能挣多少钱,你们都算过么?”

陈家大哥的媳妇和陈老二的媳妇哪儿想到这样远的事,都有些惭愧,陈老二算账极快,眼睛顿时亮了。

“还是大哥厉害,咱们老陈家的事儿,还得听大哥的!”反正没分家,大哥说啥就是啥,跟着大哥发大财。

俩媳妇子一开始还有些不信,镇子上的饭馆哪儿有那么容易开起来,但转念一想,许屠户家的夫郎嫩得跟水葱似的,厨房的活儿做的有条有理,卤出来的牛肉又香又烂,连肉里头的筋都软了。

村里别个买了自家的老牛肉回去吃,都说有些嚼不动,可见许屠户夫郎的厨艺精妙。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